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各国动向

汉斯在社评中说:面对逆境,中国并没有放弃,中国反而以无比坚强的决心与信心,迎头抗击远强于自己的对手,徒手搏狮!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与日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较量,虽然日本不断取得战术上的成功,但他们在战略上却陷入被动之中,每一次战斗都消耗着日本的国力,在漫长的战线上,几十万日本兵显得捉襟见肘,日本虽强,但是小国,中国虽弱,但终究是大国,有着巨大的战略纵深,日本想要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日本取得了大多数战役的胜利,但我们却可以发现,中日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是战争初期的被动挨打状态中走了出来,开始了自己的反击。

就在几个月前,在江苏徐州,中国人消灭了数万日军精锐部队,其中就包括坂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而在不久前结束的安马战役中,中国军队在马当消灭了日本人的内河舰队,全歼了台湾来的波田支队,而在接下来的安庆大血战中,他们更是消灭了日本最为精锐的第六师团主力。

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中国已从过去被动的落后挨打,开始有了反击之力,中国有能力击败日本,取得战争最终的胜利!

而创造这一系列的奇迹,与一个名字密切相关,这就是铁血营。

这是一支新在中国撅起的力量,可知的是,他们是一支机械化部队,只有一个营的兵力,然而却屡屡以弱克强,在徐州会战与安马大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国能再多几支铁血营,必然可以取得更大的胜利……

汉斯的社评很长,很有激情,但内容又没有偏颇,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看问题,而这篇社评在西方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他的社评被争相转载,很多人开始通过汉斯的文章重新审视这场发生在遥远东方的战争,中国人那种孱弱不堪的国际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世界各国正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中国。

而汉斯的文章也让很多海外华人华侨热泪盈眶,从文章中,他们感觉到了祖国的顽强与坚韧,这让很多人相信,胜利最终必然会属于中国!

当然,并不是所有西方国家都对中国能对抗日本抱以友好态度,这其中就包括法西斯德国。

事实上,中国与德国的关系一直不错,中国有很多人在德国留学归来,一战中,中国的直系军阀甚至援助德国人一大批武器对抗青岛登陆的日本人,双方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德国人甚至将克虏伯兵工厂最先进的大炮图纸赠送给中国。而德国人也不遗余力的帮助中国人,提供给中国大批的武器,组成了十个德式师,并计划再武装十个德式师,然而这一切因为中日战争的爆发而被打断。

国家之间并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德国选择了更强大的日本与之结盟,中断了对中国的援助,而站到了日本一方,但德国人还是决定履行与中国所有的合同。

对于中日战争,包括德国元首在内,都存在着很复杂的情绪,有传说德国元首少年时家境贫寒,受到过一对华人夫妇的资助,所以对中国心存好感,但这毕竟只是传说,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德国元首选择了更为强大的日本作为自己的伙伴,而抛弃了相对弱的中国。

所以,对于安马大捷,德国人只是在报纸的一些不显要的位置上刊登了一个小豆腐块,算是有所报道,并没有其它国家那样大肆宣传,以免激怒日本,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对安马大捷反应最大的,当属日本,此时的日本,全国都沉浸在对华战争胜利的狂热中,为了不损害国民的士气,日本政府对安马失利消息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只有一些军政两方的上层人士才得知真相。

不过,这也引起了日本上层的动荡,近卫文磨内阁承受了上台以来最大的危机。

包括陆军元帅闲院宫载仁亲王在内,日本军政两方对近卫文磨内阁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倒阁行动。

然而近卫文磨并不打算放弃自己的位置,只是苦苦的支撑。

日本的裕仁天皇也得到了安当失利的消息,于是,他很是忧虑的将近卫文磨首相找来,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希望近卫文磨能尽快取得武汉作战的胜利。

皇宫内,裕仁天皇说道:“近卫首相,朕闻皇军在安庆与马当受到重大挫折,朕想知道,这场失利对日中战争形势发展的影响。”

近卫文磨诚惶诚恐,口中说道:“虽然我军受到了一些小小的挫折,但并不足以改变日中两国力量的对比,也无法改变日中战争的走势,我将再次集结重兵,对中国武汉做出打击,一举结束这场战争。”

看着信誓旦旦的近卫文磨,裕仁点头说道:“近卫首相,前一段时间,帝国在徐州一带受到挫折,现在又在安庆和马当受到打击,这对我国的军心和民心影响很大,我不希望再听到类似的消息。”

“请陛下放心,臣必竭尽所能,一举歼灭支那的有生力量,结束这场战争,为帝国谋取最大的利益。”近卫文磨立即单膝跪地,脸上的冷汗已流了下来。

“吆西,既然如此,那我就拭目以待,静候近卫首相的好消息,朕有些累了,要先去休息。”裕仁天皇说完,转身拂袖而去。

直到裕仁天皇远去,近卫文磨才抬起头来,缓缓站起身,只觉膝跪得有些痛,然而更痛的却是心底,近卫文磨知道,天皇的耐心是有限的,今天找到自己,就是与自己摊牌,如果自己不能取得武汉作战的最终胜利,那么,自己的首相地位,怕是难以保住,看来,武汉这一战,无论是日本还是他本人,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