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百万大军又算什么(1/1)

冷兵器时代能够武装起百万军队的国家真的没有多少,要是真的能够武装起一百万人,动用这一百万军队进行战争,也是难以进行持久作战。

曾经的秦国一再武装接近百万人进行战争,可要是查阅历史会发现一点,秦军的百万规模最多也只是支撑两三年,大多是七八个月,还每一次之后都搞得自己元气大伤。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就成为一个军1国1主1义的国家,以耕战为生存的一切,存在意义就是为了战争。恰恰就是因为耕战体系的存在,可以使国家百姓生产出来的资源绝大部分归于国家,国库充足之下才能屡次搞出百万大军,要不然根本不可能那么干。

自秦国之后,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很少再能搞出一百万大军这么恐怖的数量,不事生产的常备军在先汉最多的时候也就两三万,其余兵源是来自于徭役的一种义务。其后的朝代基本上也差不多,只是有着很少不事生产的职业兵,其余士兵平时各干各的事业等得着被征召才进入军队。

“我们其实也是这样的状态,区别就是有常备军的存在。”徐正好歹是太尉,对于军务不能陌生:“我们的郡县兵就是徭役体系,通俗点就是流水的兵源铁打的营盘。”

君王巡视地方,一直负责西北军务的谢安不能不出现,他早就在陇西郡靠近南安郡的区域等候。

谢安手头上就有两个常备军,是针对羌族和氐族残余进行轮战,打打停停的状态已经持续一年半。

所谓的羌族和氐族残余,自然是从汉境内败退出去的那些。位处西强山(西倾山)区域的两族残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开始是严重威胁陇西郡,等待谢安率军过来才发生情势改变。

一年半的时间内,谢安尝试过两次杀进西强山,但是那里地形着实复杂,羌族和氐族的残余也太能逃,汉军仅是控制西强山以东的盆地,兵源不足下对山区难以形成控制。

“大汉近几年是绝难出现百万大军了。”徐正满满都是遗憾地说:“有天灾需要应对,那帮文官也一直在囔囔着内政、内政、内政!”

谢安远比徐正更加了解历史,要不是被逼的,谁会去搞什么百万大军?

中原的战争史,从秦帝国之后很少再出现百万大军的规模,主要原因是粮秣和相关的武备跟不上,再来就是少有的几个君王搞百万大军将自己搞死国家也搞没了,喜欢借鉴历史来进行评估的诸夏文明,会将那些例子作为反面教材。

石虎搞过百万大军,没过几年石碣赵国走进了历史垃圾堆。

苻坚也号召过组织起了百万大军,一战之后土崩瓦解,连带看着无比强盛的苻氏秦国(前秦)也是很快被扫入历史垃圾堆。

东亚这边搞出百万大军的记录还比较“平实”,有不少还是所谓的“号称”,比如赤壁之战曹操总兵力接近三十万号称百万。要是看其余区域搞了什么,绝对是瞬间吓尿了。

“没开玩笑。”徐正近期接触了不少歪果仁,对谢安说:“我们仅是百万大军,他们可是动不动就数百万大军,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谢安知道有多国派使节团来汉国,至于发生了什么事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

徐正就捡了一些道听途说来讲,说话的时候还满脸的诡异。

巴比伦的赛米拉米斯(Semiramis)女王远征印度,麾下三百万步兵二十万骑兵十万车兵。此记录出自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医生和历史学者克泰夏斯(Ctesias)的《波斯史》

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载过,有一次波斯人远征希腊,动员五百万大军。这个就是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的背景,也就是那个大流士搞出来的大动作。

公元二世纪的阿里安的《远征记》有记载,亚历山大和波斯决战的高加米拉之役,亚历山大大军杀死三十万波斯军,俘虏比这还多,也就是波斯军超过六十万之多,还没算上波斯国境内的驻守军队,波斯总兵力妥妥的就是超过百万大军。

来自一世纪至二世纪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庇安的《罗马史》,记录了凯撒进攻高卢,对付了高卢四百万大军。

等等能够找到的超百万大军记录还有非常多,谢安突然间发现对于这个世界彻底陌生了,诸夏先辈搞百万大军已经够夸张,那些歪果仁竟然动不动就搞数百万大军,简直是吓死人了。

谢安是愣了半响,呐呐地说:“假的吧!”

徐正无所谓地笑了笑:“谁知道呢。”

真实情况是外国古代战争史对军队数量的记录水份远比天朝多得多,天朝是有史官,外国并没有这个职业,再来是天朝顶多是“以一当十”,也就是一个人夸张成十个,通常还都出现在“夸功”方面,更多的时候只是夸大一两倍,真不敢太过不要脸。天朝之外的国家真不一样,那也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从不拿一些“古书”记载来说事的原因,那是他们知道那根本就是笑话。

古代军队的数量一直都是一个谜,比如中原的历朝历代本身有精细的划分,多少战兵、多少辅兵、多少民伕都有靠谱的数字,却是将这些人视为军队的整体部分。那么就造成一种现象,明明直接参战的战兵也就三五万,可对内对外都是将其余为战争服务的人也算进去,就有了数十万大军、百万大军这种夸张的数字。

因为真切知道是怎么回事,汉国对于笈多王朝所谓的百万大军直接参战其实是一种不信的态度,觉得会是一种“号称”,真实的战兵能超二十万就算是夸张,其余压根就是民伕之类的人员。

“我们在平蛮校尉部部署了十五万人,包括两个常备军和平蛮校尉部所属,真正的战兵仅是两万五千余人,其余都是服务于那些战兵的存在。”徐正一直在“呵呵”笑,后面又说:“那些动不动就数百万大军,应该是人头有一个算一个都算在内。”

