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改组成功(下)(1/1)

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中旬,当东北军与中央军还在淮河流域隔河对峙之际。

东北海军舰队,大小军舰五十多艘,在海军战列舰与空军的掩护下,成功突破吴淞口,摧毁吴淞口老旧炮台阵地。

溯江而上,有空军的开路,吨位均在五六千以下的东北战舰们在一天之内连续镇江、江阴要塞,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全速航行便抵达下关水域,随即在空军的掩护下开始自燕子矶登陆。

南京城上下大举震动。

军委会的作战厅内,气氛十分的凝重,陈诚苦口婆心的劝道:“委座,第1师正在下关阻击,但叛军的海空军火力太猛,将士们伤亡太大了,根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您还是赶快撤离吧。”

由于东北海军进展神速,快的连给南京城内的大佬们撤退的时间都没有。

如果能提前两三天得知消息,也能基本上将撤离。

但是,现在时间如此仓促,想撤都撤不了。

要知道南京城的撤离可不是光蒋委员长带着一队卫兵就这么撤离就完事了,这么简单。

这里是国民政府的国都,各级政府机构,机关那是说撤就撤的。

当然了,蒋委员长要是铁了心一个人带着卫队撤也行,但是一旦他放弃了国都,也就很可能等于是放弃了对权力的放弃。

遭到抛起的党国大佬们,各级高官们很可能转而投向张兴汉,直接进行改组,把他这个委员长连党籍都给开除掉。

所以,蒋委员长是无法轻易独自逃跑的。

白崇禧站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他作为参谋总长,没能猜测出东北军的意图,导致被其突然兵临城下,危难至极。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就在这时,侍卫长王世和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向委员长低头耳语一番。

蒋委员长的脸色明显变得有些苍白,随即对王世和作色道:“世和,这么重要的事情,就不用仅仅向我一人报告了。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王世和心中苦涩的依言打开了电文,念道:“呈委员长钧鉴,兴汉本无意兴兵,实乃局势所逼,今日之局势已经表明,改组新政府乃大势所趋。四万万民众极其期望之事,望委员长以国家大计,民族大计为重。

同意改组,下令各地中央军和桂系军队立即停止抵抗,我当亲赴南京,与诸位商议,举行改组大会。”

王世和此话一出。现场更是鸦雀无声,所有人脸色都十分的难看,不敢多说什么,生害怕说错了话,招致杀身之祸。

纷纷将目光投向危襟正坐的蒋委员长。

就在这时,又有内侍神色慌张走来,报告道:“委座,第一师已经被叛军击溃,下关码头已经被叛军攻占,燕子矶失守了。现在叛军兵分两路正朝南京南北两个方向包围而来。

此外,城西也发现有大批叛军空降兵,正在进行空降。”

内侍的这一报告,更是令在场众人心情迅速发生变化,一些还抱有侥幸心理的高级将领个个希望破灭。面如死灰。

良久后,蒋委员长才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罢了,事已至此,给张兴汉复电吧,让他来南京。”

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东北军陆海空军兵围南京,迫使蒋委员长同意张兴汉提出的改组建议。

同时命令中原方向、淮河方向的中央军停止抵抗。

又命令取消剿共政策,张兴汉亦命令东北军各部原地待命,十六日,海军陆战队与空降大队控制南京机场和南京城防。

同日,张兴汉协同蒋百里等一众将领们飞抵南京。

次日,阎锡山、韩复渠,刘湘,冯玉祥、李宗仁等各大小地方性亦纷纷飞赴南京。

张兴汉又派人联络刚刚完成长征,抵达陕北的红军领导人毛公、周公、朱公等人,邀请他们来南京参加改组新政府会议。

史称,二次国共合作。

三日后,也就是十一月十九日,改组会议正式开始。

各地军阀实力,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经过了将近十天的商讨研究,最终完全同意张兴汉提议的进行全民票选,组建新的国民政府。

真正意义上贯彻执行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两个月后,全民票选基本上结束,票选结果为,张兴汉当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公,李宗仁、阎锡山,朱公为副委员长。

