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发起的大反攻,最终是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终,宣告了德军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使其遭到了无法弥补的物资损失。
但在反攻开始的头几天,德军统帅部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希特勒还以为只是苏军的垂死挣扎,这些参加反攻部队的命运,就会和那些坚守基辅、斯摩棱斯克和维亚济马的苏军一样,不是被成建制地消灭掉,就是成为德军的俘虏,因此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苏军的大规模反攻。
德军在莫斯科接近地夺取的阵地,被苏军相继收复,作为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冯·博克元帅却没有引起重视,他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因为德军的兵力过于分散,难以形成有效地突破力量,才会在苏军的猛烈攻势下,丢失掉那些经过留学才夺取的阵地。因此他所采取的措施,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什么地方的形势比较危急,他就从其它相对平静的地区,调集部队去加强那里。
看到德军这种没有什么章法的防御,罗科索夫斯基不禁哑然失笑,他想起了在几年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并向内陆推进时,德军统帅部还认为这只是佯动,盟军的真正进攻方向,还是在加来地区。因此没有立即调集装甲部队实施反击,从而导致了战机的贻误。如今德军所犯的也是类似的错误,他们以为苏军进行的只是普通的反击,所以根本没有从进攻转入防御,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来消耗苏军有生力量的觉悟,甚至在个别地区,德军还和苏军的反击部队打起了对攻。
连续夺取了几个重要的小城镇后,罗科索夫斯基的进攻部队推进到了克林附近,和扎哈罗夫所指挥的部队顺利会师。接下来,他们就将对部署有重兵的克林发起反攻了。
第16集团军只要成功地收复了克林和太阳山城,就能和北面的第30集团军连成一片,在接下来的进攻战斗中,进行更好的配合作战。
就在罗科索夫斯基打算亲自到克林去指挥部队作战时,却意外地接到了朱可夫打来的电话。朱可夫开门见山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在做什么?是不是打算到克林去指挥部部队作战啊?”
“没错,朱可夫同志。”罗科索夫斯基虽然不清楚朱可夫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但还是如实地回答说:“我们在这一地区集结了集团军的主力,假如向克林的守军发起进攻的话,可以在一两天时间内,将这座城市从敌人的魔爪中解放出来。”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关于夺取克林和太阳山城的行动,方面军司令部做了相应的调整。”朱可夫没有理睬罗科索夫斯基的态度,自顾自地说道:“我准备将弗拉索夫将军的第20集团军,摆在你们和列柳申科将军的第30集团军之间。夺取太阳山城的任务,可以有弗拉索夫同志去完成。”
罗科索夫斯基由于知道弗拉索夫最后会成为一名可耻的叛徒,所以对他的印象非常糟糕。但此刻听朱可夫说他的部队将部署在右翼,接替自己进攻太阳山城时,他还是表现得非常平静,“好吧,朱可夫同志,我会命令我的部队,向弗拉索夫将军的部队移交防区。”
停顿片刻后,他又接着问道:“那克林怎么办?是由我们来进攻,还是有弗拉索夫的部队来解放?”
罗科索夫斯基说这话时,心里有些酸溜溜的,毕竟经过这几天的打击,在这一地区的德军变得有些惊慌失措,如果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支援下,要夺取这两个城市,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如今却要将解放这两个城市的荣誉交给别人,他就算再大度,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平衡的。
不过好在朱可夫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将解放克林和太阳山城的任务,都交给弗拉索夫,而是吩咐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根据我们的侦察和截获的德军电报,知道敌人正在向克林方向调集部队。由于他们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只能从其它战斗不算太激烈的方向,抽调部队来加强这一地区。所以我命令你,除了留下一支部队坚守克林外,剩下的集团军主力,立即向伊斯特拉水库方向开进。”
罗科索夫斯基听朱可夫这么一说,顿时喜出望外,因为他知道德军在伊斯特拉水库方向的部队有限,也没有坚固的防御,假如从这一方向发起攻击的话,所取得的战果会更加辉煌。因此他试探地问:“朱可夫同志,您是打算让我们从伊斯特拉水库方向,对德军发起进攻吗?”
“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朱可夫毫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嘱咐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提醒你注意几点,……追击敌人的速度要快,以防敌人逃脱。要广泛地使用强有力的先头部队,去抢占道路的交叉点和隘路,并打乱敌人的行进和作战队列。
……我绝对禁止对敌人加固的防御阵地,进行正面的攻击。先导部队应该毫不停留地绕过去,切断他们的后路,配合后继的梯队来消灭他们。”
在叮嘱完这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后,朱可夫提高嗓门问道:“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罗科索夫斯基心情愉快地回答道:“大将同志,您就放心吧,我会坚决执行好您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德军的纵深,切断他们的退路,将更多的法西斯侵略者消灭在莫斯科城下。”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答复,朱可夫满意地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很好,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既然你是这么想的,那么我相信你也能这样做。我在司令部里等着你的好消息,一有什么进展,就立即向我报告。”
结束了和朱可夫的通话,罗科索夫斯基立即将正在忙碌的马利宁叫到自己的面前,吩咐他说:“参谋长,通知在克林的副司令员和在太阳山城的指挥员,让他们暂时停止对上述两个城市的进攻准备。”
“啊,停止对克林和太阳山城的进攻?”马利宁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的时候,不禁吃了一惊。由于他刚刚在忙碌,根本没有听到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之间的对方,所以觉得自己的司令员忽然下达这样的命令,未免有些太荒唐了,因此不解地问:“我们的部队差不多都集结好了,假如在这种时候停止进攻,那么就给了德国人加固防御的时间……”
“行了,参谋长同志,你不用说了。”罗科索夫斯基不等马利宁说完,便打断了他后面的话:“朱可夫大将刚刚打电话过来,说解放太阳山城的任务,已经交给弗拉索夫将军的第20集团军,你让我们在太阳山城外的指挥员,向弗拉索夫将军移交进攻出发阵地。”
“我们不打太阳山城了。”马利宁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他接着问道:“那克林呢?也交给友军去解放吗?”
