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斩衰会葬斧金声(下)(1/1)

在场盟誓的诸人,多是些沉浸阴谋的老狐狸。

大尹的话稍微一点,这些人便咂摸出了一些味道。

叔岑喜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司寇,就着大尹说起的郑伯克段事问道:“如今城内百姓对此童谣如何看?”

小司寇是秋官,地位不算太高,但很特殊。

小司寇的职责是“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这三件事虽然已经基本被贵族所垄断,但是城内百姓的反应也不得不被重视。几十年前的那次政变,也是先取得了城内百姓的中立态度后,司城一系才对大尹动的手。

小司寇多少知道一些民众的反应,说道:“城内庶氓对此童谣传唱不止,但也只多说月朗星稀、日月同悬之事。对宋公之位,并无太多关心。”

大尹灵琦笑道:“便是在这!既然不关心,便要想办法让他们关心才行,这就要用郑伯克段的谋划。”

“公子田年将弱冠,性格暴烈刚强,素有雄心。他若怒楚,招致楚人围商丘,城内死伤数千,到时候这童谣再唱出来,便有些不同的味道了!”

“如今司城皇必然以为我等要借童谣而谋事,我们偏偏不做,反而要歌颂公子田之雄心。让其攻齐、叛楚,养其骄纵之心。若楚王遣人吊唁,也可趁机生事,让楚厌怒。”

“齐虽乱,但根基犹在,结怨于齐,日后必遭报复。楚极大,又有秦盟,宋亦不能挡。”

“战乱一开,百姓必然怨怒。届时再焚烧城内存粮,城内必然大饥。城内大饥,百姓必怒公子田。届时童谣唱起,国人岂不行当年逐卫成公事?”

“欲要毁之,必先纵之;欲要谤之,必先誉之!”

众人一听,纷纷大赞。

原来根本不需要再去费心编造童谣,只需要让这首童谣在合适的时候重新唱起来就好。

不可能编出比这更有神秘性的童谣了。

一旦真出现大尹说的那种情况,城内大饥,放出传言说是司城皇与公子田执意叛楚亲晋,到时候百姓暴怒,己方这些人再趁机夺位,正合童谣中兄终弟及之意。

卫成公事,说的便是类似的情况。

晋楚争霸阶段,晋国问卫成公借路救宋,可能是晋国假途灭虢的事做的太多借路的名声不好,卫成公不同意。后来晋国希望卫国作为仆从国出兵,卫成公还是不答应,导致大夫趁机煽动国人暴动,赶走了国君,因为国人担心晋国的报复。

如今不再是春秋之世,百姓对于国政不再那么关心,氏族结构逐渐解体,战争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但是,如果真的不得人心,百姓还是会有怨言。如今传唱这首童谣,只是关心日月星辰事,等真到了那一天恐怕关心的就是谁人为君的事了。

如今中立,将来只需要稍微倾斜,这些人觉得便大有可为。

既然大尹连被围攻之前焚烧城内存粮这样的办法都想出来了,众人也就不再藏着掖着。

叔岑喜补充道:“我等也可先遣派心腹之人,前往楚国,送上礼物,表明我等愿意亲楚,求楚王攻宋。如此一来,围城之时,我们再行驱逐昏君事,与楚成盟,便可以让百姓少遭兵祸。这是天帝所喜欢的,也一定会赐福。”

“如今楚势大,又有齐、秦为盟。若与三晋争,宋乃必争之地。宋虽非强国大邦,却也不是那些百乘小国。楚只求结盟朝觐,并无断绝祭祀吞并之心。我们这也是为了祖先祭祀、百姓少遭兵祸啊。”

众人纷纷称赞叔岑喜宅心仁厚,确有君主之风。

只有小司寇忧虑道:“若要守城,墨者必回。墨翟为人尚行义、诛不义。我只怕……他们墨者会碍事啊。”

左师大笑道:“你难道没有听闻当年墨翟谈及楚王子闾事?儒生以为王子闾是仁义之人,墨翟却认为如果是为了行大义,王子闾应该选择为君而不是不同意。在墨者看来,君主立废,不过小事,只要能免遭兵祸便是义举!焚粮之事不泄,墨者定不关心。唯独焚粮之事需做的严密。”

