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君子和隶农(下)(1/1)

君子借酒慨歌,纵论天下。

帐篷之外,那些闻到了酒香的兵卒使劲儿抽了抽鼻子,想要忘却军官帐篷中传出的、诱人的香味。

和君子们不同,这些隶农庶农组成的兵卒,并不知道天下的概念。

甚至于一些胶东兵在从军之前,可能一辈子所知道的天下就是自己村社周围三十里的范围。

一切如常,理应如此,生死循环,无休无止。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仿佛从开天辟地就是这样,然后到宇宙终结还是如此。

至于天下,似乎与他们无关。

几名兵卒围坐在火堆旁,正用手抓着瓦罐里的粟米。

一个年级大一点的齐军士兵摸了摸口袋里的“军币”,盘算着等打完仗之后就可以攒够去“女闾”乐呵一次的数量了。

军币不是通用的货币,在集市上基本上买不到什么东西,商人根本不认齐国发行的军币。

但是作为一种服役和战功的特殊奖励,却可以享受一些军中乐土的待遇——可以凭借积攒的军币去营妓中和女人睡一次。

齐国和越国都是诸夏最早实行营妓制度的国家,齐国当年经济发达,管仲设置了女闾。

等到齐侯剡改革之后,这种官营官妓的制度也保留了下来,成为了齐国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

曾有真正的君子认为这是不仁义的陋习,应该革除。

但是支持齐侯剡改革的人却用大义反驳,并认为这样有两种好处。

其一,齐国的一些城邑已经开始认为野合是陋习,当年齐国在齐桓时代的工商业发展使得女子更喜欢有钱的或者有官爵的君子。

等到齐侯变革军制、反动变革之后,一些底层的人可能一辈子都难以尝到男女之间的滋味,所以设置了官妓可以解决他们的一些需求。

其二,就是如今女子要依靠男子生活,泗上工商业发达,可以让女子从事纺织之类的行业自食其力,但是齐国工商业被泗上打压,农业劳作仍旧是以男子为尊。

很多的寡妇无疑为生,这样可以解决寡妇们的生计问题,使得他们“自食其力”。

此外,拥有了官妓之后,可以杜绝一些乡间恶少年对女子的欺凌云云。

此番似乎大有道理的话,加上齐国之前就有的女闾制度,使得齐国的官妓大为发展:本国工商业萎靡不振,却又靠近泗上往来商人走私贩子又多,的确给齐侯带来的不少的收入。

而新军制下的常备军制度,大量被征召的底层背井离乡,更是难有解决需求的可能,于是营妓制度军中乐土之类的事物也就出现了,作为奖励军功的一种。

齐国既然开启了反动变革,那就不可能再用土地作为军功授予底层,因为有人得到土地总得有人失去土地,贵族现在是齐国统治的基础,不可能让贵族割自己的肉。

这种积累服役的军币,就可以支付底层营妓的资费。

贵族军官们有妻妾,有休假,有庄园,而且也有钱,所以看不上最底层的那些浑身糜烂的、黑乎乎的、年纪极大的寡妇或者被逼的女子。

但是底层的兵卒们,却很需要,他们又没有妻妾,也去不起那些花钱的、价格比较高的正规的女闾,便需要积攒军币去这种最低级的营妓之中。

基本上这种最低级的军中营妓不对外营业,主要是招待军中的底层,大部分女子要么是奴隶后代,要么是被卖过来的,要么就是攻占中劫掠的妇孺。

正在数军币的老兵今年已经二十八了,这在这个时代的底层,基本上就已经快老了。

他已经服役六年了,原本家中的籍田被封地的贵族们强制收回了许多,只给他们保留了四亩地的籍田,用以种植那些从泗上传来的土豆地瓜之类的维持生计。

公事毕、乃敢治私。

贵族的封田需要劳作,每个月都要劳作将近二十天,加上土豆的种植收获时间和小麦都错开,使得农忙时候他们几乎每天都要为封地主人劳作。

封地的贵族们又不种土豆,因为泗上那边需求的是玉米、小麦之类的商品粮或者饲料粮,土豆的价格太低,售卖的话并不值钱。

后来齐国的酿酒业发展起来后,才有一些新兴的贵族种植土豆等,就在自己的封地内建造一些酿酒作坊,这才有一些公田也开始种植这些高产作物。

二十八岁的老兵和大部分底层村社农差不多,没有姓氏,只有名字,因为姓氏是贵族才有资格有的。

他们的封地贵族有一万九千亩的封地,一共管着两个村社,当年征召服役的时候按照村社的人口出人。

老兵当年被征召到了军中,一服役就是数年,根本没有回去的机会,他也不想回去。

他已经适应了军中的生活,不知道自己回去之后能干什么,况且回去之后又怎么样呢?

