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沸腾(2)(1/1)

第547章 沸腾(2)

马蹄声好像春雷一样,在鹰扬军辖区的各个角落回荡,震荡着鹰扬军自己的心房,同时也震荡着所有敌人的心脏。由于增加了大量的骑兵,鹰扬军的机动能力大大增强,洛阳地区有两万骑兵,加上糁潭都这样的重装部队,又有水泥构筑的防御工事,即使突厥人大举南下,洛阳地区都不用担心了。

一直以来始终被突厥人困扰的洛阳府尹张全义,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再次规划洛阳地区的发展。以前,他规划过无数次,没有任何一次好像现在这样的胸有成竹。因为,他知道,这次的规划,将不会再受到任何敌人的打扰。

由于大量的新兵加入骑兵部队,使得原来的骑兵骨干,被不断的拆散,短时间内战斗力反而下降了。因此,在龙纪二年的夏秋两季,鹰扬军骑兵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事,一心展开训练。原来在三角地区的豹骑军和飞骑军,也都撤回到了凤翔府的附近,对新兵展开训练。

但是,滚滚的骑兵队伍,已经给鹰扬军的对手,带来巨大的震撼。拥有大量骑兵的鹰扬军,在机动能力,还有战斗力方面,都让它的敌人感觉到强烈的不安。现在的鹰扬军,在黄河流域,已经拥有了决定性的力量。一旦鹰扬军集中使用骑兵,接近十万的铁骑,将是无人可以抗拒的力量。

五月底,刘鼎前往凤翔府,参加王彦章的婚礼。经过李思妍的安排,王彦章和符晓菊、郭杏儿两位姑娘,顺利结为连理。老人家周水在解决了王彦章的终身大事以后,含笑退役。有关西域的具体情况,经过郭杏儿和她奶奶的描述,也越来越清晰。

六月底,宣武军终于不得不从徐州撤退。

从去年到现在,宣武军已经在徐州附近作战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付出大量的人员伤亡,物资的损失也非常厉害,已经到了无法继续支撑下去的地步。最关键的是,宣武军的后方,正在起火。由于采取了残酷的抓丁政策,宣武军辖区内的民众,正在起来反抗朱温的残暴统治,暴乱越演越烈,已经严重威胁到宣武军的生存。

如果这些暴乱是自发的,朱温是完全不用担心的,他有足够的能力镇压这些暴乱。然而,很显然,在这些暴乱的背后,有鹰扬军这个明显的推手。由于宣武军没有海军,所以鹰扬军可以从海路上输送人员和武器、物资,支援当地人反抗朱温的暴行,加剧了镇压的难度。

暴乱最激烈的,当然是莱州和登州。这两个州都有长长的海岸线,即使宣武军有心封锁,也无法达到目的。鹰扬军通过不断的宣传,加上物质利益的引诱等,刺激当地人起来对付宣武军。到后来,甚至有传言,只要杀死一个宣武军,就可以获得到鹰扬军辖区居住的机会。谁也不知道传言的真假,可是那些零星的宣武军,却常常莫名其妙的消失,找到尸体的时候,人头已经不见了。

敬翔和谢瞳看着朱温一步步的走上不归路,颇有些心灰意冷。他们对于朱温一步一步的走向深渊的做法,显得非常的痛心。其实宣武军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的,只是由于朱温和刘鼎之间的私人矛盾,才会导致朱温完全失去理智,采取了最下策的办法。现在,由于朱温的暴行,宣武军想要扭转形象,是不可能的,朱温接下去能做的,也只有破罐子破摔,一条死路走到底了。

宣武军撤退,鹰扬军当然奋起反击。骁骑营追着撤退的宣武军,穷追猛打。佽飞营、武宁军也追得非常凶,刘虎、刘知俊都不愿意输给对方。在宣武军撤退的过程中,大将朱珍被杀。鹰扬军想要对付朱珍,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朱珍被杀,对宣武军的震动很大,人心士气更加浮动。

