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勤之所以跟祁文府提起那人,本也是打着这个心思。

荆南这些人本就是祁文府找来的,苏阮眼下不适合跟这些人见面,而怕是也只有祁文府才能安抚这些人。

谢勤说道:“好,我稍后便命人将他送去祁大人府上。”

祁文府跟谢勤说了会儿话后,又就着薄家的事情商讨了一会儿,这才告辞离开。

等回了祁家之后没多久,便有谢家的下人将谢勤之前提到的那个孩子送到了祁家。

金宝将那孩子带进来的时候,就见到那孩子身上穿着灰色棉衣,身材瘦小的不像话,而他脸颊只有巴掌大小,下巴尖尖的,嘴唇上是不健康的苍白,一双眼睛倒是明亮的很。

两人对视时,那孩子神色安静。

祁文府上前开口问道:“你可认识我?”

那孩子点点头:“认得,爷爷说,你是能替我爹申冤的青天大老爷。”

祁文府闻言怔了一下,仔细看着这孩子的脸,迟疑着问道:“你爹是……”

“我爹叫宋得昌。”

那孩子回答的安静。

祁文府却是脸色微变,“你是宋老爷子的孙儿?!”

那孩子点点头。

祁文府顿时沉声道:“宋老爷子为什么从没提起过你?他既然有你这个孙儿,当日为什么会告诉我他孑然一身,身边早无亲人?”

要不是知道宋老头说他死了儿子,孤身一人,而且又患了重病时日无多,他不会同意让宋老头去撞那登闻鼓,让他以命逼迫明宣帝对薄家下手的!

那孩子闻言说道:

“爷爷说,他要是告诉了你他还有亲人,大人是不会同意让他去敲登闻鼓的。”

“爷爷在爹死后险些哭瞎了眼睛,这两年一直跟我说爹他们死的冤枉,那些叔叔伯伯更是冤枉,爷爷本就重病在身,用他一条命能换回所有人的公道,值得。”

明明是个孩子,可说起唯一的亲人之死时,他却是冷静的厉害。

他眼底有伤心,有痛意,却也同样的坦然。

祁文府闻言沉默下来,看着那孩子黝黑的眼睛,许久后才说道:“我听谢大人说,你一直想找苏阮,是有什么事情想要寻她?”

那孩子迟疑了下,才低声说道:“爷爷说,苏小姐是个好人,等他走后,让我跟着苏小姐。”

祁文府闻言皱眉看着他说道:“苏阮是女子,身边自有丫环伺候,你一个男孩儿跟在她身边,若是让人知道只会指摘于她。”

“若你执意想要跟随她,也只能入了宣平侯府,在府中当一个下人,这你可愿意?”

那孩子闻言张了张嘴,脸色茫然。

爷爷只说让他跟着苏阮,却没说别的。

祁文府见他不知所措,说道:“你想跟着苏阮是不可能的,不说宣平侯府严谨,就说你本是良家之子,入了宣平侯府便贬身为奴,愧对你爷爷的大义。”

“不如跟着我如何?”

那孩子抬头看着祁文府迟疑道:“跟着您……”

“对,跟着我。”

祁文府说道:

“我身边不缺小厮随从,却缺一个识文断字能够帮衬的人,我不知道我在你眼中算不算好人,但是你若愿意跟着我,我定然会尽力教你。”

那孩子听着祁文府的话,抬头看了祁文府一会儿,想起宋老头之前跟他说过的话,抿抿唇说道:“祁大人是好人,我跟着您。”

祁文府闻言露出浅笑:“你今年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低声道:“我今年十三岁,叫二狗子,爷爷说,贱名好养活。”

祁文府看着虎头虎脑的少年,摇摇头说道:“二狗子这名字不好,往后你若要科举入仕,总不能顶着个这般俗气之名,不如我替你取个名字。”

祁文府看着他沉吟了片刻,才说道:“叫宋熠可好,熠熠生辉的熠,取光耀、鲜明之意,希望你将来前程似锦,光耀你宋氏门楣。”

那孩子嘴里轻轻念叨着:“宋熠……宋熠……”

半晌,他抬头道:

“多谢大人赐名,我往后便叫宋熠。”

祁文府对着一旁的金宝说道:“金宝,你命人在世安苑旁边的洗心堂里替他安排个住处,然后让人好生照料着他的身子。”

“对了,你可识字?”

祁文府看着宋熠问道。

宋熠点点头:“认识一些,之前在荆南的时候,我常在学堂旁边偷偷听着。”

“会背什么书吗?”

宋熠有些不好意思,抓着衣摆:“只会三字经,还有一点千字文……”

祁文府有些惊讶,只是在学堂外偷听,居然便能记下这些来,还能学会认识一些字,倒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了。

祁文府说道:“已经很不错了,这样,这段时间你在府中养身体时,我会命人送一些蒙学之物去洗心堂,寻一个先生替你开蒙。”

“你之前所学的东西太过混乱无章,对你将来没什么好处,我会让人重头教你,你可愿意?”

宋熠闻言顿时惊喜,连忙急声道:“我愿意,谢谢大人!”

祁文府本见到他眼睛明亮的样子,说道:

“既然愿意,便好好的学,说不得将来你也能入得朝堂,当了大官,到时候你便能帮助更多如同你爹这般受了冤屈无处申冤之人。”

宋熠重重点头,说道:“我会的,我一定不会辜负大人的好意,定会好好的学。”

祁文府让人将还不能下来走路的宋熠抬了下去,等人走后,他才叹了口气说道:

“我欠这孩子祖父一条命。”

当初他去荆南寻人的时候,只想着将人带来京城之后,或许会有大用,后来明宣帝知道苏阮的存在,那一**不得已骑虎难下之时,他只能动用了这些人。

想要惊动圣听,想要逼明宣帝就范,不见鲜血怎么可能。

宋老头越过了所有人,瞒着他还有孙儿在世的事情,敲了登闻鼓,撞死在了宫门前。

金宝也知道宋老头的事情,在旁低声劝道:“当日形势所逼,四爷也是逼不得已,那日若不见血,逼迫朝廷不得不受理了荆南一案,将来死的人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