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夏老太现在瘫在chuang上动弹不得,每天饱受两个孝顺媳妇的各种“盘问”,只能哆嗦着,想骂都骂不出来,真是憋死人了。

真后悔当初没有再狠狠收拾这两个贱女人!

其实能从她这个“能干”婆婆手下熬出来也是人家的本事,就像原主的母亲吴大英,不就是生生的被她们给磨死的吗?

事实证明这两个媳妇真不是省油的灯,换着方儿的盘。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甚至还“动手动脚”的。

其实夏老太应该感到很幸运才是,因为身体偏瘫的原因所以身体的感知能力很弱。

瘫在chuang上这几个月把以前积在身上的赘肉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松垮的皮肤绷在干柴一样的骨头上,饶是你掐出血印子来她也不觉得怎么疼,疼也叫不出声来,只能在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如此也让两个媳妇少了许多“成就感”。

有大嫂二嫂顶班,吴大英就把其余精力都用在伺弄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面了。

农村,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地就是弄人的根本,其实往大了说,天下人吃的粮食又那一粒米不是地里长出来的。

话题扯远了,且说想当初在吃大锅饭的时候,是评工分,看似很公平,可是这工分还不是人为在评?谁的关系好点就多点,看哪家人孤儿寡母弱势就各种克扣。所以大家都养成了一种风气,偷奸耍滑,能少劳作一点就少劳作一点,土地荒芜的多。而且是广种薄收。

反正是大锅饭嘛,事情做的多也是吃一碗稀糊糊,做的少也是,干嘛还要哈戳戳的去卖力气?!

可是这包产到户就不一样了,不再是吃大锅饭了,土地承包到户,自己种。自己收。收获的粮食除了要交给gj一小部分,剩下的可都是自家的。

是自家的哦!于是各家又恨不得把那些荒山都开垦出来种粮食。

现在问题又来了,从社到村。所有的土地都进行了丈量,写了承包的契约,再以地界石划分。可是仍旧有人家想去把地界挪一挪,把自家的土地多扩一扩。自己就可以多种那么一溜溜土地了……

所以村子里经常都会听到有人在高声吆喝:“谁动了我家的地界…吃进去的都要拉出来,要遭报应……”

总之是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一定要把别人的祖宗十八代都要捋一遍。

其实这土地是死的,谁家还不知道与自家土地相邻的是哪家人的?

有人就有些沉不住气了,于是就开始对骂上了……

骂架,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可是现在竟然落到吴大英身上。梓箐心中感觉也有些愤懑不平,这些人也真是,切不说那一溜地能给你长出多少粮食。能让你发多大的财。就凭人家吴大英现在丈夫残废,两个子女还那么小的份上。他们还真是下的去手,这样也要欺负。果真是柿子捡软的捏。

好吧,貌似自己这样一说,别人又要骂,就你觉悟高,你不在乎土地干脆让出来得了……

梓箐其实还真没把这些看在眼里,不过她倒是很想知道吴大英会怎么处理,貌似她还从来没看到她跟别人吵过架呢。

在原主记忆中对于母亲的形象非常非常模糊,只是后来她长大了,从旁人口中偶尔听了一点。

在那些人的口中,夏母是一个很木讷,很沉闷,甚至是被人形容成“少根筋”的女人。

恐怕连原主自己都想不到,自己母亲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吴大英总觉得为什么自家的土面积变得越来越小呢?她走到地边,记忆中以前地界是跟一棵桑树对齐的,于是她就把地界石挪了回去。

没想到第二天去看的时候,那地界不仅往自家地挪过来的更多,干脆还撒上种子了……

梓箐就跟在吴大英身后。现在是种麦子的时节,梓箐虽然还扛不起锄头挑不起粪桶,但是却可以在后面撒麦种。

只见吴大英将背上背着的小家伙放在地边上,铺了一张棉垫,然后把他上去让他自个玩。

对了,这就是原主的弟弟夏咏,他现在只有个“二娃”的称呼,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夏咏现在才六七个月,也没吃啥好的,身子骨还没长硬朗,只是勉强能坐着。

吴大英也发现地界石又被人挪了位置,甚至比上一次更过分,她站在地边看了看,最后什么都没说,直接在前面刨沟,梓箐跟在后面播种,顺带施肥和盖土。

如果说开始她也会跟别人一样觉得吴大英是个愚笨的人的话,那么现在,她觉得,她不是笨,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现在正是种冬小麦的季节,家里就她一个主劳力,里里外外都要她操持。且不说别人以前不敢动地界偏偏等到自己男人残废了才动,明摆着就是要欺负她,对着她干啊。如果现在跟对方吵一架骂一通,她能骂的赢么?骂赢了把地界挪了回去人家就不会再滋事了?

所以,与其去浪费精气神,还不如先把已有的地给伺弄好了。

真真是明智啊。

一个刨土一个播种,配合默契,半天时间就把一块地的种子全部撒下去了。梓箐抬头看看天……嗯,恐怕还要四五天才会下雨。

家里劳力有限,所以都是直接把肥料和种子一起放下去,就等着天下雨,这样肥料化开,就免去再挑粪灌溉的工序了。

不过如果干的太久,很容易就会让种子坏掉。

所以梓箐想等晚上的时候,自己用天象之术的技能灌溉一下。

……

琐事累累,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

眼看就到了年关,吴大英就那么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为一家老小准备过冬衣物,年货等等。

别人家没钱就不买对联,而且农村嘛,不贴也一样的过。可是她偏不,愣是花了五块钱在镇上请一个专门写对联的老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回来。

然后是给夏正名和夏老太准备棉衣,为了节约钱,她自个去买了布和今年新收的棉花,把籽捋了出来,给两人缝了衣裳和裤子。用剩下的布给梓箐也做了一套棉衣棉裤,还有一双棉鞋…边角料以及往年的旧衣裳就给夏咏改成衣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