正殿里酒席还没撤下,但已经有不少人离席了,大家都知道前殿的酒宴完了之后,圣上会进后宫正殿来,见见这些帝国最有脸面的顶级豪族的贵妇人,而这也是一个公认的风向标的时候,不管在平日里进宫请安的场合见过圣上多少次,那也和这一次不同。

这样多的贵妇人齐聚,圣上对谁亲热,对谁冷淡,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圣眷如何,也值得私下议论一番。

一年就这样一回,是以这个时候,谁都还没有挪地方。

周宝璐刚走回来坐下,半盏茶还没有喝完,就有执礼太监进门唱:皇上驾到!

众人纷纷起立,年轻年幼的都往后退,只有静和大长公主等两三位上一辈的姑奶奶,王府太妃、平宁长公主等七八位这一辈的姑奶奶、王妃等站在前头。

皇爷身边没有带皇子,只有沈容中大统领跟在身后,皇爷满脸带笑,待众命妇见驾之后,很是温和的说:“一年里头也难得一家子聚一聚,自家人就不必拘礼了。”

又问静和大长公主身子好,静和大长公主笑着答了两句,似乎无意中侧了一步,皇爷的目光就很自然了落在了静和大长公主身后的周宝璐身上,皇爷便笑道:“这可是姑母的孙女?瞧着模样倒不大像姑母,有些像武安侯世子。”

众人立时凛然,在场的人没有不是人精的,这句话听起来平常,可意思极多,圣上不过乍见周宝璐,就能一口叫破周宝璐的母族,自然没有人轻忽这个讯息。

圣上在给三位皇子选妃,看来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看今日圣上这句话,就知道选妃范围显然不小,并不只是十五岁的女孩子,周宝璐今年才十三,圣上随口说出话来已经对她一清二楚,而且……

像武安侯世子?

这句话真有趣。

是因为是武安侯世子的外甥女才得圣上看重,而不是静和大长公主府的镇国公世子嫡长女?

每个人心中都在转着许多念头。

不过静和大长公主心中对两家的圣眷却是有数的很,不管是因着什么缘故,周宝璐终究姓周,这样就足够了。

她便笑道:“俗语说外甥肖舅,想来这外甥女也是像的。”

有人就低头撇嘴,太会顺杆爬了。

周宝璐只看了皇帝一眼就守礼的低了头,脸上带笑,并不说话。

皇帝又笑道:“和朕的几个女儿差不多年纪吧?姑母闲了进宫来和几位太妃说说话,也带了孩子来和公主们玩,都是一家子,别生分了。”

静和大长公主忙道遵旨,修炼了几十年的自矜也挡不住欢喜的脸上都透出光来。

说了这些话,皇帝又与别的长辈姑奶奶说话,而下一辈里头,最有脸面的,依然是平宁长公主。

皇帝停留的时间并不久,不过是与站在前头的十几位最有脸面的贵妇人说了些话,至于小姑娘,除了周宝璐,只有平泰长公主的女儿小郡君以及静诚大长公主的孙女儿被圣上提了一句。

皇帝便带着沈容中大统领走了。

皇帝走了好一会儿才说:“那小子去见的就是这个小丫头?”

“是!”沈容中大统领在身后恭敬的应道。

皇帝又沉吟了一下,回想周宝璐的小圆脸大眼睛:“看起来倒是福像。”

沈容中大统领没吭声。

皇帝并不在乎,仿若自言自语,又仿若在对他说一样:“小是小了一点,不过关系不大,只是不知道品性如何。”

然后他停下来,问道:“还潜到人家闺房前去了?国之利器,你也拿给小孩子胡闹!”

显然沈容中是调了黑骑卫替萧弘澄办事。

沈容中大统领依然是那平板的表情,依然恭敬的说:“殿下性情酷肖陛下。”

皇帝倒没想到沈容中为了萧弘澄会肯说这样的话,忍不住笑起来,就站住了,笑斥道:“你就惯着他!”

沈容中大统领躬身道:“臣不敢,娘娘于臣有救命之恩,殿下但有吩咐,臣不敢不办。”

这自然指的是早逝的敬贤皇后。

皇帝知道他的脾气,也不跟他在这个小节上绕了,只是背着手踱了两步,说:“你觉得那丫头如何?”

沈容中道:“别的好处臣不好说,但至少有一点好处,大局观是好的。”

咦?

皇帝来了兴致:“怎么回事?”

