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0章 小说完本后6(1/1)

这个情况,也适用在李三婶和李四娘身上。

要是金手指使用无限制,李三婶完全可以让娘家,只有她喜欢的人,才能一直生儿子,她不喜欢的,就让对方一直生女儿。

据说李三婶最喜欢她大哥家,跟大哥家关系最好,然后讨厌庶出的弟弟家——主要是讨厌她那庶出弟弟的姨娘,然后连带讨厌他,不想他过的好。

但,她大哥家并不全是儿子,她讨厌的庶出弟弟家,也不是全是女儿。

就算她没帮大哥家全部弄成儿子,那她讨厌的庶出弟弟家,她也该全部弄成女儿报复才是,毕竟按她的观念,没儿子就是报复嘛。

但没有。

这样一来,要么是李三婶没金手指,要么就是,金手指使用有限制,她只够用在李家,娘家不够用,所以她没用。

只是,安然在查出李三婶娘家庶出的弟弟没一直生女儿后,安然觉得,李四娘的嫌疑极速上升。

因为安然觉得,就原身记忆中李三婶睚眦必报的性格,她要有这金手指,指不定会先让庶出弟弟一直生女儿,先出一口这个恶气才是,至于争抢爵位,如果金手指真有使用限制,那都是第二位的事了,因为对她那样的人来说,报复才是第一位的事。

但既然李三婶娘家的庶出弟弟没一直生姑娘,那就说明李三婶有金手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虽然像李三婶父母一样,嫌疑没完全洗清,但却洗清大半了。

安然也是没想到,调查一下李三婶娘家的情况,能帮自己排除掉一个人,当下不由暗道来的好。

当下安然便将重点放在了李四娘身上,开始观察她。

如果是李四娘有金手指,那这个李四娘,应该是一出生就有这个金手指了,要不然大房二房不会十几年来,一直生姑娘。

且,不是穿越就是重生,要不然一个真正的小婴儿,怎么懂使用金手指。

晚间的时候,李承安看安然记载的李家及相关姻亲成员名单,还有一些关于他们的忌讳,当下不由莞尔,道:“你还挺细心的。”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一记,看起来的确方便多了,而且方便记忆,以后见了哪个亲戚,将这名册上的内容一想,就能知道初步情况了,对了解李家这样的大家族,是很有帮助的,他的妻子实在是秀外慧中的人。

安然叹道:“不这样弄记不住这么多人,而且不知道谁的忌讳,也怕说错了什么,别无意中得罪了人,毕竟我不像你,能过目不忘。像咱们这样的大家族,就这个不好,人太多。”

——原身唐家也是大家族,所以安然这样说。

李承安作为探花,母庸置疑,学习能力肯定是杠杠的,所以的确像安然说的那样,能过目不忘。

这会儿听了安然看似抱怨,实则夸奖的话,不由微微一笑,毕竟谁听夸奖的话不高兴呢,尤其是来自自己喜欢的人的夸奖,当下不由上前,从安然身后,抱住了安然,笑道:“你也一样厉害,要不然我能看的上你?”

其实原身的确是优秀的,但比李承安还是要差一些的,但,李承安能这样说,说你就比我差一点?自然不能啊,李承安再不会说甜言蜜语,也不会傻到这样说的,所以这会儿便这样说了。

安然听了李承安的话,笑了笑,本想问他,看大房二房一直生女儿,有没有觉得奇怪,会不会觉得是有人捣乱,引导他对三房起疑,只要李承安对三房起疑了,以后就能借用他的力量,一起对付三房了。

但想着,自己才来李家,还没回门呢,就提这个,不合适,反正离她一直生女儿还早呢,这事可以暂时放一下,等过一段时间,再引导李承安怀疑三房,一起查三房不迟。

很快就到了回门的时间。

回门礼不用安然操心,是由当家主母李大夫人准备好。

李大夫人虽讨厌安然,但也不会在这种事上做什么手脚,不给安然脸面,因为在这种事上做手脚,不给安然脸面,其实打的是唐家的脸,到时唐李两家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李大夫人再怎么不喜欢安然,也不敢跟唐家结仇啊,所以回门礼这种场面上的东西,李大夫人不会做手脚的,她找安然麻烦,只会私下找,而不会在这种两个家族之间人情往来的事上做手脚的,毕竟她又不傻。

唐大夫人看女儿回门,自然会问女儿在夫家如何,夫家人对她如何。

无论在李家过的如何,原身从来没跟父母说过,在李家生存艰难的事,因为她不想父母为她担心。

而安然也不会说,不过她不会说,是因为,她不会生存艰难,用不着说。

所以当下听唐大夫人询问,便道:“暂时还行,没谁对我不好。”

这也是真话,暂时的确没谁对她不好,毕竟李大夫人找李承安批评她的事,李承安也没跟她说,她还不知道这事呢。

唐大夫人听了,便放下心来,然后又叮嘱她道:“在婆家要是受了什么委屈,记得跟娘说,娘会帮你想办法应付,不要一个人埋在心里。”

安然听了唐大夫人的叮嘱,自然点头答应了,心里想着,唐大夫人挺宠原身这个女儿的,要不然也不会这样说,因为有些不宠女儿的人家,只会让女儿在婆家好好听婆家人的话,不要给娘家丢脸,唐大夫人只关心女儿有没有受委屈,没让女儿在婆家一味老老实实,免得丢了娘家的脸,足可见她对女儿的疼爱了。

唐大夫人看安然点头,不由叹了口气。

之所以会叹气,是因为,她之前,其实是不看好这门亲事的,是女儿跟李承安两情相悦,非要嫁过去,她才同意的。

唐大夫人之所以不看好这门亲事,只是出于直觉——她觉得,李家大房二房一直只生女儿,不生儿子,怪怪的,总觉得是不是李家男人没儿子命,无论娶了多少女人,纳了多少妾,都只生女儿,怕女儿过去,也一直生女儿,到时男人们不说自己生不了儿子,只会怪女人不生儿子,然后为难女人。

她不想女儿受这样的苦,所以便不想将女儿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