鹰扬军一直追到延州,遇到南下增援的契丹骑兵,才暂时停止了追击的步伐。在契丹骑兵的帮助下,宣武军得以顺利的返回原来的驻地。于是,战线重新稳定到兖州一带。在这次进攻中,宣武军总共投入了接近二十万人的兵力,但是最后撤回来的,只有不足六万人。

无论是鹰扬军还是宣武军,都非常清楚,宣武军这一退,以后是没有主动进攻的机会了。元气大伤的他们,即使有契丹骑兵的支持,也不可能再对鹰扬军发起主动进攻。至于什么时候进攻山东,那是鹰扬军高层考虑的事情,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很远。。

七月初,杨行密攻克潭州,湖南节度使闵锁自杀身亡。

攻克潭州的鹰扬军,随即北上,协助进攻岳州。岳州刺史杜洪走投无路,只好宣布投降。他随即被鹰扬军剥夺兵权,流放舒州,监视居住。至此,湖南全境,全部处于鹰扬军的控制当中。

七月中旬,来自南海的消息,鹰扬军海军在勃泥国登陆。

苏禄仁说的没错,勃泥国的确是在内乱,有三个部落在争夺部落之王的位置。鹰扬军海军陆战队登岸以后,很快就根据苏禄仁的指引,对当地的部落进行了清扫。只拥有简陋武器的当地的部落,显然不是鹰扬军的对手。鹰扬军海军陆战队连续发起多次进攻,歼灭当地部落军队主力四千多人,就奠定了胜局。

很快,苏禄仁被重新恢复了部落之王的地位。按照协议,他向鹰扬军支付了大量的黄金,同时,勃泥国国内的黄金开采权,也被鹰扬军取得。为了稳固苏禄仁的地位,鹰扬军送给他一批精良的武器,并且帮助他培训一千人的护卫军,苏禄仁对此感激不尽。

七月底,王建率军在成都的东面和陈敬暄展开决战,结果双方双方惨重。

由于王建集中全部兵力到成都正面,渝州兵力空虚,鹰扬军忠字营,随即从荆州地区,再次向渝州发起进攻。这一次,鹰扬军终于成功的占领渝州。没有了渝州作为后方基地的王建,只有拼命的攻击陈敬暄,拿下成都,才能重新获得生存的空间。于是,王建再次和陈敬暄发起进攻,击溃陈敬暄军队主力,陈敬暄被迫退回去成都。

八月初,鹰扬军在渭州召开各族人民大会,宣布在渭州建立同一阵线。同一阵线是各族人民的联合体,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河西走廊的稳定。尽管有些人不愿意,但是在强势的鹰扬军主导下,还是不得不通过了相关的协议,这也就意味着,鹰扬军已经逐渐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陆上通道。

八月中旬,龙骑兵在延州和党项骑兵爆发冲突,双方各有损伤。拓跋思恭对于拓跋寿元将大量战马送给鹰扬军的行为,非常愤怒。汉人最缺乏的,乃是战马,只要有了战马,汉人的军事力量,就会飞速的增长,最终完全超越他们这些游牧民族。

然而,想要他立刻挥军南下,和鹰扬军拼命,却是不愿意的。连李克用这样的飞虎子,都在鹰扬军面前吃了大亏,现在关中的鹰扬军云集,骑兵的数量超过五万人,他若是强行南下的话,天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后果。考虑再三,拓跋思恭决定还是静观其变。

八月底,杨行密率军从郴州南下,进攻岭南。岭南节度使刘隐,急忙调集重兵,在韶州一带抗击鹰扬军的到来。岭南节度使的军队里面,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兵种,就是象兵。他们利用庞大的大象作为移动的堡垒,在上面安设箭楼,可以远距离的射杀敌人。在以前的战斗中,这些象兵一旦出动,无往而不利。岭南节度使刘隐觉得,鹰扬军不来则已,只要来了,就是死路一条。

