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艾美奖到多伦多,从特柳赖德到圣丹斯,从“太平洋战争”到“活埋”再到“爱疯了”,短短半年时间之内,蓝礼完成了匪夷所思的三级跳,犹如彗星撞地球一般,以光彩夺目地耀眼姿态横空出世,在一片赞誉声之中,将职业生涯的首次奥斯卡提名,收入囊中!

此时的蓝礼,年仅二十一岁。

当人们重新浏览今年奥斯卡的演员部门提名名单时,却发现,“Y世代”的集体优势已经到来,但远远没有媒体渲染得如此强势,新生代的强势崛起势头,遭遇到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闷头一棍,犹如一阵秋风,萧瑟而过。

十四岁的海莉-斯坦菲尔德,二十岁的詹妮弗-劳伦斯,三十岁的米歇尔-威廉姆斯,二十九岁的娜塔莉-波特曼,这是女演员部门的四位提名者。

二十七岁的杰西-卡森伯格,二十一岁的蓝礼-霍尔,这是男演员部门的两位提名者。

在主角和配角二十个提名席位之中,“Y世代”占据了六个席位。如此声势,已经创造了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最佳战绩,但比起金球奖来说还是略逊一筹。

即使是女演员部门也不例外。

一向喜欢嘉奖年轻女演员的女配角部门,仅仅只有海莉一个人爆冷入围;那么平均得奖年龄三十七岁的女主角部门,就更不要说了,今年能够有三位低于三十岁的女演员赢得提名,已经是过去十年来平均年龄最低的一届了。

那么,平均得奖年龄在四十三岁的男主角,还有已经沦为敬老院的男配角,就更不要说了。进入奥斯卡的提名名单之后,仅仅只有两位“Y世代”演员出现在了名单之上,这与整个颁奖季贯穿始终的强大声势相去甚远。

就好像一锅滚烫的开水泼进了厚厚的积雪里一般。这样的结果,着实让人失望。

事实上,对于真正的专业人士来说,却丝毫不觉得奇怪,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完全在预料之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倾向,即使是奥斯卡也不例外,拥有六千多名学院评委的情况下,奥斯卡已经尽可能做到了公平和权威,但,偏颇依旧在所难免。奥斯卡,终究还是一个属于好莱坞的颁奖典礼。

历史上,关于奥斯卡的争议从来不断。

比如说,白人占据绝对主角,黑人、拉丁裔、亚裔所代表的少数族裔始终是劣势群体,更不要说至今为止依旧没有能够赢得过主要部门提名的华裔了。

再比如说,女性占据绝对劣势,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名女性导演斩获最佳导演奖的窘境一直到2010年才结束。

还比如说,年轻的男演员们几乎遭遇无视,提名阶段都无比困难,轮到女演员时,则是年长的从业者们面临相似的窘境,即使实力坚挺也备受刁难。

在不久之后的2012年,“艺术家”以争议的姿态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小金人之后,学院连续两年都将最佳影片颁发给了保守内敛、四平八稳、致敬黄金年代的作品,引发了公众的质疑狂潮,对奥斯卡大失所望,甚至引发了业内不少从业人员的抱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洛杉矶时报”挺身而出,进行了专业调查。

人们这才发现,其实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从来没有正式公布过其会员的具体名单,由于会员资格是终身制,所以其中已经不在电影行业的会员不在少数,投票者之中不乏保姆、书店老板和已经退休的维和部队招募员,让人啼笑皆非。

“洛杉矶时报”深入行业内部,通过电话、邮件以及订阅“综艺”、“好莱坞报道者”等多元化的方式,还阅读了奥斯卡的刊物、简历和自传等等,并且派出大量记者深入采访,最终得以确认了超过五千一百名评委的真实身份。

统计结束之后,结果引发了媒体的一片震惊,第一次让人窥见了奥斯卡的真相。

根据计算,奥斯卡评委的平均年龄为六十二岁,年龄小于四十岁的评委仅仅只有百分之二,而大于六十岁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四。其中,还有数百名学院成员,超过二十年乃至三十年,都没有参加过任何一部电影或电视的制作。

在这之外,学院一共拥有十五个分会,演员、编剧、导演、制片人、摄影师等等。

首先以种族和肤色来看,有些分会几乎全部都是白人男性。在每一个分会里,白人的比例全部都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唯一的例外就是演员分会,在这里白人的比例是百分之八十八。在管理层的分会,百分之九十八的成员都是白人。