阎锡山为行政院长,毛公,周公为副院长。

张兴汉属于无党派人士,当上委员长完全是因为其巨大的战功和声望。

除此之外,白崇禧、陈诚,何应钦以及彭德怀、刘伯承等国共将领们入选军委会委员。

韩复渠,刘湘等地方军阀则入选为行政院各部部长,刘公、邓公亦入选。

权力机构改组完成后,军委会与行政院开始对各地军队进行统一改编。

此时,东北军,晋绥军,山东军、广西军,四川军等全国各地中央军,杂牌军,总人数为,陆军四百万三十余人,空军,海军十万余人。

共计四百五十余人。

其中,张兴汉所创建的东北军占陆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海空军全部。

整编后,军队称号仍未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

军队分别整编为四大方面军和一个派遣军。

分别是,东北方面军即第一方面军,方面军总司令为黄显声,副司令刘国栋,参谋长张廷枢,副参谋长沈克。

华北方面军,即第二方面军,总司令为陈诚,副总司令,刘伯承、胡宗南。

中原方面军。即第3方面军。

南方方面军即第四方面军,总司令为薛岳。

每个方面军辖有陆军百万,其中,第一方面军的主要辖区为东北四省与高丽半岛。

第二方面军主要辖区为黄河以北,外长城以内。包括山西,山东,河北以及西北五省,平津等广大地区。

第三方面军主要辖区,为中原地区和西部地区,有河南。安徽,陕西,西藏、新疆。

第四方面军辖区主要为长江以南地区,包括东南沿海,江浙苏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省。

由于各方面军现阶段兵力不等,所以。张兴汉经过军委会商议下令,各地区部队互调互补。

其中主要是中原与江南方面军的部队北上,张兴汉原来的东北军几乎没有调动。

一个派遣军,是指驻日本九州岛的六十多万海陆空军。

总司令为王以哲,专门负责对日战斗,以及现阶段确保九州岛之掌握。

空军方面,成立空军司令部。高志航为全国空军总司令,刘粹刚次之。

原东北空军分拆分别建立隶属于四个方面军的直属空军分部。

南京城内,张兴汉正在会见红军代表周公。

作为一名穿越者,张兴汉对历史上的伟人还是很尊敬的。

“张委员长,深明大义,以国家,以民族为重。我代表我们党和所有无产阶级同志,向你表示感谢。”周公友好的向张兴汉伸手。

张兴汉连忙与之握手,道:“周公过奖了,兴汉所作所为都是凭着自己的良知。我所求不过是中华复兴,民族独立,国家统一,领土完整。”

…………

与此同时,蒋委员长在汤山的官邸内。

改组后。张兴汉并没有对蒋委员长采取什么措施,但蒋委员长心里还是郁闷不已,独自住进了汤山温泉别墅,不理政事。

陈诚何应钦等心腹也多往陪同。

“委座,时局如此,您也不要过于介怀了,身体才是最为重要的。”陈诚劝道。

“辞修说得对,我观张兴汉所作所为,改组后,并未出现独裁专权的迹象,对原中央军各部队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动,一切都还说得过去。委座您就看开点吧。”何应钦点头道。

两个月后,全民票选基本上结束,票选结果为,张兴汉当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公,李宗仁、阎锡山,朱公为副委员长。

阎锡山为行政院长,毛公,周公为副院长。

张兴汉属于无党派人士,当上委员长完全是因为其巨大的战功和声望。

除此之外,白崇禧、陈诚,何应钦以及彭德怀、刘伯承等国共将领们入选军委会委员。

韩复渠,刘湘等地方军阀则入选为行政院各部部长,刘公、邓公亦入选。

权力机构改组完成后,军委会与行政院开始对各地军队进行统一改编。

此时,东北军,晋绥军,山东军、广西军,四川军等全国各地中央军,杂牌军,总人数为,陆军四百万三十余人,空军,海军十万余人。

共计四百五十余人。

其中,张兴汉所创建的东北军占陆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海空军全部。

整编后,军队称号仍未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

军队分别整编为四大方面军和一个派遣军。

分别是,东北方面军即第一方面军,方面军总司令为黄显声,副司令刘国栋,参谋长张廷枢,副参谋长沈克。

华北方面军,即第二方面军,总司令为陈诚,副总司令,刘伯承、胡宗南。

中原方面军,即第3方面军。

南方方面军即第四方面军,总司令为薛岳。

每个方面军辖有陆军百万,其中,第一方面军的主要辖区为东北四省与高丽半岛。

第二方面军主要辖区为黄河以北,外长城以内,包括山西,山东,河北以及西北五省,平津等广大地区。

第三方面军主要辖区,为中原地区和西部地区,有河南,安徽,陕西,西藏、新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