九月初,鹰扬军糁潭都、骁骑营集体出动,向郓州等地逼近,滚滚铁流泄地而去。宣武军全面进入防守阶段。朱温唯有继续向契丹人求救,契丹人立刻派遣耶律阿保机率军进驻德州,随时对宣武军提供增援。先后陆续南下的契丹骑兵,超过了四万人。

九月中旬,从金州传来消息,李茂贞抵挡不住鹰扬军的进攻,不得不宣布投降。至此,金州、商州被鹰扬军收复,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连成一片。李茂贞本人被解除所有的职务,流放舒州,监视居住,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其实是有机会出人头地的,只要当初他不曾逃出长安。只可惜,他逃了。

九月底,杨行密带领鹰扬军攻克韶州(今广东韶关),震动岭南。岭南节度使原以为象兵能够抵抗鹰扬军的攻击,这些象兵在岭南地区作战,从来都是没有对手的。谁知道,这些象兵最怕的,就是巨响,而鹰扬军的震天雷、炸药包等,爆炸的时候,刚好发出巨响。结果,那些象兵还没有靠近鹰扬军,就被巨响吓得向后退,将岭南军的阵脚冲乱了。

十月底,关中的葛从周,集合鹰扬军的射声军、旅贲军等两万骑兵,北上横扫朱玫、孙儒。此时,药葛罗仁美带领的回鹘骑兵,已经返回甘州。朱玫和孙儒在鹰扬军骑兵的大举进攻下,兵败如山倒,他们两个除了逃命,根本不能做别的。然而,他们都很快落入鹰扬军的天罗地网里面。

朱玫、郑昌图被生擒,随即被送往朝廷,经刑部审理以后,斩首示众。至于孙儒本人,则被押往洛阳地区游街示众,最后被愤怒的洛阳人民硬生生用拳头打死。孙儒当初为祸洛阳的时候,显然想不到会有今天的结果。当然,谁也没有想到。

十一月,葛从周带领射声军,收复庆州,随即向西,和豹骑军、飞骑军在兰州东面汇合。鹰扬军占领庆州,对于党项人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这等于是在党项人的下巴,顶上了一把尖刀,随时都会威胁到党项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然而,拓跋思恭还是决断不下,党项人到底是要跟鹰扬军拼命呢?还是展开有程度的合作?如果要跟鹰扬军拼命,党项人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正是党项人最害怕的。如果要开战有程度的合作,那又该如何开展呢?

十二月,杨行密从韶州地区大举南下,准备围攻广州。岭南节度使刘隐没想到象兵也挡不住鹰扬军,顿时惊慌失措,最终,他决定上表,表示自己愿意臣服鹰扬军。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行动,见机不妙的部下,已经发动政变,将他捆绑起来,送给鹰扬军。

十二月二十六日,杨行密率领鹰扬军进入广州,刘隐被斩首。岭南节度使随即被秋风扫落叶,永远消失。随后,鹰扬军海军也开始进驻广州的港口,并以此为基地,展开更加遥远的航海训练。

龙纪二年,几乎是在无休止的战斗中度过的,刘鼎基本上都是在骊山华清宫过日。洛阳的女人,也都接到了华清宫团聚,还有庐州的林家姐妹也都接到了华清宫,但是为了避嫌,席明雪没有成行。她独自一个人留在庐州,过着表面孤独实际上却颇为幸福的生活。

薛茗儿和林诗梓先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裴凝紫、龙京京、林诗楠、林诗榕她们终于先后怀孕,却还没有生产。郁纹裳可能是使用了某些手段,让自己没有成孕。李思妍是守身如玉。至于苏幼惜和郁幽帘,也在年底的时候成功怀孕,华清宫里面顿时热闹起来。

面对鹰扬军的滚滚铁流,一统天下已经不可避免。谁都知道,龙纪二年,只是开端,鹰扬军更猛烈的进攻,还在后面。随着鹰扬军骑兵的逐渐壮大成熟,鹰扬军的獠牙,会开始伸得更远,他们的目标,将是那些异族人占据的地方,例如西域、例如河东、例如河北、例如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