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四章 当女装大佬遇上男装大佬58(1/1)

显仁帝不找安然继续折腾改革的事,安然自然乐得清闲。

其实安然在户部这么长时间,也不是完全没动手的,最起码对一些小细节进行了优化——好比稍微改革了下记账方法,这个不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而且高门大户的人学了去,也很有用处,所以自是没人反对。

所以这会儿户部做账,有了安然的记账方法,那比以前,可是要清晰明了多了。

而安然之所以改革记账方法,也是为了给以后变法做铺垫,要不然,要是记账方法太老套,做什么事都不方便,往往会事倍功半,慢的很。

而调查海贸这事,显仁帝本以为是件很容易的事,结果呢,拖拖拉拉的,持续了半年多这事才有点眉目。

其实安然早就知道,这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摆平的,因为海贸这么大利益的事,不知道多少高官牵涉其中,他们会轻易松口才怪了,所以自是想方设法阻挠显仁帝调查这事。

万幸显仁帝派的人还是有点能耐的——要是显仁帝派的人没什么能耐,当时显仁帝派人时,安然就会提意见了,毕竟她可不想让不行的人过去白白送死——这才将事情调查得水落石出。

不久,显仁帝将一大串人下狱的下狱,斩首的斩首,抄家的抄家。

虽然有一些人颠倒黑白,想骂显仁帝是昏君,但没沾到海贸多少好处的人,以及一些正直官员,自然是反对众人这样胡乱扣帽子的,于是从调查到处置,海贸牵扯出来的大案,在轰轰烈烈搞了一通后,终于风波平息,不过这一通过程下来,距离安然给显仁帝的提议,已过去一年之久了。

既然显仁帝摆平了那些反对开禁的大臣们,这下等显仁帝再提这事,就没人反对了,毕竟跟海贸关系较大的人已经死的死,下狱的下狱,其他人跟海贸关系不大,这会儿看显仁帝提议开通海贸,也就没反对了,反正是为国库赚钱的大好事儿,又跟他们利益不大,他们自然就不会反对了。

等摆平了朝中反对的人,安然看能弄海贸了,就开始给显仁帝提建议了。

这事她都是轻车熟路的,因为不知道在哪个世界,她是搞过海贸这种事的,套路都非常熟悉。

虽然不同的世界,环境不同,但好歹大体程序总是一样的,只要勘察清楚王朝周围的环境,安然在海贸流程方面,那还是非常熟悉的。

为防勘察环境拖的时间太长,一时不进行海贸,看不到钱,显仁帝着急,所以安然是一边派人慢慢勘察,一边找来对近海环境熟悉的人,先在周围进行海贸,然后慢慢扩大。

既然朝中那些人阻止开海,很显然,海贸利润极大,果然,王朝的瓷器、茶叶、丝绸等运出去,从周围群岛弄来的香料、水果、黄金、白银、宝石便源源不断地涌进楚国。

不几年,国库充盈,而安然也发现了外海几座荒芜岛屿,她暂时没提开发的话,只等有时机再说。

显仁帝看有钱了,便问安然下一步的改革方向,问她现在有钱了,是不是可以整顿朝纲了。

显仁帝这会儿是看出安然的厉害之处了,不过是小露一手,就让在他父亲手上只剩下一两百万银子的国库,堆出了几千万两的银子,这赚钱手段,也是厉害了,自是对安然越发拜服,有什么事都问安然。

安然道:“下一步,微臣打算整顿军队。陛下请看历史,盛朝据说物帛极丰,但就因军队不行,屡屡被外族入侵,劫掠,我朝亦如此,要是没有强大的军队保护海贸的丰硕成果,就犹如三岁小孩抱黄金过闹市,是非常不安全的。”

显仁帝听了不由频频点头,继而道:“这军队如何整顿呢?不瞒先生,咱们楚国,过了这一百多年,很多边疆地方军队,都军阀化了,将领大多世袭,就是不世袭,换人也多由他们自主决定,中央没办法自行换将,要强行换将,往往就招来他们的不满,边境动荡,甚至反叛。”

安然笑道:“咱们先不动他们,先置海军。”

“海军?”这是个新名词,显仁帝有些不明白,道。“是水军吧?”

安然点点头,道:“差不多吧,但海军跟水军还是不太同的。边疆虽然军阀化了,但尚安稳,现在就找他们的麻烦,只怕会边境动荡,所以咱们不用管他们,咱们先弄海军。陛下,经过这三四年的发展,楚国海贸范围越来越大,不管是民间的,还是咱们官方的海贸商船,行走在茫茫大海上,没有强有力的武力保障,经常遇险,为了保护国民和官方的利益,必须建海军,以保护我朝在海上的利益。微臣以为,海贸利益这么大,海外之国未必不知道,有利益就会有纷争,将来几百年,只怕是大海的天下,领海之争,必会到来,如果我们不早立海军,海事不利,将来还能不能保有这么丰润的利益,那就不一定了。有了钱,微臣有的是方法摆平边疆,但要没钱,那就做什么都举步维艰。”

显仁帝被她描绘的美妙前景吸引了,也被她描绘的海事争夺搞的起了担心,生怕将来没钱赚了——由奢入俭难,赚的钱越来越多,就越受不了没钱用——于是当下自然就听从安然的建议,道:“那一切就听凭先生安排了。”

显仁帝大概从没想过,他今日跟安然的谈话,会成为一次历史事件,而安然预言未来几百年,大海将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成为历史名言。

在当时,显仁帝因为被安然描绘的美妙前景吸引了,当下就拍板,决定建海军。

安然看再一次将显仁帝糊弄过去了,不打算在国内闹腾了,不由松了口气。

其实安然之所以不愿意像商君、宋公、张公等历史人物那样在本土变革,而是跑去搞什么海贸,建什么海军,主要是不想跟朝中那群人在国内那块小地盘上争来夺去,反正外面有的是广阔天地,何不放眼于天下,曲折改革。

等她在外面立了足,有钱有粮有强大的军队,别人撼不动她了,再动手改革国内也就容易了——嗯,不容易的话,直接砸钱砸粮砸军队砸的他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