其次以性别来看,在奥斯卡主要评选部门里——除了演员分会之外,男性的比例全部超过百分之九十;更为可怕的是,学院一共拥有四十三名理事会成员,女性只有六人,而有色人种成员仅仅只有一名。

当然,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毕竟奥斯卡已经来到了第八十三届,在八十年代之前,黑人和女人的历史地位也就决定了学院成员的基础,至于完全被忽略的亚裔,就更不要多说了。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学院开始有意识地吸收跟多新鲜血液,以增加奥斯卡评委的多样性。

比如说,章/子/怡在2000年的凭借“卧虎藏龙”打开了美国市场,后来又奉献了几部不俗的作品,甚至一度差一点就依靠着“艺/伎/回忆录”赢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虽然最终失之交臂,但她还是受邀成为了学院评委中的一员。

自2004年开始,学院开始公布邀请入会的人员名单,不过,到底谁加入了,谁拒绝了,他们不会进一步公布。

经过十年的沉淀,现在学院的评委构成发生了些许变化,百分之八十九是白人,百分之七十三是男性。但少数族裔和女性成员,依旧是弱势群体。

成员的性质单一,继而导致了视角单一、观点单一,也使得奥斯卡每一年的奖项走势有迹可循,继而出现了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小金人狙击者”。

2005年,“断背山”输给了“撞车”,一点都不奇怪;至今为止赢得最佳导演提名的女导演只有四位,也不稀奇;今年,演员部门二十个席位加上导演部门五个席位,清一色全部白人,黑人集体缺席,这也不意外。

隔三差五,奥斯卡都会面临“太白了”的指责,又或者是“社交网络”这样大胆创新的作品遇冷,这都是有迹可循的,改变历史,不是单单依靠一部作品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即使奥斯卡是目前全球瞩目最高、权威最高的颁奖典礼,却不意味着它是最公正的,它,依旧有着自己的属性。

今年也不例外。

“Y世代”演员全面崛起,所谓的Y世代是指1977年到1990年出生的一辈,那么现在最为年长的也不过是三十三岁,在平均年龄为六十二岁的评委眼中,不过是儿孙辈,比如说十四岁的海莉,完完全全就是孙女辈。

他们总是会认为,这些演员还可以再打磨打磨,这些演员还有大把的时间慢慢成长,这些演员还远远不到成为顶梁柱的时候,这些演员还需要再继续证明自己,这些演员还不配得到奥斯卡的认可,这些演员还需要跟在他们身后好好学习。

于是,仅仅只有四名女演员和两名男演员赢得了提名。这,就是奥斯卡。

在这之中,此前已经证明过自己的米歇尔和娜塔莉,再次赢得提名,顺利地在学院评委心目中站稳了脚跟;海莉和杰西则或多或少得益于作品的强势,受到了更多瞩目,乘着东风,强势跻身决战阶段,未来的发展如何,还是有待观察。

但,詹妮弗和蓝礼却不同。

这两位演员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的加成优势,完完全全依靠着自己的实力,脚踏实地地杀出了一条血路;尤其是两个人分别只有二十岁和二十一岁,俨然也是“孙”字辈的演员,居然能够战胜一切不利条件,收获提名,这着实太过难能可贵,足以让人起立鼓掌!

2010年的颁奖季,以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为分界线,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形式猛然开始发生了转变。

尤其是最佳男主角部门,原本是年轻人围剿科林-费斯,现在却变成了势均力敌,三位老戏骨对阵两位年轻势力,形式立刻就变得玩味起来。

科林之外,其他四位候补者的得奖声势骤然猛增,杰夫和哈维尔两个人科林的威胁不容小觑;手持“社交网络”利剑的杰西始终是强有力候补,谁都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否会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实现逆袭;而甩开了手脚的蓝礼,携带着圣丹斯的声势,来势汹汹。

值得一提的是,焦点影业在提名阶段损失惨重,“孩子们都很好”仅仅只收获了四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优势尽失,已经被一众竞争对手抛在了身后;“活埋”孤零零地入围了最佳男主角争夺战,其他部门完全没有任何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焦点影业集中火力攻坚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的争夺,所有公关资源都开始朝这里倾斜过来,无论是安妮特还是蓝礼,他们都有各自的劣势,却也有明显的优势,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今年的颁奖季,轰轰烈烈地进入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