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铁甲逞威(1/1)

赵兴邦坐在oo1号游骑兵中型坦克的指挥塔上,通过三百六十度车长镜观察已经全部石化目瞪口呆的匪众们,十辆涂装丛林迷彩色的游骑兵中型坦克排成雁形队形,各车前后间距五公尺、左右间距五公尺,开始缓缓以十公里的度前进的同时,长车航向机枪与炮塔并列机枪开始射击。

措不及防的匪众哪里见过这样的钢铁怪物?顿时如同被割麦子一般扫倒一大片,仓促间土匪射向战车的子弹带着火花弹开了,七点九二毫米口径的机枪子弹在土匪中掀起一阵血雾,威力强大的子弹在如此进的距离内,往往都能打穿两个人的身体,在西下的血红夕阳映照之下,血雾显得是那么的美丽。

法尔肯豪森将军举着八倍的卡尔蔡司望远镜自言自语道:“土匪应该马上崩溃了,游骑兵坦克的度还能不能在提高一倍?否则这样的度很容易成为敌军大口径火炮火力覆盖的目标。”

果然,留下三百余具尸体的土匪开始慢慢后退直至崩溃开始四处逃散,林定远命令旗语兵传递信号,赵兴邦在收到信号之后立即主炮射击,这是之前规定保持队形基础上,自由射击开全体最高时的信号。

在七十五毫米四十八倍口径坦克炮的轰鸣之下,并列机枪与航向机枪的疯狂扫射之下,大多没搞明白对面的铁疙瘩到底是什么东西的土匪纷纷中弹到底,一些骑兵仗着自己度快试图逃跑,但是在基地之内平坦地面上能够达到最高时每小时五十二公里的游骑兵坦克岂能轻易放过这些匪类。

瞬间加如同天崩地裂一般驶过惊得土匪纷纷落马,赵兴邦随即打出了代表各车突击的黄旗,各车开始加越土匪的撤退逃跑队伍,调转车体用机枪实施点射,当土匪向两翼散去的时候,两翼出现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保障部队的身影,面对身着迷彩服,脸色图得漆黑,端着冲锋枪高喊缴枪不杀的基地保障部队官兵,活着的土匪纷纷跪地举手缴械,高喊饶命。

林定远只动用了三个营的兵力,对于土匪进犯兵力较少的南面则采取火力打击侧后迂回的战术,而背面于正龙的主力则是放近了土匪采用坦克突击左右两翼侧击的战术,力求一网打尽给予全歼,法尔肯豪森将军与伯格曼少校对最后游骑兵坦克的快突击印象非常深刻,蒋介石也是显得目瞪口呆震惊不已。

滚滚的尘土之下虽然只有十辆坦克,却是千军万马奔雷滚滚的气势,蒋介石用不可置信的目光望着林定远的背影对钱大钧道:“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我们的特种部队总队长竟然能够早坦克?而且造出这么有威力的玩意?你看看德国人的眼睛,德国人的震惊想掩饰都掩饰不住啊!”

法尔肯豪森将军与伯格曼少校趴上了其中一辆坦克,亲自钻进驾驶舱和炮塔,法尔肯豪森将军甚至尝试了电动炮塔驱动和手摇的度时间差,检查动机,伯格曼少校甚至钻进坦克下面查看传动部分和悬挂部分。

可以说当初林定远选定了历史上的德国四号坦克的操作、悬挂、变箱机构,并且将主前装甲改为倾斜式,此外将履带进行加宽,因为较宽的履带以及较大的路轮也大幅改善了坦克在松软地面上的机动性。

还特别借鉴了历史上德国豹式坦克的悬吊系统,改为由前方的驱动扣链齿轮、后方的导轮和八个涂上橡胶的钢轮所组成,更在每个震臂中添上两支扭力棒作为其悬吊系统的另外部份,为此悬挂系统的造价十分昂贵且很费时费力,但这项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无可取代的越野性能。

而且林定远决定在降低车体高度的同时,根据实战经验给加装炮塔防护板和裙板,提高防弹性,尤其是火箭弹的袭击,主炮安装在德国订制的四十八倍口径的七十五毫米加农炮,并且重新设计制退器,在坦克炮塔后部延伸出一个制退行程,安装两挺航向机枪和一挺同轴机枪,另外在炮塔上加装高射机枪一挺,只不过今天的战斗将反应装甲全部摘了下去,并且将高射机枪一同取下。

在法尔肯豪森将军与伯格曼少校的眼中,这游骑兵中型坦克无论如何怎么看都像是德国的设计,不过他们非常清楚,在德国是绝对没有这种先进理念的设计的,法尔肯豪森将军犹豫了一下对林定远道:“我想见一见坦克的设计师,看看图纸可以吗?”

林定远微微一笑道:“设计师不就站在您的面前吗?您想看什么样的图纸,难道是游骑兵坦克的设计图纸和制造工艺吗?虽然很多零部件都是进口自德国,但是其的设计理念却完全是我们中国人的,越野状态最高时四十五公里,公路行军最高时五十五公里,正面与侧面装甲可抵御五十毫米口径反坦克炮三百公尺的近距离射击,其余的技术指标还要继续完善设计实验。”

法尔肯豪森将军无比惊讶的望着林定远,可以说今天一整天在保康特种部队基地带给他的震撼比他大半辈子受到的刺激还多,法尔肯豪森将军虽然不是装甲制胜论者和闪电战的吹捧者,但是作为一名务实有远见的将领来说,闪电战的基础是得拥有这样的战车才行。

一定要将游骑兵的全部资料拿到手,并且严格控制中国向外泄漏任何相关信息,对于林定远的那句持续改进和实验,法尔肯豪森将军最为震惊的是他已经十分满意游骑兵的基本性能了,但是似乎在林定远的眼中缺陷还很多?需要继续改进完善。

德国人是非常严谨,但是面对他们所需要充满极度诱惑的技术武器面前,法尔肯豪森将军也忍不住向蒋介石提出条件,游骑兵坦克必须对外完全保密,必须由中德双方共同研究开,为此他可以请示德国政府方面,对于中国的技术出口方面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