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下定的决心从不曾因为任何一件事情或者是某一个人而改变,从前如此,现在如此,以后还是如此。当然了,圣旨已下,侧妃人选也已经选定,单单只是决心还远远不够,他必须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此事。

提起侧妃之事陌离不免想起昨天入宫的情形,兴许是知道自己不该出尔反尔,昨天他一入宫莫言就主动提起了此事,并且做了解释。

“原本父皇已经答应了你,不该再给你定下侧妃,但考虑到无忧郡主的身体,父皇真是为你担忧。父皇虽然有很多儿子,可与你母妃之间却只有你一个孩子。古往今来不管是皇家还是贫民百姓都最重子嗣,无忧郡主身子不好,又中毒多年,眼下虽已经解了毒没有性命之忧,但谁知她几时能怀上孩子呢。陌儿,你母妃去的早,父皇好不容易才找到你,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断了香火而不管。你要是怪父皇,父皇也无话可说。”天下无不是父母,莫言是真的担心,并不是伙同云妃故意给风九幽添堵。

陌离也正是深知这一点才十分头痛,面对莫言的一片慈父之心他也不忍责备。毕竟天下父母心,说到底也是为了他好。

见陌离眉头深锁迟迟不言,莫言知道儿子生气了,不过,他在下圣旨之前就料到了会是这样的反应。以致于直接无视,继续苦口婆心的说道:“父皇乃是九五之尊,说出去的话下了的圣旨断断没有再收回来的道理。所以,侧妃之事已成定局,父皇是绝不会收回成命的。你要是怕无忧不会同意,那就让父皇来跟她说吧。无忧是好孩子,她又是真心的喜欢你,相信为了子嗣她一定会同意并且接纳两位侧妃的。”

尽管与风九幽相处的时间不长,也没有怎么聊过天,但莫言知道她性子倔强并不是一个容易屈服的人。而且她出身江湖,眼里从来容不下沙子,估摸着要她答应怎么都要费上一番口舌。不过,为了儿子倒也值得,只要她同意,到时自己再多赏赐她一些东西,这样多多少少也算是一些弥补。

对于自己喜欢的女子,陌离比任何一个人都了解。风九幽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在很早很早之前就跟他说过了。而他亦是如此,故,一听莫言这话未加思索她就拒绝了。不但不让她跟风九幽说,还说他自己会想办法解决圣旨的事,争取两全其美。

既不伤莫言的脸面,又不伤两位臣子的心,争取把伤害降到最低皆大欢喜的解决此事。

自找回儿子就知道儿子和自己一样是个痴情种,莫言不想把话说死,也不想跟儿子闹僵。最主要的是他们父子才交心不久,关系才进了一步,他不想再离了心,以致于没有再说什么。随后父子几人就吃起了饭,喝起了酒,一直到他有了醉意方才散了。

看到陌离眼中坚定以及坚持的神色,风九幽心中甚慰。想着他果然还是他,不会像尚君墨那样轻易屈服,更不会贪恋美色:“父皇一言九鼎,之前既已答应,怎会突然改变主意?况且,据我所知这侧妃的人选并不是昨天才定下来的,而是早就挑好的。”

很明显这事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又或者根本是有人在莫言面前故意提起,要不然他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那会突然间想起此事。

陌离以为风九幽会吃醋生气,那想到半点情绪也没有,面不改色一如往常。他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的问道:“九儿,你信任我,我很高兴,但是你真的一点也不担心吗?你就不怕我会答应吗?”

“怕?”微微一笑,风九幽轻轻的摇了摇头:“世间许多事怕都是没有用的,你若做不到一生一世一双人,违背当初的誓言,那我们就一拍两散。你放心,我绝不会纠缠,以我的容貌,相信……”

话未说完陌离就率先急了,不由自主的握紧风九幽的双手,他极其霸道的说道:“我不准,这世上你除了我谁也不能嫁,谁要是敢娶你,我就杀了他。”

眉头上扬,风九幽眼底皆是笑意,但面上却是不露声色,故意逗他说:“常言道四条腿的蛤蟆难寻,两条腿的男人却是多不胜数。你杀一个大不了我再嫁给别人就是了,我知道你本事大,可你本事再大也总不可能把天下间的男人全都杀了吧?”

“怎么不可能,我就是要把他们全杀了……”倾身向前一把固定住风九幽的后脑勺,不过眨眼之间所有的话语都消失在了唇齿之间。

醋意翻腾,陌离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以致于风九幽被弄的七荤八素上气不接下气。

良久,欲要窒息,陌离赶忙松开了她,然后痴痴地望着她说:“九儿,你好傻,竟然又忘了呼吸。”

一瞬间,风九幽的脸红了,像秋天的枫叶,像三月的桃花,像黄昏时分的晚霞。

忙着呼吸,忙着喘气,风九幽没有理他,抽回被他握住的双手,她十分尴尬的扭头看向一边,不再看他。

看着她羞红的脸,陌离心里痒痒的,像是有羽毛轻轻拂过,忍不住又上前轻啄了一口说:“九儿,你真可爱!”

心中一顿风九幽的脸就更红了,可爱,那是少女的专用词,她作为一个将近活了四十年的女人,那里可爱了。

尴尬的咳嗽了两声,风九幽娇嗔的瞪了陌离一眼说:“说话就好好说话,别总动手动脚的,没得让人看到笑话。言归正传,是不是有人向父皇谏言,父皇才给你选侧妃的?”

想到自己赢弱的身体,风九幽觉得八九不离十,要不然以莫言现在疼爱陌离的劲,那可能会惹他不喜。

习惯性的把风九幽搂进怀里,陌离嗯了一声就说:“是云妃,据说原本选的不是国公府和户部尚书府,是一些手上没有实权的清贵之家。父皇不同意,直接就定下了国公府和户部尚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