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一章 逼宫(1/1)

时机未到这句话其实用的比较准确,但是大**廷的时机可能永远也到不了。

因起点城固如金汤的军事实力,朝廷官员们虽然叫嚣的凶,崇祯却无法做出出兵的决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崇祯真的担心五年前的一幕再次上演。

江南一千多万两银子的捐款,成为崇祯的希望,这些钱如果到位,新军的实力又将得到加强。

再者,流寇张献忠部还没有被剿灭,一旦流寇被清剿完毕,朝廷将能完全腾出手来处理起点城问题。

因为崇祯态度的变化,朝廷叫嚣着要军事解决起点城的动议被崇祯搁置。

南京,求救无援的勋贵们已经放弃了武力对抗的想法,行政执法大队在天策军的支持下开进了勋贵们的农庄和田地。

崇祯要解决起点城问题,其实与王越的土改运动关联并不大。

对于王越的土改,崇祯是投赞同票的。所以崇祯顺水推舟,对江南土改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既卖了个人情给王越,也把黑锅甩给了王越。

皇帝装聋作哑,可急坏了以田唯嘉为首的一帮大臣们。江南的土改如火如荼,一封封求救的电报依然如雪片般飞向北京,飞向内阁,飞向各大臣们的府上。

“诸位同僚,都想想对策呀,再这样下去,王贼就要把个大好的江南毁掉了呀!”年过六旬的都察院右都御史赖名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

赖名成祖籍常州,正是江南土改的核心区域,这些天家里的电报不断发来,控诉行政执法大队的强制土改行为。

“赖大人,您言过其实了吧。”朝房内,都察院一把手,左都御史陈新甲不以为然地道:“忠贞侯不过是在江南推行新政,实行清理田亩,减租等惠民之政,何来毁掉江南之说。”

“祖宗之法,怎容王贼肆意践踏?”赖名成气急败坏道:“陈大人是四川人,所以才站着说话不腰疼吧?”

陈新甲也大声反驳道:“江南只不过是变法罢了,四川却连连遭受流寇的袭扰,百姓困苦,百倍于江南。流寇何来?忠贞侯在《明报》上说的没错,正是大明的土地弊端积重难返,真的到了不得不变,也必须变的时候了。”

“现在都火烧眉毛了,两位大人就莫要争吵了。”

“是呀,都别吵了,还是想想怎么办吧。”

这样的争论每天都在大臣们之间发生,陈新甲是王越的铁杆支持者,他也完成了从被动支持到主动支持的转换。

通过这些年来的观察,陈新甲逐渐醒悟,如果王越当政,或许会成为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明君,起点城极度兴旺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朝廷里官员们看待江南的新政和评判王越的作为,并非一边倒的反对,头脑清醒者有之,受到《明报》言论影响者有之,但支持王越的仍然是小部分,而不是主流。

田唯嘉突然大声道:”诸位,皇上已经三天没有上朝了,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

“田大人,可有了对策?”众官员纷纷问道。

田唯嘉点点头道:“如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跪宫门!”

“对,对,我们跪宫门去!”

“走,跪宫门...!

十二月二十三日,京师气温已降至五度到零下八、九度之间,寒风中两百多名朝廷命官跪于皇宫宫门外,一阵阵北风吹来,许多人不禁瑟瑟发抖。

“诸位大人,你们,你们这是干什么?”

闻讯匆匆赶来的大内总管王承恩,被百官们的举动吓到了。

群臣跪宫门这样的事件,在崇祯朝还是第一次。

“请诛王贼!”下面不知是哪位官员,带头嘶吼道。

“请诛王贼,请诛王贼!”众百官齐声喊道,随后不少人痛哭流涕起来。

“混账,都是些混账东西!”

崇祯得到王承恩的禀报,不禁勃然大怒,大手一挥,将御案上的笔墨纸砚等物品扫落地下,做工精美的崇祯御用青花瓷茶壶哐一声摔在了地上,碎了。茶壶里的茶水洒了一地,和黑色的墨汁混合在一起,让御书房内里一片狼藉。

御书房外的宦官宫女们见皇帝发这么大的火,深恐殃及池鱼,没有一个敢进去收拾碎瓷,扑通扑通全跪在了外面的地上。

王承恩看着崇祯的脸色发白,也赶紧低头匍匐在地,大气不敢出。

“王越逼朕,你们也来逼朕,一个个的不让朕省心,真是岂有此理!”崇祯气的在御书房内来回走动转圈,却想不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他是一个个性很强的皇帝,即使现在决心发兵攻打起点城,他也要改变主意了,他不是一个可以让人随意胁迫的皇帝。

跟群臣理论,估计也是浪费口舌,那帮榆木疙瘩根本无法领会自己的良苦用心,那帮人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家的土地正在被王越糟蹋,心火正大着呢。

“呜呜呜!”崇祯在御书房内转了几圈,听到御书房外传来北风吹动树梢,发出的呼啸声,心情莫名的轻快了些。

“王大伴。”崇祯道。

“奴婢在!”王承恩立刻道。

“随他们去,朕倒要看看他们能跪到几时。”崇祯吩咐道:“你去盯着点,若是有人支持不住昏倒,要及时救助,以防出了人命。”

“奴婢遵旨!”

万一出了人命,崇祯的脸面也不好看,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是朝廷的支柱,崇祯还需要他们。

第一天,群臣长跪宫门外,根本没有得到崇祯的回应,寒冷的天气中,当天下午就有两三个年老体弱的大臣昏倒于宫门外,随即被王承恩安排的太监们紧急抬走送至太医院。

第二天,百官们依旧没有得到回应,这些人从早跪到晚,一日三餐就由各府的下人们送来露天而食。

第三天,病倒的大臣人数超过了十人,大**廷各部除工部外,大都处于半瘫痪状态。

百官跪宫门,影响甚大,这起事件也惊动了另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