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4) 风波亭上莫须有, 保俶塔下藏神枪(1/1)

岳飞风波亭后,大理寺有人传话,问韩府可否代岳家人收拾岳飞等人遗物。因为临安城并无岳家亲人,不然遗物便由官方处理,云云。

韩世忠老将军抱恙在身。梁红玉此时心中愤懑,更不愿抛头露面。王三横强压心头怒火,代韩府前往,遂领回岳飞三人的兵器与简单物品。

张宪的提炉钢枪,岳云的瓮金双锤,皆非三横所制。而岳飞的沥泉神矛则不然,那是铁匠营沥重阳泉用命换来的。

王三横双手提过沥泉枪,一时间竟感到沉重无比。

刀斧手前牛皋洒泪约神矛。铁匠炉外沥重用命保铸枪。两军阵岳飞完胜金兀术。这一条枪,背负了多少人的泣血热望,饱含了王铁匠多少心力,见证了岳家军大破朱仙镇的多少辉煌。

现在,他的主人,业已远行,与大宋子民两世为人。可这枪,却鬼使神差,又回到令其出世的铁匠手中。

梁红玉准备把三人遗物与他们的遗体同时下葬,王三横却要留下沥泉枪。

此时韩府众人与静因群尼复观那沥泉神矛。矛长一丈八尺,碗口粗精钢挂砷的枪杆。枪尖百锻而成,精光四射。枪欑之上,刻有‘沥泉’二字。

细看之,枪杆之上,遍布累累伤痕。显然百战恶斗所致。唯枪尖之上,竟无一个缺口。

这时韩府有人好奇,用手抚摸枪尖,立刻感到烫手。这并非真烫,乃精钢百锻,枪尖导热极快故令人产生错觉所致。

此时,一阵风突然吹过。沥泉枪竟然‘嗡嗡’低鸣,似当日疆场之上百万雄兵喊杀之声。嘱引凄异,哀啭久绝。众人闻之,皆心血难通,呼吸不畅。

这就是拼将血肉之躯、身家性命,誓死卫宋的岳帅之兵刃?!斯人远去,再不复归。然其枪尚在,睹物思人,观枪之人皆心如刀绞。

韩世忠老将军并梁红玉早知这枪是岳帅的最爱。他跨下马,掌中枪,曾领引岳家军大破金兀术,力夺朱仙镇,而朱仙镇离开大宋故都开封,不到百里之遥!

韩世忠老将军并梁红玉也知这枪是岳家军副帅牛皋慷慨赴死之前,泣血所托。牛皋之托,乃岳家军十万将士之托。多少次恶战,多少岳家军,拼死疆场,马革裹尸。

韩世忠老将军并梁红玉还知道这枪制造淬火之时,铁匠营经历殊死搏斗。枪上负了沥重阳泉两条人命。

当时他们见王三横双手捧枪,多少往事涌上心头。他三横呆呆地看着,两眼发直,半晌并无一言。众人见状,也知道这其中太多故事,一时间无人敢去相劝。

好一会儿,等得太久了,梁红玉才上前,嘱他节哀,并答应他自行收管此枪。又过了数日,王三横在韩府待得时间不短了,他正要告辞,忽然下人来报说静因大师带人过府。

原来静因给岳帅超度,早恼了秦桧等人,遂报与高宗,企图制裁。

高宗是什么人?他谙熟帝王之术,乃玩弄平衡的老手。一方面利用秦桧力量打击要抗金的武将。另方面也不想过于得罪其他势力,以图互相牵制。

赵构得了秦桧上奏,不但没有制裁韩世忠梁红玉及静因等人,反而准许静因在杭州建庵。

秦丞相心中忿怒,表面不好发作。特给了静因一座小山就是石姥山。该小山遍是巨石,鲜有土壤,光溜溜无人攀登,故称‘石姥’。于这石姥山上建庵,殊为不易。

静因当然知道这是秦桧有意刁难,只是领了众尼上山观望。

她弟子恕云武功盖世,这光滑的石头并不在话下。等飞身上山之后,才发现小山顶上竟有一方平地。设一尼姑庵当有富余。而山顶上平地乃土地,并非巨石。恕云大喜,跃下山来告诉静因。

众尼都说这是上天所赐,遂着人在巨石之上开凿了石阶。由下而上,共计百阶。静因等人上得山来,四下一望。但见山下就是西湖。徐风吹拂之下,水光潋滟,浮影跃金。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小山另外三面皆为林壑,松柏青青。其间春风乍起,子规初鸣,倒是一番静谧现象。静因感到此地风水实在是好,亲给小山更命名为‘半恕’。遂建‘半恕庵’。并在半恕峰上修一佛塔,是为‘半恕塔’。

三横也感到半恕山乃风水宝地。他感到如果藏了岳帅的沥泉神矛于此,其心或有稍平。一问静因,大师眼都不眨,满口答应。沥泉神矛这才有了一个绝好的藏身之处。

静因其实与王三横并不甚熟悉,为何她如此爽快地允了三横,这个故事还要从大师的法事说起。

99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