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龙心甚悦(1/1)

尹洛瓦底江畔。

玉柱手持着单筒望远镜,冷冷的注视着对面的洞乌人阵营。

决战开始了,玉柱这边是一万六千人的中英联军,对面的洞乌人保守估计,足有八万人。

不过,洞乌军的人数虽多,武器装备却依旧以刀枪为主,辅以弓箭。

反观新军这边,清一色的燧发步枪,再配合着火器营的一百多门子母炮,武器方面显然拥有了代差。

出于保守起见,玉柱还带来了十门12磅的舰炮,打算专门用于轰击洞乌人的中军。

洞乌人的阵线,乏善可陈,玉柱并无多少兴趣。

不过,令玉柱比较感兴趣的是,洞乌人在阵前,摆出了近三百头大象组成的象阵。

嗯,洞乌多山,多丛林,多产大象。

如果,玉柱率领的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面对如此庞大的象阵,头疼是难免的。

伴随着一阵号角声,洞乌人开始发起进攻了。

果然不出玉柱所料,率先出阵的,不是旁物,正是那几百头大象。

玉柱观察了一阵子,澹澹的说:“传我的令,命火器营准备轰击敌军的大象群。”

等大象群进入了射击的距离之后,在隆隆大炮声中,清军的火器营正式开火了。

子母炮的特点是,射击速度极快,野战很方便,攻城则不足。

“轰……”滚雷般的轰鸣声中,一头大象的胸部中了弹,铁弹丸挟带着巨大的动能,在大象的身上,砸出了个巨大的血洞。

只是,那头大象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掉转象头,朝着洞乌人的方向冲了过去。

大象属于是典型的群居动物,只要有一头大象掉了头,其余的也都会跟上。

只是,率先掉头的那头大象,在甩飞了象兵之后,只往回冲了几十米,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玉柱下令攻击大象之时,就已经料定了,大象吃不住劲儿的时候,肯定会掉头反冲洞乌人的阵营。

说时迟,那时快,几百头大象疯了似的,反冲进了洞乌人进攻的队伍。

“啊……我的娘……”

“呀,我的腿,我的腿……”

“呃,救我,救我……”

洞乌人的阵线里,一片混乱,几百头大象横冲直撞,肆无忌惮的践踏着慌乱的人们。

“吹号,前进!”玉柱抓住时机,果断的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新军战士们,在军官们的约束下,排成六行纵队,肩上扛着步枪,昂首挺胸的朝着洞乌人那边,压了过去。

兵败如山倒,洞乌人做梦都没有料到,原本无敌的象军,居然会反攻了回来。

等洞乌人的阵线崩溃了之后,玉柱找来了云南楚雄协副将李绍和,吩咐说:“带上你所有的骑兵,杀上去,绝不允许敌军转身反抗,懂么?”

李绍和扎千道:“禀大帅,卑职手底下的三千骑兵,等的就是这种大好的追杀时机。大帅,您就放心吧,卑职一定不会贪功,主要目的就是逼着洞乌人只知道逃跑,而不敢转身。”

玉柱大感满意,孺子可教也,便笑着给出了承诺:“若是抓住了洞乌国的重臣,本帅必保举你为一镇总兵。如是你小子运气好,捉住了洞乌王,一省之绿营提督肯定是少不了的。”

“嗻。”李绍和兴趣的骑马走了。

玉柱望着李绍和远去的背影,情不自禁的微微一笑,他指定就要李绍和的楚雄协跟着一起下南洋,看中的就是那三千多名配备了滇马的骑兵。

滇马,比较矮小,擅长驮东西走山路,并不适合冲锋陷阵。

但是,在几乎没有大量骑兵的洞乌国内,三千骑兵,哪怕配备的是滇马,也足以把击溃战,打成歼灭战。

李绍和去追击洞乌王的时候,玉柱带着英国人,趁机占领了洞乌人的首都,阿瓦城。

两天后,李绍和回来了。

只是,令玉柱感到惊讶的是,李绍和竟然带回了洞乌王达宁格内。

玉柱一看见颓废的达宁格内,抑制不住的笑了,嘿嘿,远征异国,擒王而归,晚年的老皇帝就喜欢这个调调啊!

开春之后,玉柱率领着胜利之军,乘海船班师回朝。

老皇帝接到战报之后,不由龙心大悦,随即命老四带着王公大臣们,远出天津大沽港,专程迎接玉柱。

玉柱还是老习惯,早早的下了船,避开了老四他们,只带着洞乌王达宁格内,去畅春园拜见老皇帝。

老皇帝一见了洞乌王,脸上的笑纹,怎么都遮掩不住。

“可服了?”老皇帝含笑问达宁格内。

达宁格内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异常恭顺的说:“服了,服了,若天朝大皇帝不杀小人,必感恩深重,永顺大清。”这话其实是玉柱教的。

玉柱知道老皇帝喜欢听啥,一路上,故意安排洞乌的通译,特意教达宁格内说老皇帝爱听的软和话。

果然,老皇帝听了之后,龙心超级大悦,实在忍不住的笑出了声,“呵呵……”

玉柱趁机凑趣儿的说:“蛮夷不经教化,不知我中国之礼仪,不如杀之祭旗?”

老皇帝正在兴头上,经玉柱这么一捧跟,兴致就更高了,他大笑道:“诸葛亮尚能七擒孟获,何况朕乎?”

玉柱一听这话,便彻底放心了,老皇帝显然喝下了他的故意布置的迷魂汤,妥了。

这时,达宁格内忽然磕了好几个响头,颤声道:“犯大清天威者,虽远必擒,譬如臣者。”

“呀……”老皇帝禁不住的吸了口冷气,这马屁拍得实在是太过于妥贴了,如同三伏天,一口饮尽一罐冰可乐一般,浑身上下爽透了!

老皇帝开心的和玉柱聊了好一阵子,玉柱趁机禀报了和英国人结盟,一起大破洞乌的事情。

大清的国力正值上升时期,区区一千多英国人而已,老皇帝也确实没有放在心上,点点头,微笑着说:“做的好,朕知道了。”

很好,这就算是过了明路,将来玉柱再和英国人合作之时,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叫张廷玉,命他拟旨。”

“你也乏了吧,早些回府沐浴歇息一番,恩旨稍后就到。”老皇帝见玉柱面带倦容,十分体贴的放了人。

玉柱回府之后,沐浴更了衣,刚端起茶盏,就听门房来报,“禀爷,衡臣部堂捧着旨意来了。”

“来人,摆齐香桉,准备接旨。”

“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