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示好
夏静月回道:“不小心摔着的。”
“天冷地冻的,受了伤可得好好调理一番,免得落下病根。”
“多谢殿下的关怀,不过是小伤而已。”
“小伤不治小心拖成大伤。”明王吩咐旁边的内侍,说:“去拿些药过来。”
夏静月连说不用了,明王却执意如此,并说:“这儿雪大,正好前面有一处暖阁,咱们到那儿歇一会儿,也好给你上药。”
明王强势的态度让夏静月拒绝都拒绝不了,只好跟着过去了。暗中纳闷着,她与明王又不认识,却如此好人,果然如外面所说的是位贤能之王?
这一处暖阁离御书房不远,是平时用于重臣求见时歇脚的地方。
对于皇帝看重的大臣是有优待的,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在等待召见的时候更得好好地侍候着。至于那些普通的官员,就没有这么好的礼遇了,再冷也得在外面等着。
明王是皇帝的儿子,自然有资格进入暖阁之中歇息。
解下披风后,明王走在暖榻上坐下,让夏静月也坐在下首。
夏静月选了一个离明王不远不近、合乎规矩的位置坐下,她摸不准明王的想法,对明王的了解只限于别人的传扬。据说他素有贤王之称,礼贤下士,宽厚待人,比太子好了不止百倍。
韩潇与她讲解过宫中的情况,但不曾与她说过几位皇子的事,因此她除了对穆王最了解外,其他的皇子都不熟悉。
宫女上了茶之后,明王打开茶碗的盖子一看,又喝了一口,不禁笑了,说:“这茶以前从不曾喝过,是夏女官配的吧?”
夏静月往手中的茶碗看了眼,今天泡的是桂花茶。
之前给皇帝泡了清肝泻火茶后,钱公公又向她请教了几个方子,以便让皇帝换换口味,也可用于招待大臣们。
其中便有一道桂花茶。
桂花茶暖胃,散冷气,在这天寒时节喝最好不过了。
桂花的香气,加上茶叶的清香,两种味道叠加在一起,使得屋内渐渐香飘满室。
夏静月回答道:“是下官所配,这道茶在好时节茶楼那边也有卖,喝的人不少,钱公公得知后就要了这个方子。”
明王含笑说道:“本王也去过几次好时节茶楼,那儿不仅茶香,点心也清雅美味,不知道本王可不可以向夏女官讨几个方子?”
“不知王爷要什么方子?”夏静月猜不着他带她来暖阁的意图是什么,便打趣说道:“王爷该不会也想开一间茶楼吧?”
“本王倒是有这个想法,听说好时节茶楼是夏女官与安西侯世子一起开的,不知夏女官可愿与本王合伙开一间?”
夏静月探究地看了明王一眼,笑道:“茶楼的事都是窦世子打理的,王爷想合伙开茶楼应该找窦世子才是,下官是未出阁的女儿家,不便管理生意上的事。”
明王也跟着笑了起来,显得极为平易近人,说:“本王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夏女官可不要当真了。”
夏静月干笑着,把她叫到暖阁来,就为了跟她开个玩笑,王爷您真幽默。“王爷进宫是皇上有事召见的吧,您不去御书房吗?”
“不急,除了本王,父皇还召见了太子与五皇弟、六皇弟。本王刚听说父皇与五皇弟在御书房说话,到时还要轮到太子与六皇弟,等轮到本王时不知还要多久,倒不如在这儿坐坐。”
“既然王爷要在这儿歇息,下官就不打扰了。”夏静月站了起来,说道。
“夏女官的手不是受伤了吗?等上了药再走不迟。”正好这会儿那内侍拿了个药箱过来,明王让夏静月坐下,又问道:“夏女官是怎么受的伤?”
“不小心弄的,是小伤而已。”
明王已猜到了几分,说:“听说穆王今天胡闹了,该不是那会儿弄的伤吧?三皇弟越来越没轻重了,在外面胡闹就罢了,到了皇宫里还如此的胡闹了。改明儿本王会好好地说他一顿,让他跟你道个歉。”
“这倒不用了。”
“夏女官不必客气,三皇弟虽然有些小孩子脾气,但本王的话他还是听的,到时本王叫他过来,不管你们之间有什么恩怨,让他一笔勾销了。”
门外突然走进一人来,说道:“大皇兄不必劳累了,父皇早就让他们的恩怨一笔勾销了。”
夏静月望去,此人眉带煞气,目露傲气,正是大靖朝的太子殿下。
夏静月连忙行了一礼,意外地太子对她的态度好极了,笑容可亲,“听说夏女官新创出一种茯苓糕,连皇祖母都喜欢吃,不知道可不可做几道来让本宫也尝一尝?”
……
皇宫内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华容山庄,传到韩潇耳中。
费引亲自带着这些消息过来,回禀道:“顾幽进宫之后,与宁王来往最密,与康王也时有交往。”
“月儿那边呢?”韩潇将从顾家查探的消息看了一遍后,问起夏静月的事。
费引将穆王找夏静月的麻烦,结果被闹到御前,皇上反斥了穆王一顿,还下令不准穆王为难夏静月的事说了起来。“还有一事,明王与太子似乎对夏姑娘挺关注的。这些天皇上经常召几位皇子进宫,每次进宫,明王与太子都要找机会跟夏姑娘说话,不知打的是什么主意。”
韩潇冷笑一声,“估计是打上侧妃的主意了。”
宁王与康王势弱,想拉拢顾家,打着娶顾幽为妃的主意。
明王与太子虽然也想拉拢顾家,但他们早有正妃,顾幽的身份是绝不可做侧妃的。
而夏静月有名气还有财路,又得皇太后的看重,他们打的好算计,想纳夏静月为侧妃,得财又得太后支持了。
费引一惊:看样子,已经有皇子注意到夏静月了。
事情比他们想象来得要快,最令他们出乎意料的是皇太后的态度,皇太后对公主都不太亲热,却待顾幽与夏静月好极了,常留二女在慈宁宫用饭。
皇太后是皇帝的母亲,皇帝最为孝顺,皇太后的态度往往能影响到皇帝的决择,明王与太子想走皇太后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