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七三章 黑水塘(1/1)

塘面上漆黑一片,暗无光亮,就像一块不规则的墨块般铺在村头。

“水塘倒是没多深,不过烂泥却很厚,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头大牯牛掉进去,都陷在里边没出来。这水塘村里人都不敢靠近,就连猫狗都不从边上走,小菊怎么会好端端的跑到这里来?”何安很是奇怪的问道。

“有些不对劲!”我四下扫了一眼,说道:“你看,水塘后边是一片平地,左右两边都是深土坑,可它怎么就好像被定在了这里一样,一点也不往外溢?就连周围的土壤都是干的,一点水渍没有,而且寸草不生!”

“自我记事起就是这个样子的。”何安解释道:“无论下多大的雨,这水塘都不见涨,多旱的天水塘也不见少。”

我点了点头:“水塘里的阴气也格外重,比一些上千年的大墓还要厉害,这里边肯定大有古怪!你们村子里还有谁经常到这里来?”

“这里离村子那么远,而且又黑又臭的,谁没事会……哎,对了!”何安突然叫道:“秦叔,也就是小菊的生父。他经常坐在这喝闷酒,不过他早在很多年前就因为犯杀人案被枪毙了啊,除他以外根本就没人到这来。”

小菊就是在这里出的事,此前唯一经常来这儿的就是她已经死去的生父。

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何安好似也联想到了什么,向上推了推眼镜:“你是说,很可能是他生父临死前给她下的诅咒?”

“有这种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毕竟是他的亲生女儿,即便他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也不太可能布下这么阴毒长远的计谋,来陷害自己的女儿。倒是极有可能是与他有莫大牵连的人,对了,他杀的是什么人?”我问道。

“是个护林员。那时候我还小,具体啥情况我也不太清楚。这件事父亲从不跟我提起,村里人也都不说。”何安想了想道。

看来这件事还牵扯到一件陈年旧案。

“那被害人家里还留下什么人了吗?”我继续问道。

“没有,那个护林员是临时搬到村里住的,听说他是孤儿一个,父母早死了,也没什么兄弟姐妹。况且,就算他真有什么亲人,也没什么仇可报了啊。秦叔已经被枪毙,小菊当初只有六岁,再说,这事又过去了这么多年,不太像是由这件旧案引起的。”

何安分析了一下,随即总结:“有没有可能就是黑水塘常年不见光,滋生了什么鬼怪,小菊刚巧路过,沾染上了什么脏东西?”

“绝不是。”我摇了摇头:“火蛇蛊不是什么脏东西,而是切切实实的邪术,也就是说,她肯定是被人害的。看来,想要解开你们何家的谜团,还真要从这件旧案查起了……”

我掏出手机,打开闪光灯,又在黑水塘边仔细的查看了一番。

水塘边寸草不生,也丝毫没有动物的爪迹,除了四处弥漫着阴气之外,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我只好随何安先返回。

何家父母仍旧守在小菊床前。

小菊正睡得昏昏沉沉,只是眉头仍紧紧的皱着,好像是在睡梦里看见了什么极为可怕的事情。

我让何妈妈给她烧一碗姜汤,多放些盐蒜,等她醒后喝下去。随后把何老爸叫到了另一间屋子里,向他打听起黑水塘还有小菊生父的事情来!

对于这段往事,何老爸起初不愿提起,可一听我说,很可能和谋害小菊的幕后凶手有关,甚而还关系到何家的保护神,这才长叹了一口气讲了起来。

当年老秦的性情很木讷老实,心里有什么话也不肯对人说。

可他老婆,也就是小菊的妈妈,却很泼辣,整天训骂说他没本事,赚不到钱。

老秦被逼的没办法,只好跟着村里人外出打工了。

年底回来时,却发现他老婆和护林员好上了。

老秦心里很憋屈,可这样的丑事又不能说,只好借酒消愁,天天坐在黑水塘边上长吁短叹。

终于有一天,老秦把那两个正在鬼混的人堵了个正着,随即连续几斧子把护林员活活劈死。

老秦当时也没跑,就那么直挺挺的坐在血泊里喝酒……

“那件事的影响极坏,可小菊却是无辜的。我看孩子实在可怜,就把她收养下来,也让乡亲们不要再提起,一晃就过了这么多年……”

“那小菊的母亲呢?”我插话道。

“老秦杀人的当天,并没有伤她,可能也是想留下她抚养小菊吧!有人看见她披头散发的跑了出去,随后就失踪了。再也没人见过。”何老爸叹了口气,从往事的回忆中转醒过来,看了看我道:“这件事会和小菊的怪病有关系吗?”

“有关系!”我非常肯定:“问题就出在黑水塘上!”

“我刚才查看过了,那里的阴气非常浓郁,是整个村子里最为阴寒之处。小菊所中的火蛇蛊就是极阴之术,也只有这种地方才有可能藏纳得住如此阴寒的蛊毒。而且,刚才听你这么一说,我有个猜想——当年,小菊母亲肯定没有出村,而是跳进了黑水潭里。”

“跳进了黑水潭?”何老爸也是一愣,随即说道:“我们当时也有过这样的猜测,甚至还去打捞过,可是也没发现什么啊,再说,小菊也是她的亲生女儿,为什么要害自己女儿呢?”

“何叔,黑水潭已成了一处藏垢纳鬼之地,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任不管了,不如借此时机彻底清除一下。否则,它还会危害村民的!这次中蛊的是小菊,仗着你们何家的护佑躲过一劫,可其他的村民就未必有这么幸运了!”我劝道。

何老爸点了点头:“我们也一直觉得那水潭很古怪,可一直也没个什么好办法,你要是真有主意,明天我就找大伙商量商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