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那为什么两位都似乎知道一些上古巨妖相关的事情,比如他不会用搜魂术,以及他才清醒不久,却又会想要陷入睡眠?”炎乌感到有些奇怪。
“这个问题嘛,还是很好回答的。”楚阳抱手在胸前道,“先,这位应龙大神,曾经跑到一个没有灵气的世界里去,但是那个世界里头,有几个地方是有灵气的,他非常有战略眼光,选择了其中一个地方进行修养,也就是睡觉。”
“这……”
“简而言之,应龙在那个地方,和巨妖在山海,是一样的概念,这里的世界虽然可以产生灵气,但是这灵气却不足以让它精力旺盛,睡眠可以让它的消耗达到最低。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想你们也想到了一个可能,除非你们太蠢。”
炎乌自然不是太蠢,楚阳这话的意思,明显是指山海世界的灵气正在逐渐变得不充裕,或许曾经存在那样的过去,就是山海世界不是各个被神山搭上线桥的世界才有充裕的灵气,而是整个山海大6,都充满着灵气。
而从整个山海世界灵气充裕,变成多世界自成生态的格局,也许说明了,这个世界在退化。
也有可能是在衰变。
正因为如此,神山才会在各个有灵气的世界中搭线桥,为了将更多的资源凝聚在手,然后让其他的生命提前进入灵气更衰弱的时期,以此来延长他们需要面对的灵气衰竭期。
但是这样一个衰竭期是多久以后会到来?
而衰竭之后到世界重构之间,需要多长的时间?
为了这么一个未知的,不知还有多漫长的时光才会生的事件,而去改写山海之上那么多世界的历史,杀死那么多不能接受这样安排的反抗者,这其中不乏数一数二的强者,比如他们三苗人曾经牺牲的那些大巫。
想到这里,炎乌忍不住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咬牙切齿道:
“这些所谓的高高在上的大神,不过是一群掠食者而已!”
“啧,每个神或者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楚阳道,“对于他们的行径,我虽然不屑,却不会义愤,年轻真好啊。”
“突如其来的年轻真好是什么鬼?”齐三横驾着一朵云来到他们身边,值得吐槽的是,这朵云还是当年在末法世界里头他去参加集经会那一朵。
注意到楚阳看着他脚下那朵云的目光,齐三横抗议道:
“怎么了怎么了,看什么看,这是节约资源,你懂吗?我这里要想方设法给他们放法器,还要省吃俭用给研究部挤出更多原料,想什么呢?”
“我好像还什么都没说啊齐二组长,”楚阳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如果是两位大神的这位朋友缺飞行法器的话,我倒是可以送他一对风火轮……”炎乌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齐三横一脸震惊的表情。
炎乌见状不由得心道,这大神带的都是些什么人,怎么这么没有见过市面?
一对风火轮而已,怎么竟然让他露出这种表情来?
齐三横当然不知道炎乌的心理活动,他在震惊之后上下打量炎乌,然后开口道:
“请问你是太乙真人还是哪咤三太子?
不论是哪一位,都幸会幸会,并且感谢你刷新了我对封神榜的认知。
看来古人说的没错,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小时候我看的书里头,那太乙真人都是长着胡子穿着道袍,哪吒是个男生女相,今天才知道,我可能看了本假书。
哦,对了,说了这么多,不要忘了我的关键问题哦,你是太乙真人还是哪咤三太子?”
炎乌登时当机,感情这个人有病?
楚阳知道这是炎乌戳中了齐三横会犯二的点,由于齐三横现在犯二的次数已经比以前少了不少,所以楚阳对他让炎乌陷入无语乐见其成:
“炎乌族长,我和应龙先去看看巨妖的情况,我这位朋友他好奇心比较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山海了,不知道和没法回答的事情比较多,所以,要麻烦你给他科普一下了。”
楚阳说完转身就走,炎乌回过神来时,手已经被齐三横一把抓住,然后齐三横自认为亲切的开口道:
“我觉得,你是太乙真人的可能性更大一点,你是吗?”
“我当然不是!”炎乌度把手抽回来,“我也不是你说的什么哪吒三太子!我是三苗族现任的族长炎乌,你不要搞错了!”
“那风火轮怎么会在你手上?而且说送我就送我?”齐三横想了想,“所以,你还是太乙真人,只不过在我们世界里头不知道你的真名,这个逻辑没毛病。但是我要告诉你啊,我可不是哪吒三太子!”
炎乌忍着一掌劈死齐三横的冲动,试图让自己友好的开口:
“我知道,我只是想把风火轮当成是送给应龙大神和金炎神君朋友的见面礼而已。毕竟未来我们都要在这个地方共处,之后如果神山要打开他们的封锁,我们还有可能要共同迎敌。”
“原来不是因为我长得面如冠玉把我错认成哪咤,那真是太好了,毕竟哪吒虽然长相好看,但是是女相啊,我还是觉得我现在的长相比较好。”
这头的齐三横简直要让炎乌疯,那头楚阳则来到了巨妖面前。
桑吉坚赞的方法很有效,至少巨妖没有对他产生什么敌意,但是楚阳和应龙一出现,巨妖立即瞪起了他那双足有一座山那么大的眼睛。
“好吧,我们不受欢迎。”楚阳这么说,却还是伸出了自己的手。
在他伸出的手掌上,开出了一朵金色的花。
这朵花缓缓地飘向巨妖,巨妖沉思了一下,最后任由那朵花停在了他的面前。
这时候桑吉坚赞手持着他的九宝禅杖,挥了一个圆轮,圆轮里又连续的出现了一些图案。
“这是哑剧,剧情有一半基本要靠猜啊。”应龙一脸没眼看的表情,“就希望这个巨妖能把这老和尚的意图往正确方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