沈容中道:“先前在殿中的事,臣还没来得及上奏陛下。”

他便把卫美人晕倒,众皆哗然,庆妃故意等了片刻的场面一一上奏,说到周宝璐见事出突然,却并不立即围观,反倒退后两步,站于高处,将整个场景都看在眼里,看到了有人在大公主身上做手脚,周宝璐对此的处理,都说的很详细。

皇帝有点讶异:“有点意思,能纵观全局,又能着眼于细处,这可不止是一点好处。”

“是。”沈容中只是简单答了一句。

皇帝笑道:“臭小子有点眼光!”

他又沉吟了一下:“也罢,再看看也好,他若是真愿意,多等两年也无妨。”

皇帝显然很清楚,沈容中当年获救,早逝的敬贤皇后还是太子妃,对他颇有恩情,这些年来,有些话,萧弘澄是会对沈容中说的,是以沈容中今天这个态度,其实是替萧弘澄做说客来了。

这么想着,皇帝又笑着说了一句:“这小子真没规矩。”

可是说这个话的神情是轻松的,对手握江山社稷的人来说,规矩只是用于别人身上的东西,是用来规范别人的工具,帝王是永远不会被规矩所限制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沈容中说萧弘澄性情酷肖皇帝,皇帝是认可的,用这句话来劝皇帝,也是因着沈容中对皇帝多年来的了解。

朝中自然也有不少二皇子党,三皇子党,除了二皇子三皇子生母都有妃的位分、母族也十分得力之外,两位殿下不管读书还是习武都比大皇子强的多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听说从小时候开蒙起,大皇子就总比不上两个弟弟,皇帝恨铁不成钢的骂过好几回,而大了之后,依然如此。

皇帝也曾在群臣之前说过二皇子文彩不凡,三皇子武能定国,众臣自然难免猜测,有人说如今太平盛世,自然是以文治国,也有人说今上英武,应该更喜欢太子习武。

可是,在二皇子三皇子还在学文习武的时候,大皇子已经随诚王前往江南查盐政案,发落了两省官员,收缴了上千万两白银。

文成武就不过是帝王的锦上添花,而洞察世事的天分、用人的眼光、处事的手段,这些才是帝王的根本。

文曲星、武曲星下世,也不过是帝王驱使的臣子。

沈容中大约是这个世上最了解这位皇帝的人,所以他知道,这句话听起来仿若斥责,实际上却是喜欢的,萧弘澄敢伸手,有本事伸手去夺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正是皇帝所期望的某种特质。

若是处处被规矩所束缚,如何能撑得起大盛的江山如画?

沈容中便道:“民间俗语,妻贤夫祸少,殿下无生母扶持,身边总得有个知心人。”

皇帝继续往前走,一边点头道:“这就要看这小子的造化了,若是他能得个知无不言的媳妇,我自然成全他。你也不用在我跟前打马虎眼,他的媳妇今后是要母仪天下的,德容言工要有,可若是叫德容言工教的呆了,却是不行,论起来,太子妃的凶险不下太子,没有点能耐也坐不住,一味守规矩,不懂变通,说不准还得连累他,对今后也没好处,那孩子还小点儿,正是要紧的时候,还得看看再说。”

沈容中果然不再说了。

至少得了再看看的话,已经足够了。

皇帝已经理清思路,脚步不停,一连串的吩咐下来:“吩咐六处,再设一只密折匣子,十日一报。”

“是!”

“今日卫美人之事,不必理睬,还没到时候,也不能让那小子太顺了,给大公主动手脚的宫女杖毙就是了,不用审。”

“是!”

“传旨,吏部左侍郎调任甘陕河道大臣,即日上任,着陈熙华实补吏部左侍郎,皇长子随陈熙华进部理事。”

“是!”

“镇国公嫡长孙周安明授三品御前侍卫,调皇长子宫中伺候。”

“是!”

圣旨明载邸报,静和大长公主府一时竟然热闹起来,新年大宴群臣,圣上的举动已经叫皇长子行情大热了,皇帝在后宫里的表现,静和大长公主府已经是脸面有光,此时下一代的世子人选皇帝已经首肯,安排到了皇长子身边,静和大长公主府的行情自然是更加水涨船高了。

上门来的人比往日多了不少。

静和大长公主府一家人自然也是再三商讨今后的行事,而此时,周安明、周宝璐都是讨论的重中之重。

不过周安明或许还能列席讨论,周宝璐却不能参与,她还不到敏锐的关注到政局的时候,这个时候她的注意力,都在黄公子说的那个铁树胡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