此时并未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君位再变,也不过是父、兄弟、子嗣之间,似乎这是天地间无可更改的规则,所有的一切谋划都要在这个规则之中。

适没有出现之前的墨者,对于王子闾的事与当时主流的“仁义”判定大不相同。墨子就认为你要觉得你行你就上,你要行还不上那连仁都算不上。对于兄弟子侄之间的夺位,墨者并不是很关心,关心的只是上了之后行不行,但还是没超越王侯子嗣的范畴。

大尹点头同意左师的想法,又道:“若亲楚,将来必怒晋。三晋虽强,必胜齐,但楚、秦、齐三国合力,未必便能输给三晋。三晋势大,又不能不考虑。商丘、陶邑皆大邑,然而距离三晋太近而距离楚太远。”

“将来一旦成事,不能不考虑这件事。”

“墨翟大义,其弟子适亦有大才,我听闻那日所及沛地行义事,便说过三晋之事。”

“其弟子适请行义于沛,曾说沛地、彭城三晋遥远,将来若三晋势大,可迁商丘之民前往彭城,以避三晋兵锋。”

“传言既出,我本不在意,如今看来墨者行义果有深意,确有大才,非我等所及。”

“墨者行义守信,墨翟大才,下面更有诸多人物,沛地必能大治,墨者又守信,十年之约必会遵守,无心权势,倒是沛地大治,再迁商丘民于彭城,可为都,以避三晋锋芒。”

“其二,皇父一族在陶邑商丘势力颇大,他自有党羽密布,将来迁民于彭,也可以防止皇父党羽作乱。若事成后都城仍在商丘,恐其党羽死士行复仇之事。”

“如此一来,我们便要提前准备,不可让墨者以为只有他司城有行义治沛之心,也好让沛地之民知道我等之名,以备后事。司城皇也不会察觉。”

大尹这样一说,在场的这些精于阴谋而少于雄略的人也都逐渐反应过来,纷纷称道。

才知道其中深意,墨者竟然早已在为将来事做了准备。

夸赞了几句未雨绸缪之类的话后,又感慨了几句墨者偏偏要行义竟不能为己所用,否则又如何需要今日的这些谋划?

感慨之后,大略已定,剩下的便是那些细节,以及事后的利益分配。

事后的利益分配,才是重中之重,也才是这个同盟能够坚持下去的最牢不可破的盟约。

…………

司城皇府中,父子相对而坐。

父子未必不能因为权力而成为仇敌,但大部分时候还是比那些盟誓合谋要紧密。

和那些政敌一样,甲士环绕府邸,那些前往封地的私密属下也在准备征召农夫、准备战车。

司城皇对于那些童谣忧心忡忡,他们的政敌知道这童谣不是他们编造的,但司城皇却不得不相信这童谣就是政敌编造的。

皇父钺翎宽慰道:“父亲,此事不必忧心。若这童谣真有深意,又是那些人所为,必有后续。若有后续,此事大妙!”

司城皇叹息道:“妙在何处?”

“一旦有后续童谣,便可借机诛杀。以剑杀人,需要有名,他们这是送名于我们。只要我们做好准备,胜算极大。若暂无后续,也另有计较,可计长远。”

司城皇问道:“如何计长远?”

“长远事,需长远看。如今三晋尚未得封,田氏虽大也不敢取齐,我等虽也是玄鸟之后,但毕竟已出五服,只可行周公事。若将来三晋得封,田氏取齐,那又另说。”

皇父钺翎对于近在眼前的可能,并不担忧,这时候谁都不能先动,宋公刚薨,尚未安葬,这时候谁先动谁反而被动,只能提前准备以防万一,却万万不能先出手。

司城皇听到行周公事的说法,深以为然地点头,却又道:“行周公事,何其难?如今上有君上,下有两氏,六卿之中尚有大半数非与我等同心。长远计,恐有变故。”

皇父钺翎摇头笑道:“变故虽可能有,但父亲也可掌握。将来楚人围宋,父亲已先示好墨者,即便不示好墨者也必归来守城。墨者守城之术精湛,楚人素知,只敢围而不敢攻,怕损锐气。”

“届时求救三晋,三晋兵若至,则功归于父亲。当时父亲便可求公子田一事。”

司城皇问道:“多要封地?”

