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EOS(1/1)

“windows3.0仍然还不能称之为一个操作系统,它基于MSDOS体系这一点,让它在很多方面不能完美的实现图形操作系统的优势。”

“而同时MSDOS对Intel的CPU糟糕的优化,让windows3.0限制并且浪费了Intel硬件体系下很大一部分的性能。我想格罗夫总裁对此应该深有同感,微软和Intel的合作并不顺利吧?”

胡文海的话语看似是在挑拨Intel和微软之间的关系,然而格罗夫却偏偏吃了他这一套。当提到微软的时候,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这并不奇怪,因为胡文海对外界盛传的所谓wintel联盟究竟是怎么回事,完全心知肚明。

当1988年Intel推出386CPU的时候,纽约时报将其称之为“美国最赚钱的垄断产品”。

对于Intel在CPU硬件市场上的大杀特杀,最不满意的竟然是微软。

微软当时的CEO梅尔沃德竟然公然宣称,要支持Intel的竞争技术,精简指令集CPU芯片。

精简指令集CPU也就是RISC架构CPU,相对于Intel的CISC架构CPU乃是CPU发展的两个方向,微软的这一番宣言根本就是开战檄文,将Intel置于了相当尴尬的位置。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微软当然不愿意将自己的整个帝国,都构建在一个别人家的沙滩上。

执行多种平台策略对于微软来说,是降低风险扩张利润的一条貌似“康庄大道”,微软不是那种肯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企业。

也只有不仅在复杂指令集的x86架构下混的风生水起,而且还要在完全不同的精简指令集RISC的架构下同样两条腿走路,微软才能在与Intel的合作&对抗中获得绝对的主动权。

实际上微软和Intel这对CP,纯粹是被现实无奈硬凑起来的,双方之间实在是没有多少“夫妻”感情。

微软曾经制定过收购国民半导体公司或者AMD的计划,而Intel同样也有过自行开发操作系统的想法。双方都打算用低价搭售CPU或者操作系统的方式,将对方彻底挤出市场。

表面上来看,微软和Intel双方优势互补,互为成就。但实质上双方处于完全的敌对状态,每一方都渴望摧毁另一方的垄断地位。只有更多的选择,才能让他们的垄断地位彻底稳固,再也没有能够威胁双方王座的可能。

微软渴望甩开Intel两条腿走路,而Intel同样渴望能够让x86架构的操作系统,不至于只有微软一家独霸。

他们将对方的产业视为零和状态,对方多赚一美元就是自己少赚一美元。

最初的对抗是隐蔽的,但这种默契下的竞争到了九十年代,已经是逐渐激烈和公开化了。

尤其是当梅尔沃德宣布微软有意支持RISC架构,并且明里暗里的在业界吹风,声称RISC代替Intel的CISC芯片是大势所趋——作为Intel的总裁格罗夫,当然不会对微软有什么好印象。

格罗夫果不其然冷哼一声,毫不客气的说道。

“对于微软,是绝对不能将其当做是盟友的。Intel和微软与其说是联盟,不如说是将它视为在一艘船上的同路人。双方方向相同,尚且可以合作。但你不能把你客舱的钥匙和信用卡交给他。因为你知道,你们在未来的某一个港口肯定会分道扬镳。所以,对他们过于信任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实际上我们的电子产品体系有一个问题。”

胡文海对微软和Intel之间的矛盾笑了一笑,接着说道:“我们的硬件和软件,是运行在一个不牢靠的联盟之下。而说实在话,微软的软件优化能力也并不出色。Intel的CPU很多潜力被微软所浪费,微软在堆砌功能和系统优化这两点上始终找不到平衡,复杂、不稳定和效率低下。我们的计算机用户可能只需要一种功能,但偏偏却必须为很多不需要的功能付费。我不得不凭着良心说上一句,微软如今就是一个软件业的绑架犯。”

“好了,客套话就先说到这里。”胡文海忽然挥了挥手,将自己讲话的位置让了出来。

“下面的内容还是让专业人士来做吧,我不能剥夺技术人员本来就不多的出镜机会了。”

“呵呵——”

