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升官(1/1)

和曾毅最开始所预料的不错,直等了一个月的时间,曾毅已经在杭州府溜达了一圈,返回钱塘县之后,皇帝封赏的圣旨方才下达。

“奉天承运……曾毅…察查钱塘县…为翰林院从七品检讨,詹事府左春坊左清纪郎……。”

“杭州知府赵长春,忠心可嘉,忍……赏银百两……。”

“翰林院庶吉士李建胖,才情可嘉……,赏银……。”

传旨的太监宣读完圣旨以后,笑着将圣旨递给了跪在中间的曾毅,满面笑容的道:“曾大人,您接旨吧。”

曾毅扣头,朗声道:“臣曾毅谢陛下天恩……。”

正如曾毅之前的猜测那般,除了他之外,其余人都只是赏了银子和其他东西,外加一些表彰的话罢了。

其实,就算是如此,对于这些个官员而言,也是天大的恩典。

大明朝疆域那么大,大小官员极多,有的官员自从任职起,至终老,都未必能接到圣上表彰的圣旨。

所以,皇帝赏赐的东西虽然不多,可这却是一份天大的荣誉,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曾毅接过圣旨,刚想起身,传旨的太监赶紧笑着开口,道:“曾大人,您别忙着起,还有圣旨呢。”

这宫中的太监,从来都不会在乎宫外大臣们的官职有多高,毕竟大臣们官职高低,根本干涉不了宫中的太监们。

可是,太监们却在意皇帝的宠臣,而曾毅虽然年轻,可是却得皇帝看重,最为主要的,曾毅是太子殿下的心腹。

整个宫中,谁人不知性子向来顽劣,天不怕地不怕的太子殿下,也唯有曾先生能管的了。

甚至,这传旨的太监还听闻,有人说太子殿下还称呼曾毅为大哥。

这虽然有些不可思议,过于让人难以置信,可毕竟无风不起浪。

而这传旨太监如今尚且年轻,毕竟这次传旨要来回奔波,宫中那些年长的太监们自然是不合适的,所以才轮到他的头上。

也正因为此,他才如此态度对曾毅。

说完这话,传旨太监又从旁边是托盘中拿起了一卷明黄色圣旨缓缓展开。

“奉天承运……曾毅……恪尽职守,不负朕望……,特命曾毅为钦差,巡视湖广,查察吏治民生,钦此。”

这道圣旨,曾毅倒是没有意外,只是李建胖等人却是楞住了,或者说是吓住了。

这是让曾毅一个年轻的官员,以钦差的身份巡查一个布政司,这是天大的荣誉了。

一个府的钦差,这不算什么,可是,一个布政司下辖多少个府?而且其政务可不单单是多个府累积就能比的。

属于布政司管辖的诸多衙门,府是根本无权干涉的,而且也没有分布的。

“曾大人,借一步说话。”

传旨的太监将圣旨交到曾毅手里以后,笑着开口。

“请。”

曾毅双手捧着圣旨,交给了旁边的李建胖,然后引着传旨太监进了内堂。

“曾大人,这是陛下给您的密旨和三副王命旗牌。”

传旨太监见屋内在屋他人,从袖筒里取出了一道密旨和三副王命旗牌,交给了曾毅。

见曾毅把东西收好,传旨太监才笑着道:“小的已经把圣旨传到,该回京复命去了。”

也不怪传旨太监对曾毅态度好,而是皇帝给曾毅的王命旗牌让传旨太监心惊,这可是王命旗牌啊,竟然给了曾毅这个小小的年轻官员。

传旨太监又不傻,自然知道该以什么态度对待曾毅的。

“劳烦公公跑这一趟了。”

曾毅满脸笑意的磨出一锭元宝,塞到了传旨太监的手里。

这其实是不成文的规矩了,就是那些个清廉的官员,接到圣旨以后,也是要给传旨太监塞些好处的。

这事情也算是惯例了,根本不会有人拿这说什么的,就算是都察院的御史,也是如此的。

当然,若是传那些个责罚之类的圣旨,可就不一定了。

传旨太监也不客气,满脸笑意的收了银子,冲着曾毅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告辞了。

“大人,咱们什么时候启程?”

“恭喜大人。”

“……”

曾毅刚出屋门,赵长春和李建胖等人就迎了过来,满脸的喜色。

尤其是赵长春,别看今个他是得了消息后,快马赶来的,可是却不见这位文官的脸上有丝毫的疲惫之色。

“准备一下,后天一早启程。”

曾毅笑着,看着李建胖,开口吩咐。

“赵知府,这次一别,日后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在见啊。”

曾毅又冲着赵长春开口,他知道湖广的案子大,可是根本就没想到,皇帝会给他王命旗牌。

要知道,王命旗牌就和戏文当中的尚方宝剑是一个档次的,有先斩后奏之权,可以说是权力极大。

只不过,也正因为此,曾毅心里也明白,湖广的这个案子,怕是比他之前心里所预料的还要大。

密旨刚才曾毅没有仔细看,不过大概也看了一遍,是最近湖广那边频发天灾,朝廷派去了赈灾官员也拨了赈灾钱粮,可是,最近有御史上奏,这赈灾钱粮被贪墨了。

不仅如此,竟然还有灾民进京告状,说地方士绅联合官府,借着大灾夺取田地宅院等等。

而那告状的灾民,在顺天府告状之后没几天,竟然神秘失踪了,怕是遇害了。

也正因为此,才引起内阁的关注,秉明圣上。

告状灾民的神秘失踪,可以理解为湖广那边的赈灾的确有问题,而且湖广那边的手,竟然伸到京城这边来了。

内阁认为兹事体大,可是,原本派去赈灾的,就是户部侍郎,若是在从六部派官员前去湖广,怕是和户部侍郎及地方官员沆瀣一气,所以才会想到派曾毅前去。

毕竟,若是地方御史所奏和灾民所告属实,那这事指不定连派去赈灾的户部侍郎也有所牵扯。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牵扯到地方更多的官员,甚至是地方大员,所以,内阁和皇帝才会十分重视此案,甚至为此给了曾毅王命旗牌,不仅如此,密旨上还给了曾毅便宜行事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