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代表团到来(1/1)

“没想到还能够再次来到东瀛。”大玉儿在甲板上眺望即将靠近的横滨港海岸线。

“听说大小姐曾经在东瀛的东京分行就职,对于这边的风土人情颇有几分了解。”新上任的东瀛民政官沈犹龙走过来说道。

沈犹龙本来在云南行省担任民政官,因为协助平定南洋有功,又被调来处理东瀛这个烂摊子。

东瀛这边的战争看似结束了,但是仍然危机重重,皇族、贵族、大名、武士、平民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问题。

“沈大人所说不错,东瀛四岛长期孤悬海外,颇为封闭的地形让他们养成了拘谨又自大的极端性格。”大玉儿说道。

“如果如同你所说,那么统治他们就很困难了。”沈犹龙即将上任东瀛最高民政官,对于如何处理好当地的矛盾问题充满了担忧。而且他还面临着语言不通的困难。

“不会的,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强调集体主义,个人服从集体,他们也有士农工商的秩序观念。为了集体的稳定,个人的性格是可以压抑的。”大玉儿说道。

“毕竟是受到我们文化影响的藩属国。”沈犹龙倒是松了一口气。

郑芝龙移防高丽国,横滨港始终在北洋舰队副司令官施大瑄的控制下。他已经迎接了第四舰队的到来,而这一次他又在横滨港的优良码头迎接到来的代表团。

“这位一定就是施将军了,在下沈犹龙。”沈犹龙下船见到有一个穿着海军少将军服的将领,知道便是施大瑄。

“沈大人你们总算是来了。东瀛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可一点都不太平,可惜我要留守横滨港,只能干瞪眼,所有的功劳都被直隶舰队和第四舰队抢去了。”施大瑄说道。

“施将军,好久不见。”大玉儿也朝施大瑄打招呼。

“大小姐你也来了?莫非是重新到东京分行上任?”施大瑄看到代表团中还有大玉儿,颇为意外。

“非也,这次是督促沈大人成立东瀛行省之事宜。”大玉儿落落大方地说道。

“大小姐你这么直接,叫我沈犹龙就算这次不拼命也不行了。”沈犹龙释怀地说道。

他也知道东瀛行省府衙名单之中没有大玉儿的名字,明显是在东瀛行省的建立初期担任监督者的角色。大玉儿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并不会有人感到难堪。

“以后横滨港就是横滨港,而不是租界了,我们北洋舰队的重点将会放在高丽国那边。”施大瑄有些唏嘘。

本来北洋舰队的最高任务就是为了震慑德川幕府,现在幕府垮台,东瀛变成了领土,横滨港就不是名义上的租界领地,而是真真切切的固有领土了。

“我相信不久的未来,北洋舰队还有更大的用武之处。”大玉儿说道。

“如果是那样,我们的目标只能是西洋了。”施大瑄说道。他所指的西洋是印度洋、大西洋等还有其他国家海军的海域。

太平洋上面逡巡的基本上是九州军的四支海军舰队和各种商船,还有弱小的高丽水师。

代表团到了横滨港之后,乘坐火车前往江户城。本来代表团可以直接乘船抵达江户城,但是横滨港才是九州军在东瀛的第一个据点,沈犹龙等官员还在横滨港参观了一下港口的建设。

沈犹龙带领的代表团到了江户城,意味着东瀛行省的成立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九州报社在江户城的分社很快大量印刷早就准备好的文稿,为即将召开的江户市民公投大会造势。不只是江户城的市民,江户城周边任何公民,只要能够在指定的日期之前到达江户城参与公投,都有权利决定历史的走向!

“号外!幕府纵容和包庇武士,不得民心,幕府大将军在大阪城下战败投降!目前江户城为华夏会、红巾武士、第四舰队共同管理,宗主国派来代表团,计划成立东瀛行省对我们实行管理。新官府承诺在未来逐渐减少所有公民之徭役税赋,废除武士集团之特权,万民平等,以后再也没有武士与平民之分!”

“三日后将在天守阁废墟处召开公民大会表决是否要成立东瀛行省,所有自由民都可以参与投票。若是同意成立东瀛行省,则从今以后东瀛并入华夏之领土,全面实行当地之制度。若是不同意成立东瀛行省,则由战胜的西国大名建立新幕府,部分沿袭旧制!”

报童们在江户城中穿街走巷,传播最新的消息。

这一日的报纸销量出奇地好,很快便售出了超过一万份,市民公投大会将要召开的消息让几乎每一个生活在江户城以及附近区域的人知晓。

“在我们江户城缺粮的时候,是华夏商人将大米从大陆源源不断地运输过来,而且售价始终比市面要低两成。要是以后由他们成立的新官府,说不定我们再也不会遇到粮食短缺的问题。你们仔细想一想,天朝上国拥地万里,有地方有饥荒,自然有地方丰收,那么丰收地方的余粮就可以运到欠收的地方赈灾,何愁天灾?”

“可是如果新官府由天朝建立,我们全部都要学汉语和汉字,对于我们目不识丁的人来说是不是太难了?”

“据说不是强制所有人都要学,只是私塾和学堂里面强制要学习汉语汉字罢了。新官府是允许民间使用地方方言的。我们两地很多文化和习俗本来就有共同之处,新官府好像也没有什么约束我们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土地收归官府所有,然后官府再无偿将大名的土地按照户数租给我们农民耕作,我们不需要和以前一样上交四成给大名,只需要上交三成甚至两成的收成即可。听说在荒灾之年还可以更少,十一、二十抽一都是有可能的。”

“可以少交那么多收成啊?!”

江户城地区对于新官府成立的得失在公投之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还没有近现代国家意识的江户城居民以及附近的农民更加在意自己的得失。与华夏一样,当地最多的人群还是农民,他们每年需要将收成的四成上交给大名,听说九州军成立的新官府可以少交税赋之后,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