真实情况就是那么回事,每一个常备军有一万五千人,可这一万五千人并非每个都是战兵,比如一个师的五千人仅是三千五百名战兵,剩下都是用以服务战兵的存在,等于一个常备军的战兵其实只有一万零五百人。

一支军队的战兵数量越多,事实上服务于他们的人员就会呈几何方式增长,比如一万名战兵只需要五千人左右来服务,十万名战兵则可能需要增加到一两百万人来进行服务。这种服务还不是那种后方生产,是就近进行各种服务,例如平时的军械保养,后勤线的安全保障,粮秣运输等等。

“应该是那样。”谢安认为绝对是那样,要真的是那么算,诸夏对异族的战争岂不是动不动就五六千万的大军?毕竟国战是全民参与嘛!他后面也觉得有些好笑,就说:“至少知道了有那么多人口数百万以上的国家。”

通常意义上,一场战争耗费人手最多的地方就是在后勤方面,必要的运输队伍是一个,再来就是运输路线上面的戍卫人员,毕竟没有任何统兵将领会忽视自己的后路,保障运输路线是必要也是顺带,更多的是确认后路的安全,要不然没有后路不就是被包圆了吗?

在必要的时候,除了战兵之外的任何人员都会参战,但那得是到了一支军队不拼命就无法活命的前提条件下,往往这么干不是生就是死,伤亡数字上也会相当恐怖。

在杨广征讨高句丽时期,最大的动员是超过一百一十万人,位处前线的参战人数一直是维持在二十万以上,维持后勤补给的人数有八九十万人。在隋军战事不利的时候,甭管是战兵还是辅兵,就算是民伕也要抡刀子上,战争失败的结果就是数十万人葬送在那片冰天雪地。

主动去入侵一国,不光是要面对敌国有组织的正规军,碰上更多的是仓促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谢安就向徐正有说类似观点,比如笈多王朝明显就是仓促应战,动员起来的兵源数量看着会很庞大,但实际战斗力绝对不怎么样。

汉国不是没有遭遇过敌国全民上阵的情况,对慕容鲜卑就是这种情况,对燕之战面对的就是数十万的敌军,可要说绝大多数敌军有什么素质就难说了。

“桓温也是那样的说法。”徐正又讲了一下上一次平蛮校尉部的交战经过,后面说道:“笈多王朝与我们遭遇过的那些国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将贱民的死活当一回事。”

谢安多少是听过阿三的种姓制度,只是因为太过陌生不好发表什么言论。

事实上谢安率领军队在清剿羌族与氐族的一部分残余,何尝不是面对两族的全民皆兵?汉军这边是以正规军参战,每次与两族残余交战都是在战损比上全面获得优势,对付那种仓促成军的敌军真是有了充足的经验。

两人长久不见,聊天是为了增进彼此的感情,谢安一些工作难题上面也趁着私下聊天的机会被提出来,还包括一些建议。

“巴蜀之地的俘虏是被送往东北了。”徐正无比肯定谢安并没有听错消息,正面回答了谢安的请求:“你这边也面临山地作战的难题,发一份正式报告到太尉署就是了。”

说到底,谢安离阿三战场太远,对那边会产生一些好奇,更多的是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比如他麾下没有擅长山地战的部队,希望中枢能够支援一批过来。

汉国不管是常备步军还是郡县步兵,归属起来也就是真的是步军,有步军也有骑军,并没有训练用于特殊地形的部队,关于山地兵、丛林兵之类的,是汉国不断向外扩张之后,出于需要而有的新概念。

在汉国有这种慨念之前,他们惊奇地发现已经有国家早就在进行针对性的组织成军,从波斯萨珊和罗马的使节团人员那里就得到确切的信息,不管是波斯人还是罗马人都有自己专门用于山地作战的部队。

“我们的起步比别人晚,暂时只能用本来就擅长在山林或丛林乱窜的战俘替代。”徐正透露出一个不是秘密的消息:“王上已经明确表示,大汉也该有自己的山地部队。”

谢安事先并不知道这个消息,一个愣神之后问道:“是组建新的常备军?”

“要是那样就好了!”徐正有些咬牙:“丞相他们一直在强调缺粮,囔囔着有十三个常备军已经极度耗费国力,明显是反对再组建常备军。”

谢安倒是理解,翻看史书还真的是现如今的大汉才有多达二十万不事生产的职业士兵,对于国力的考验真就不是一般的大,哪怕他是作为军方人员,却与不考虑国家能不能撑得住的人不同,是知道事情轻重,比较倾向于不需要那么多常备军,就是不敢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去。

徐正还在那边自顾自地说:“幸亏是有王上表露态度,要不然他们还想着要消减常备军数量,完全忘记胡人是怎么肆虐了。”

那一刻谢安内心矛盾了,他就像当前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就是因为历经过胡人带来的浩劫,无比深切的知道一个国家和民族武力的重要性,谁再也不提“国虽大,好战必亡”,基本是将“忘战必危”视为真理。

“就不说咱们是怎么驱逐胡人,仅是大汉占领中南半岛,那里一直在向本土提供粮食……”徐正抱怨道:“他们怎么就只看到耗费,没有看到收获呢?”

谢安下意识点头,回应:“以收获而言,开疆辟土是一面,大汉也一再向外获取资源。”

徐正就更来劲了,一个又一个地方地提起为什么要征战,然后是中枢一些没有向外传的秘闻,总的来说就是看那帮子文官越来越不爽了。

谢安也就安安静静地听徐正不断抱怨,听得越多就感觉越不妙,怎么都觉得新一轮的文武之争好像很严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