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零章 举起屠刀(1/1)

秀才叶大宾知道成都的张献忠很快就会派兵前来剿杀,于是打开西城门,保护着一万多老百姓连夜南下眉州去投奔传奇英雄陈登皞(hao)了。

陈登皞,眉州猎户,从小胆量奇大,膂力过人。因家中贫寒,穿不起鞋子,经常赤脚在山里走,人称“铁脚板”。

张献忠在成都称帝,派大将狄三品占领眉州。狄三品军中无饷,到处抢粮杀人,扰害百姓。

脾气暴烈的铁脚板看不下乡亲们逆来顺受的样子,拍案而起,怒吼道:“伸长脖子等死和反抗贼兵被杀,同样是死,为何不死里求生呢?”

他撕开身上一件白衣服作为旗子,旗上大书:“敢与流贼张献忠为敌者,跟我来!”

几天功夫,竟然聚集了一千三百名壮汉。

狄三品的防区出现了叛乱,他害怕老万岁张献忠责罚,立即带兵前来围剿。

在山里中憋足了劲的铁脚板带领八百壮汉呼啸而出,铁脚板赤着脚,身无片甲,只是将衣褂解开缠在脖子上,持矛投石,冲在最前面。

狄三品带来的人马一下子被冲了个七零八落,丢下几百具尸体,狼狈逃走。

正在此时数千百姓由山中鼓噪着半路杀出,狄三品的人马立刻就乱了,他们自相践踏,争相逃窜,死者不计其数,狄三品只带领少量残兵逃回成都。

从此,眉州的多月镇、斑竹镇、王二郎壩等村落,也聚兵自守,树起大旗,都自称“铁胜营“。

铁脚板的英名传遍了整个川南。

今年一月,张献忠派遣大将张挺举率领三万人马进攻遵义城,又被小将曾英杀的大败。

在重庆侥幸逃走的参将**,一路向南潜游,不敢上岸,浮浮沉沉,直泅到犍为县(属四川嘉定州)地界。

望见有村民活动,**才大声呼喊,“**索衣”。村民跑过来询问,知道是本地鼎鼎大名的武状元**,都争着解衣给他穿上,并准备酒饭盛情款待。

**很受感动,请人去嘉定城送信,通知亲朋好友准备起义保卫家乡。

附近的乡绅和百姓听说杨将军在犍(qian)为,都争先恐后拿起武器迎接**,有的甚至沿河岸拉着木船前来投奔。

从成都败退下来的溃兵大约三千人也陆陆续续闻讯赶来,**一下子拥有了七八千人马。

**在犍为县起兵,乘着一股锐气冲进县衙,将张献忠任命的县令擒杀,然后带兵偷袭嘉定。

嘉定城内的亲戚朋友早已做好准备,里应外合,大开城门,**轻松进占了嘉定州(今四川乐山市)。

嘉定州北边紧邻成都府,明将**在大西国腹心旁插入了一根坚硬的铁钉。

在曾英、**二位将军的带动和鼓舞下,整个四川大地到处燃烧起反抗的烈火。

据史书记载,各地乡绅、旧官纷纷起兵,“拥众据城邑,保村落,驻山谷,拒险寨者不可胜数。”

因为大西军所经之地,斩首、割耳、剁手、剥皮,种种酷刑,见者闻者无不心酸,所以有人振臂一呼,人们都乐于操戈响应,“起义兵,斩伪令,所在皆是”。

可大西皇帝张献忠并不这样想,他认为如今四川大地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四川人的忘恩负义。

坐在金碧辉煌的承天殿里,张献忠怒气不息,他愤愤不平的对文武大臣们说:

“朕待蜀獠最好,而蜀獠每每要反,负朕之极!负朕之极!”

蜀獠,是张献忠对四川人的专有称呼。

张献忠简直要被气疯了,他要报复,他要杀人,他要以牙还牙。

但他似乎忘记了,他和他的部下,吃的是老百姓种的粮,穿的是老百姓织的布;他更忘记了,正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跟着他造反,才有今天的地位。

张献忠举起了屠刀,他选中的第一个目标是儒生。

其实对四川的读书人,张献忠早就动了杀机。

如今,叛乱的浪潮席卷四川大地,各地官绅百姓展开了对大西起义军的再起义,而每一处起义的硝烟里,都活跃着读书人的身姿。

**在犍为扯旗反叛的时候,秀才张文灿、罗文灿在叙州起兵响应。顺庆举人邹简臣与当地豪杰联络,竖起一面“中兴”大旗,几天时间竟纠兵数万,攻陷了顺庆府十几座城池。

川人负我!川人负我!必须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张献忠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左丞相汪兆麟。

汪兆麟本是桐城世家子弟,三十多岁,因为犯事被投进监狱。在狱中他耳闻张献忠大军驰骋江北,逼近桐城(今安徽桐城市),就联络狱中死囚一百多人,杀死狱卒,越狱逃跑,投奔张献忠。

从此他为张献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陈说图王定霸之策;张献忠喜得良才,朝夕相处,言听计从,并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他。

汪兆麟自然感激,从心底崇敬老万岁,又有些畏惧做事强势的老万岁。见老万岁征求他的意见,他早摸透了老万岁的心思,就迎合着说:

“农、工、商、士谓之四民,士乃四民之首,乡绅秀才以及僧人道士医生术士等,都是老百姓信仰敬佩的人物。老万岁可以再设科举,假托遴选真才,将他们都调赴成都,一网打尽。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如果鼓动作乱之人都杀光了,百姓虽多,但各怀私心,自保家门,也就闹腾不起事来了。”

张献忠一听,击掌叫好,立即传旨:“朕因两科无人,今开设‘特科’取士,以网罗文武全才,故调集全川士子,到京应试。若有一人托故不来,本人剥皮,全家处斩,邻里连坐,地方教官砍头。”

所谓“特科”,就是在“常科”之外的加试。大西国去年秋季、今年春季都已举办过科举,现在老万岁格外开恩,在“常科”之外特别增加一次考试录取机会。

在老万岁严令威逼下,四川的士子不敢怠慢,收拾行李,带上僮仆,争先恐后,星夜赶奔京城,住进成都城西郊的青羊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