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这也太博学了吧?(1/1)

“虫子?你们可别恶心我!”

“不是不是,不是虫子。是布条!”

“布条?”

“布条……”

李盛顿时陷入了沉思。

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看向房玄龄。

心里大致就有数了。

接着,开口询问道:

“这个布条上,是不是写了什么谁谁德不配位之类的事?”

……

李盛这么一说,房玄龄和杜如晦直接对视一眼。

我擦……

这殿下连这都能猜出来?!

不过李盛说的还就是现在的切实情况。

两人同时,用力点了点头。

一拱手,苦着脸说道:

“正是啊公子!”

“最近不知道是哪里的贼子,在鱼腹中塞了这些布条,上面尽是……”

两人说到此处,声音却不由得一顿……

这个事,跟殿下说,真的好吗?

不过……想想这话题,其实殿下之前已经提及过了,就算再说说好像也没什么……

于是咬咬牙,还是接着道。

“上面却是写了一段小故事,说是不孝不悌之人,杀兄囚父,最后被天雷劈死的故事。”

“咱几个老哥们也是走了不少门路才打听来。唉……”

“这事,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公子也知道,当今陛下曾经……是有过那么一段故事,但这种时候突然出现……”

杜如晦心里也不是滋味,一番话说的磕磕巴巴。

此时,房玄龄就直接打断他说道:

“这个中奥妙,想必公子也能猜得出,这就是冲着陛下去的。可是这幕后主使……唉,我等就真不知对方用了什么办法,更不知对方是什么人!”

“如此一来,徒叹束手,徒叹束手啊!”

束手无策,简称束手。

房玄龄两手一摊,看起来好像没有束手。

但李盛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过李盛觉得这事有点搞。

“不是,这是李二自己的事情,咱们这平头老百姓,就没必要掺和了吧。”

“再说,这事情不是很明显吗?有些鱼类,本来就会洄游啊。”

“回油?这……这是何意?”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了一眼。

什么是回油?

回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鱼类会回油?

难道油锅里炸熟了的鱼还会游回去?

见这两人懵逼,李盛发出一声难以察觉的轻叹。

什么极品山炮……

“这洄游的意思呢,就是……你们知道候鸟吧,就是燕子一类。这种鸟类在冬天的时候会南下过冬,到了暖起来的时候又会飞回原来的栖息地。这个事,大家想必都听说过吧?”

李盛一说这个,房玄龄、杜如晦就点了点头。

“知道知道,这个我等真的知道。”

“古人常以此为榜样,告诫我等后人不可忘本……”

“行了古人告诫啥,咱们今天不套路。但是这个鱼呢……所谓的洄游,也是相似的意思。”

李盛喝了口茶,接着说道。

“一般来说,鱼类,不会轻易离开栖息地太远。其实任何生物,也都差不多。但……有的鱼类,会在繁殖季节,成群结队,劳师远征去寻找气候适宜的地方产卵,而完成产卵之后呢……”

“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样,这些鱼会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

“这种现象,就叫做洄游。如果说会做类似事情的鸟类,属于候鸟,那么这个洄游的鱼类,其实也可以叫候鱼……”

“之所以封锁了渭水河上游,但投鱼者依然不绝,正是因为他们选择了这种鱼,然后塞入布条,最后让鱼游回长安一带!”

李盛一番科普。

杜如晦,房玄龄焕然大悟。

原来天下还有这等奇事……

可是公子怎么知道?

两人心中不由得浮起这个问题。

这也太博学了吧?

甚至更应该问的是……公子,怎么会连这么冷门的事情都知道?!

难道天下……

真有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彻彻底底的那种通晓,这种通天彻地之才?!

太可怕了……

太可怕了!

这一刻,两人心中……惊恐,安宁,两种感觉同时产生。

恐惧的是,公子之才,天上天下都没有不知道的。

那这天下,还有何人可与公子为敌?

但也是因此……

嘿嘿,咱是陛下的臣子,陛下和殿下是父子。

殿下再厉害,反正我等又不作乱,又不会盯上咱俩……

杜如晦和房玄龄相视一笑。

同时都明白了,这次来找殿下,果然是太正确了!

遇事不决,找殿下,保准轻松搞定!

接着,李盛打了个哈欠,也回到了话题原来的地方。

“好了,玄机我已经告诉你们了。你们要是没什么事,我去弄吃的了啊?”

“公子,稍等!”

杜如晦和房玄龄满脸喜色,开心的不得了。

一来这就解决了疑惑,这收获的轻松程度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级别——

就离谱!

不过,还是老话说的好。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羊毛反正今天已经薅一把了,不如干脆薅的彻底一点……

“这个,公子啊,其实……呃,老杜还想再问问。”

“行行问吧问吧,好歹也是老李的事,省的你们回头说我不讲究。怎么说?”

“呃……公子,这事,咱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回头定给这贼人抓住!不过……现在,这长安城里,已经开始谣言四起,百姓无所适从在,不知道大唐明天会出些什么事……”

“甚至百姓口耳相传之间,也非常担心……如果陛下真的遭到雷劈,这怎么办?”

“这种情况,不知公子……如何看待?”

问出这个问题,杜如晦也有些不好意思。

这个问题,本来应该是他们来解决的问题。

但还是那个问题,李二登基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百姓们固然支持李二,远远胜过支持其他宗室。

但……

玄武门,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手段。

当年汉室衰弱,可能很早就有伏笔。但乱世的到来,的确就是从一系列政变开始的,后来的两晋也是如此。

便是隋灭的整个过程中,谁又能说,没有政变的因素影响?

百姓们怕的就是这个!

杜如晦忧心忡忡,毕竟眼看着要与突厥人见红了,结果这个时候,人心惶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