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边关之急(十三)(1/1)

“好!镇儿好志气,不愧是朕的儿子……哈哈……”明宣宗闻言,不禁欣喜的大笑了起来,但随即表情严肃了下来,盯着朱祁镇,“我大明江山今后的命运全系于你一人身上了!千万别让父皇失望……”

年幼的朱祁镇大概是从没见过自己的父皇这么严肃过,下意识愣愣的点了点头。

“好了!居庸关形势危急,朕不能再耽搁了!母后,皇后!镇儿就交给你们了!”明宣宗看向张太后和孙皇后,随即便将手里朱祁镇想交给孙皇后。

孙皇后下意识要伸手去接,但刚伸手,朱祁镇便哇的一声哭喊了起来;“儿臣不要母后!儿臣不要母后!儿臣要王伴伴……”

孙皇后见状,很是尴尬,自己的亲生儿子对自己一点都不亲近,但既然都伸手了,只能强行接过了朱祁镇,开始哄起来,然而朱祁镇却越发哭闹,在她怀里一点都不老实。

就在这时,从后面的人群里走出一个太监来,对孙皇后道:“皇后娘娘,还是将太子殿下交给奴才吧!”

孙皇后微微一阵迟疑,最后还是将年幼的朱祁镇交给了对方,说来也怪,朱祁镇刚被这太监抱住,哭声便嘎然而止,而且还嘻嘻笑了起来。

这一幕自然落入了对面的徐秋澗眼里,不由得令他微微一皱眉头,因为站出来的太监不是别人,正是王振,这可恶的死太监真是够处心积虑的,想来为了达到他以后专权的目的,现在就开始将希望寄托在年幼的朱祁镇身上了,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方法,让年幼的朱祁镇这么依赖他。可怜明宣宗和孙皇后等人都还被蒙在鼓里。

居庸关战事吃紧,对于这个小插曲,明宣宗自然也没多注意,直接领着徐秋澗和于谦开始检阅军队了;

“文臣死谏,武将死战,实乃国之大幸,如今强敌逼关,京城告急,诸位将士是时候为我大明尽忠了……”

最先说话的不是明宣宗,而是于谦,为了鼓舞士气,他言语十分激昂。

一万京军显然都了解了形势危急,但他们没有怕,因为他们是军人,而且还是守卫京城的京军,这是一种荣耀,为国尽忠是他们最基本的天职!虽然他们都是三千营的,没什么战力,但在于谦一席话的刺激下,顿时都澎湃出了强烈的战意,顿时都大声高呼了起来;

“誓死保卫北京城……誓死保卫北京城……”

明宣宗身作重凯,腰配铜剑,眼睛闪烁着坚定的目光,在这仅剩的一万京军面上一一落过,像是想记住这里的每一张面孔,许久才激动道:“诸位都是我大明的热血好儿郎,大明的生死存亡全系在你们身上了,朕在此拜托各位了……”明宣宗说话间,两手抱拳,对一干军士深深的鞠了一躬。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一干军士赶紧跪在了地上,高呼了起来。

一个时辰后,明宣宗骑着战马,率领一万京军一路北上,已经离开京城五十余里了,徐秋澗和于谦各骑着一匹战马跟随在他身边。

不过徐秋澗的马上还坐着一个人,则是华岳,出征前,华岳故意打扮的男性化了些,一身轻装裹身,头上梳成了一个头冠,加上精致的脸蛋,很有几分英气。

因为徐秋澗不会骑马,华岳担心他从马上摔下来,所以主动和他骑了一匹马,不过却以教徐秋澗骑马为由,让他捏着马缰,坐在后面,自己也在前面辅助和指导他。

一男一女,共骑一匹马,不可谓不亲密,但徐秋澗和华岳心里都清楚,他们的关系已经在向进一步发展了。自然顾及也就越来越少了。

这一路下来,华岳没少挑徐秋澗骑马的毛病,喋喋不休的数落着徐秋澗的不是,时不时引得于谦投来异样的目光,弄的徐秋澗大是尴尬!

当然,虽然没少挨训,但进步也还是有的,现在徐秋澗基本能驾驭好这匹马了。

当然,徐秋澗虽在学骑马,却也一直在注意明宣宗,明宣宗一路上都深锁眉头,也少有言语,即便华岳在一旁不断的数落徐秋澗,他也没怎么注意过。

徐秋澗微微摇了摇头,下意识驱马靠近了明宣宗,开口道:“皇上可还是在担心,我们是否能为赶来京城救援的兵马争取足够的时间?”

徐秋澗一语中的,明宣宗有些雅然的瞧向徐秋澗,“徐爱卿真乃智士也,一下便猜到朕心中所想了!”

徐秋澗笑着摇了摇头道:“皇上过誉了,微臣只是想劝皇上不用过于担心!其实微臣还有一法可钳制鞑靼十万大军!”

明宣宗闻言,顿时面色一喜,“徐爱卿快快讲来……”不但是明宣宗,于谦和距离徐秋澗最近的华岳也微微竖了竖耳朵。

徐秋澗这才道:“皇上可曾想过,鞑靼二十万大军齐出,国内必然空虚,要是这时候瓦剌在背后捅他们一刀会怎样?”

明宣宗一听,浓眉一挑,“爱卿是想?”

“我们只需派出一名说客,快马加鞭赶到瓦剌,要么对瓦剌许以重利,要么对瓦剌晓以厉害!只要瓦剌答应出兵,相信对居庸关形势必然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徐秋澗道。

“好一招围魏救赵!若是此计能成,我们或许都还有一线生机!”于谦最先点头赞叹道,到随即又有些不确定道:“只是听说那瓦剌首领脱欢也不是个易与之辈,要说动他,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徐秋澗点了点头,“所以我们必须得找一位能言善辩,有胆有识前去,否则不但功亏余匮,甚至他自身都会招来杀生之祸。”

明宣宗闻言,突然笑了,“徐爱卿说的这人,朕还真认识一个!好……取笔墨来,我这就写信让人送回京城交给他!!!”

徐秋澗和于谦两人皆是微微一愣,自然不知道明宣宗所说的人是谁,但也没多问。

很快有人取来笔墨和纸张,明宣宗龙飞凤舞的写了一封信件,交给了一个士卒火速送回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