房间里响起一阵轻轻的笑声,接着一位双鬓有些斑白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代替胡文海出现在讲台上的是倪光南,这是一个机房中临时改造出来的讲台。背后是一块不小的投影机荧幕,而对面则放了一堆折叠椅,这些美国TI业跺跺脚就会引发一场地震的大人物们就坐在上面。

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倪光南不可能不紧张兴奋。从开发汉字联想输入,到自行研发PC主板,这些年他主持的重点项目简直多不胜数。

在这一系列的项目开发过程中,胡文海逐渐发现这位热情的计算机科学家并不仅仅只是自己拥有卓越的科研才能,而且更善于领导科研团队,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才能。

原历史里,倪光南对联想的贡献,似乎就只剩下了输入法和PC机主板的开发。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为联想设计了一系列的技术开发路线,以及主持了很多有前途的高技术项目的开发。

单说他放弃加拿大国家研究院4.3万加元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国这件事,人品上就足以让人钦佩了。

而回国之后他拿着计算所百来块人民币的工资,却创造出了数以亿计的价值。

可以这么说,中国人在未来能够将计算机普及到全国各个领域,而汉字、汉语这些传统文化没有被放弃,倪光南的汉字显示和输入技术居功至伟。

在后来中科院举办的“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评选当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是仅次于两弹一星的第二项伟大成就。

倪光南在中文显示和输入等领域的贡献,可见有多么重要。

但要以为倪光南的能力仅此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汉字显示和输入技术,在他的能力来说,不过是小试牛刀。

在担任联想总工期间,倪光南为联想制定了在后人看来简直是一条金光大道的技术路线。

程控交换机,数字通信,计算机网络,汉字打印机,IC设计和金融平台……

这么多的项目,他当然不可能全部深入参与。但是在他担任总工期间,在他的支持和主持下,联想的程控交换机进了中.南.海,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于主干网络,汉字激光打印机的ASIC芯片也设计完成。再后来,在1994年又宁可放弃自己在联想的位置,换取联想支持他与复旦和长江计算机公司成立合资的芯片设计中心,也就是那个胎死腹中的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年联想保持了在程控交换机、主干网络和计算机网络通信这三个领域的优势,然后倪光南念兹在兹的金融平台能够上线……

支付宝和淘宝也许早就已经出现,并且带领中国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了。联想如果能够杀入IC设计和制造领域,又怎么会像今天这样宛若被时代淘汰的僵死半活着。

这互联网的大潮里,怎么会没有联想的声音?

可惜,历史往往是没有如果的。联想在政治斗争中将倪光南扫地出门,顺便将他主持的所有项目,不论青红皂白全部下马。然后没有几年时间,联想这个计算所的亲儿子,忽然之间就变成了私人资本。而未来的联想,更是被人称之为“良心企业”。恩,美国良心。

未来联想的发展和处境,反而正是这位科学家伟大的脚注,历史会给出一个公正的答案。那个不尊重技术和科研的贸工技企业,终究是要吃下自己酿造的那枚苦果。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件事。倪光南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和领导才能,绝不像是他原本历史上那样的默默无闻。

而如今这段历史上,他当然不会再有那段屈辱的经历。正相反,倪光南得到的是哪怕很多顶尖计算机科学家都得不到的资源和信任。

这些年来新科电子研究院不断产出的成果,就是他对于胡文海信任的回报。

今天他将要介绍的东西,就是这些回报当中,最为珍贵的一件。

“各位总裁、CEO和总经理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款新科科学院电子研究院历时两年,开发出来的可视化计算机操作系统。”

倪光南做了个手势,机房里早就已经准备好的研究人员将投影机的电源接通,一个计算机的开机画面立刻投射到他背后的荧幕上面。

只见计算机开始的时候只是普通的自检,然后摆在倪光南手边的电脑忽然想起一阵嗡嗡的声音。屏幕上自检完成后,一连串的命令和参数自动执行起来,紧接着一个彩色的画面显示了出来。

那是一朵由风吹动的云形成的图标,以未来的标准来看相当粗糙。但是在这个时代,光是有颜色、还会动,就已经能够让人很惊奇了。

过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云的图标下一个进度条走完了全程。屏幕先是一黑,接着一个蓝色背景的桌面就显示了出来。

倪光南有些骄傲的说道:“这就是我们的最新成果,易OS操作系统。”

“英文版被称之为EOS,Embedded-Operation-System。嵌入式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