皇父钺翎笑着摇头,说道:“封地皆是宋土,父亲若将来想成大事,封地何用?”

“那要什么?”

“父亲,公子田喜好别人夸赞,又有雄心,却不喜欢别人指责和怨恨。他喜欢奖赏别人以获得别人的称赞,却厌恶别人鄙弃、怨恨他。”

“所以,到时公子田酬父亲之功,父亲便可说:奖赏别人会让别人记住恩情,人们高兴又夸赞;而惩罚别人会让别人怨恨,人们愤怒又指责。”

皇父钺翎哼声笑道:“以公子田为人,他必信此言。到时父亲便可说,让君上奖赏别人,而父亲却去惩罚别人。让君上掌握奖赏的权力,让父亲掌握刑罚的权力。若有刑罚之权,宋地皆是父亲封地,又何必在意再多取封地?”

司城皇咂摸了一阵,又联想了一下平日公子田的性格,终于明白过来,喜笑溢于言表,大赞道:“好!”

皇父钺翎又道:“如今童谣既出,公子田也必心忧,必然亲近我等而疏远那些人。父亲可以不必再追查这些童谣是谁人所作,不但不查,还要多让人传唱。传唱既多,公子田心必有虑。”

“会葬之时,可多备甲士。若公子田有心发难,则趁机发难,一举剪除株连。再者,也要防备那些人会葬之时动手,所以甲士必须多备,多发钱财黄金收其心。墨者以义为宝,常人却以金玉为宝,我等既以一国为宝,便不能历史呢财货。”

“若公子田不趁机发难,那便可以为长久计,将来取刑罚之权。人易忘赏,却惧刑罚。”

司城皇考虑之后,只有一事放不下,便问道:“你的谋划极好,可若将来三晋得封、田氏代齐,我等行此事……那些墨者会不会有所动作?”

皇父钺翎大笑道:“父亲勿忧!墨者虽势大,贤才极多,但岂不闻当年墨翟论楚王子闾之事?他们岂在乎什么君臣父子之义?莫说父亲要等到三晋田氏做后再做,就算现在做了,真要行墨者大义,墨者也不会说什么,反而必会相助。墨者无君无父,只在乎义,此事勿忧。”

司城皇也笑道:“听你一说,我无忧也!”

皇父钺翎又道:“父亲,如今您是司城,当然希望司城权越大越好。若父亲为君,可愿尚贤而强宋?”

司城皇还没尝试过这种换位思考,仔细考虑后点头道:“我如今厌恶尚贤之说,但如果我为君上,我又喜欢墨者尚贤之说。只是……节用、节葬、非攻之类,却难。若宋强,我为何不攻?若宋弱,我当然希望不攻。”

皇父钺翎点点头,说道:“就是这样啊,但墨者多贤才,若为君用之可强国。所以可交墨者以结好,至少不怨,将来或可用,或不用。但若有怨,只有不用一法可走。守城之事,还需墨者出力,宋城虽大,但公输班弟子多有奇巧之物未必就攻不下。若三晋兵未至而亡商丘,大事休矣!”

父子俩计议已定,连夜召集甲士,多给赏赐,以备会葬之时可用。私密属下又前往封地,准备征召私兵,又连夜派人去工匠会购买车轮为将来多备战车,不亲自出面也不说是为战车用,只说是田车用,以免墨者不售。

同时不再追查童谣的源头,反而暗暗鼓动孩童传唱,多给吃食,或阴遣人多买麦饼分发孩童多教传唱,以为公子田听得太多心生芥蒂。

按说君主之死,乃是国丧,举国皆哀才对。

几十年前并非国君的郑子产之死,男子舍弃玉佩、妇女不带缀珠、庶农哭诉子产死乎民将安归,市井之间三月哀声。

然而在宋国,国君薨,哭声也只在哭声应该出现的地方,泣声不多,倒是斧金之光频频闪现。诚可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