“克林还是由我们来解放,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暂时不发起攻击。”罗科索夫斯基指着地图,向马利宁交代说:“让副司令员扎哈罗夫将军率领一支部队,留在克林监视城里的守军。其它的集团军部队,已经以急行军速度向伊斯特拉水库前进,和坚守在这一地区的近卫第九师汇合。”
马利宁是有个优秀的参谋人才,罗科索夫斯基的话还没说完,他便猜到了下一步的部署,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司令员同志,我明白了。您瞧,由于伊斯特拉水库方向没有什么大的战事,敌人在这里部署的兵力相对薄弱,假如我们在这一地区发起新的进攻,那么一定可以取得极大的战果。”
见马利宁的分析,和事实完全相符,罗科索夫斯基满意地点了点头,命令道:“参谋长,既然你了解了方面军司令部的作战意图,那么就尽快将集团军的主力调往这一地区,准备展开新的进攻吧。”
趁着马利宁调兵遣将的功夫,罗科索夫斯基走回到洛巴切夫坐的那张桌子旁,拿起摆在桌上的电话,给防守伊斯特拉水库的别洛博罗多夫上校打去了电话。电话一通,他就迫不及待地问:“喂,是别洛博罗多夫同志吗?”
“是的,司令员同志,是我。”别洛博罗多夫听出罗科索夫斯基的声音后,礼貌地问道:“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上校同志!”罗科索夫斯基没有立即向他下达命令,而是问起了部队的情况:“这几天战士们的情绪如何啊?”
“报告司令员同志,”别洛博罗多夫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问,立即激动地报告说:“我们在12月6号凌晨发起的进攻,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全师的指战员士气高昂。这几天由于兵力不足,我们无法继续向前推进,有不少的指挥员都给我打电话,问上级什么时候能给我们补充兵员,以便继续向敌人发起进攻。”
“放心吧,别洛博罗多夫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听完对方的回答,知道近卫第九师如今是斗志昂扬,便放心地说道:“我们集团军的主力,将陆续开往伊斯特拉水库地区,准备对德军发起新的进攻。在进攻开始前,你们可不能闲着,除了要加固工事,做好出击准备外,还需要派出侦察小组,对德军的兵力和防御部署进行侦察,以便主力能顺利地发起攻击。”
“放心吧,司令员同志。”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别洛博罗多夫立即表态说:“我马上派出侦察小组,对敌人实施侦察。”
马利宁给集结在克林和太阳山城的部队下达完命令后,走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面前,抬头望着他说:“司令员同志,卡图科夫将军的近卫坦克第一旅,在昨天刚刚完成了补充,您看是将他们投入到克林方向,还是伊斯特拉水库方向呢?”
对于马利宁的这个问题,罗科索夫斯基只思索了片刻,便给出了答案:“将他们部署在伊斯特拉水库吧,卡图科夫将军可是一位能打仗的将军,如果我们的骑兵、步兵在进攻时,能得到他的坦克支援,那么进攻会顺利很多。”
“司令员同志,还有一件事情。”马利宁脸上的笑容一闪而逝,他接着说道:“目前厚厚的积雪使我们的进攻变得困难,就算德军的防御被我们粉碎,在追击他们的时候,我们的坦克或骑兵也难以在道路的两侧实施机动,以切断敌人的退路。这样一来,势必会有大量的敌人在遭到我军的打击后成功逃脱。”
罗科索夫斯基听完马利宁的话以后,才意识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厚厚的积雪,限制了坦克、骑兵的机动性,那用两条腿走路的步兵,受到的限制就更多了。想到这里,他皱着眉头问马利宁:“参谋长,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觉得应该立即将这种情况向上级报告,”马利宁谨慎地建议说:“请求上级给我们调派滑雪部队和空降部队,将他们投入战场,以切断德军的退路。”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我会立即向朱可夫报告的。”罗科索夫斯基说完这句话以后,忽然双眼紧紧盯着了地图上的一个位置发呆,过了好半天,他才开口说道:“参谋长同志,我觉得德军的防御被我们粉碎后,为了摆脱我们的追击,他们肯定会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
“特别的手段?”马利宁不解地问:“德国人会采取什么特别的手段?”
“你看这里,是伊斯特拉水库。”罗科索夫斯基用手指点了点自己刚刚一直盯着看的位置,说道:“一旦德军炸毁水库,那么伊斯特拉河就将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障碍,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