继续耕种着自己的那四亩籍田,然后没日没夜地给贵族劳作?

在军中,至少还有一套衣裳穿,大部分时候还能够吃饱,而且每天也不需要总是训练,打仗之后还可以得到一些军币,打完仗后还能去营妓那里放松放松。

他也没有太多的抱怨,觉得理应如此,贵族们经常说贵贱有别,看看那些出口成章、锦衣玉食、面如冠玉、纵论天下、配剑持弓的贵族们,再看看自己,的确是觉得人和人是有差别的,怪不得贵者恒贵而贱者恒贱。

吃过了晚饭之后,同伙的人围坐在一起,在篝火上用瓦罐烧了一瓦罐的水。

等到水烧开之后,滚沸之下,热气腾腾,便脱下衣裳,靠近了瓦罐。

热气一熏之下,那些隐藏在衣服内、让这些底层士兵们苦不堪言的虱子被热气一蒸纷纷爬了出来,在领口处密密麻麻地活动着。

一群人围在火旁,开始每天例行的娱乐活动,咬虱子。

看谁咬的响,看谁咬的脆。

一个新兵像是展示自己战利品一样,将一个吃的饱饱的虱子捏死,展示给同伙的人看道:“啧啧!这么大的虱子。”

其余人也都附和道:“大!真是大。”

仿佛这不是虱子,而是一个可以赏玩的、昂贵的、可以比较展示已让自己面上有光的战利品。

这一次他们出征,只是围了围宁陵,并未攻下,所有也就没有抢到什么值钱的战利品。

来之前军官们宣传说,泗上富庶,攻下之后可以劫掠,谁曾想攻城不下,明日便要大战。

这些底层士兵们很难理解让贵族君子们自我感动的天下、礼法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只是知道不少贵族会为了天下而哭泣。

天下或者礼法,这些东西太遥远了,远不如正被他们咬的咯嘣响的虱子更近更重要。

新兵们例行咬完了虱子,将老兵的衣服取来,给老兵清理一番,同时讨好地问道:“老哥,不是说君侯和墨家打过仗吗?明天的仗好打吗?”

老兵其实也没和墨家打过仗,齐墨战争已经过去了许多年,老兵服役的时候齐侯已经被打断的筋骨。

他的印象里,墨家的炮多,枪好,有钱,别的倒是知道的不多。

围困宁陵也没有怎么打,刚围了没几天,筑垒刚刚挖完就被调走,具体什么情况他们也不知道,因为军官们不会告诉他们战争的意图和具体要做什么,那样容易被他们知道断后后导致军心大丧士气不振。

老兵琢磨了一下,便道:“到时候听着命令打就是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能让火枪打不中自己。”

他这么一说,其余人都围了过来,不少人是没打过仗的新兵,可是他们却知道火枪的可怕。

而且齐国用的火枪质量很不好,经常炸膛,动辄有脸被炸花或者眼睛被炸瞎的情况。

他们之前没见过,见到之后也就那么回事,熟悉了只当是一种武器,只是这种武器很危险。

老兵见伙伴们都围了过来,便道:“前年我去营妓之中快活的时候,有个女人是个寡妇,他良人以前是做卜算的。”

很多像他这样对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的老兵,最大的乐趣也就是营妓中快活一番,因为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就算不当兵了回去之后还是一样苦闷疲惫的生活,今日不知道明日能不能活,故而去找营妓快活是一件很寻常的事。

老兵又道:“那女人的丈夫死了后,他又没什么收入,便去做了营妓,正是君子们所言的舍身为国。”

“她说,以前哪有什么火枪啊?这就是天下要大乱了。他丈夫说,火枪和弓弩有什么区别?就在于火枪有火。”

“而水最能克火。可火枪里面又有金,又需要火来克金,所以是有这么一个办法能躲开火枪的。”

“我以前也没怎么和有火枪的人打过仗,这个事就忘了。今天你们一问,我便想了起来。”

见众人都在盼着他答复,他神秘兮兮地道:“既要有水来克火,又要有火来克金,可以在战前,伙伴们看看谁的尿最黄。最黄的溺,那便是其中有水又有火,正可以克火枪。”

“以此黄溺和泥,涂抹在胸口、额头,便可躲避火枪,使得火枪打的死别人,却打不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