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榕树下的对话(1/1)

第35章榕树下的对话

李大妮还没来得及告状,秦玲玲就把顾瑶要学习的事情跟顾大顺说了。

之前几次闹的都不大愉快,顾大顺听了她说的,也只是撇下一句,“我随便你们。”就走了。

所以李大妮开口的时候,顾大顺也没反对,还说了一句,“孩子大了,要学就学去,别耽误正事就行。”

看着孩子一个个大,顾大顺这两天的确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这声音吼是会吼,但是人家未必愿意听,不愿意听,说再多也是白说。

现在上头都讲究人人平等,你要不平等,那就是和政策和国家对着干,要真把孩子们惹毛了,跑去告发,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所以顾大顺想想,反正家都分了,也管不着。

“大丫的事情,就让山子他们去操心去,这正好让你省心了。”

李大妮不以为然,“还省心呢,家里的家务都不干,以后你来干?”

“你在家就不能干一下?整天到处唠嗑,说这不好那不好,把村里人都得罪完才好是吧?”

“诶,顾老汉你……”

“行了,大丫的事情你别管,让他们年轻人折腾去,家里的事情,你和二丫没事就忙一下,还有国强,这两天又跑哪里去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让他回来帮忙,你也是,也别整天瞎闹,跟着上工去。”

李大妮一噎,还想反驳顾大顺,可人急急匆匆吵自留地的方向而去。

走到一半,顾大顺还喊了李大妮一声,“赶紧做饭,把猪也喂了,我回来还没忙完,大家都别吃了。”

顾大顺语气冲,李大妮抖了一下,看着他背影气呼呼大骂着:“怂蛋,也就会使唤我,怎么不使唤你的闺女?”

顾瑶把她爸不干涉她学习的事情告诉了自家嫂子,表情兴奋,“没想到有一天我爸居然也会支持我学习?”

看着她这兴奋的模样,秦玲玲不好泼冷水,告诉她因为她提前说过。

顾家往上数三代,都是老实巴交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就算李大妮再会作,但是也不过是这时代典型的农村妇女,嘴碎见不得人好,别看欺负顾瑶一套套,那也是因为顾瑶是她能欺负的,那些钱三婶这样的人,她却不敢多惹,更大的祸事,更不敢闯了。

不过当然不能说原谅他们后来的作为,毕竟他们是真正的伤害了原主和顾瑶,即便他们是作者写出来的书本,可现在也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有它的脾性三观。

她笑道:“既然你爸支持你,你就更要好好学习,没准以后还能学点知识,到学校教书去呢。”

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老师这个职业都是不少人向往的。

特别是现在,老师比后世还要难得,没有文化知识的,不好做,就算有知识,也轮不到你来当,香饽饽的职业,每个月工资还不错,也悠闲。

顾瑶认真点头,“好,嫂子,我都听你的。那我们今天学习什么?”

“学习古诗吧,我抄写了几首古诗,你背背,背会了就默写,然后弄懂它的意思。”

“好。”秦玲玲这边教小姑子学习,每天顾瑶一边上工一边学习,还不耽误,只要一坐下,就拿气黄色的纸开始读啊背啊。

这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不少跟着顾瑶一起上工的同村姑娘,也莫名奇妙被感染了。顾瑶这边背诵古诗,其他人也跟着有模有样的念上两句。顾瑶拿了棍子在地上写字,其他人也学着写。

很多人家读书也不多,还没上初中就回家帮大人的忙,能帮点是一点,根本就不想在学校浪费太多时间,但是他们也渴望知识的,特别是看到很多知青收工之后拿着书本读书,或者三三两两用诗词对话,他们都羡慕。

这不,顾瑶这边紧锣密鼓的学习,其他人也忍不住的过来讨点学习。一来二去,小顾村里头,一群小年轻们,开始一个个嘴里念念有词都是古诗词,偶尔还能蹦出几个鹅肠话。

这事情传到村里头的家家户户耳朵里,大家见年轻人也不影响上工,这学习风气还带起来了,不禁暗自称奇。甚至有些人家因为孩子多,没办法只能辍学在家的,带着纸张去找秦玲玲,让她给他们弄写字词什么的学学。

秦玲玲哪儿想到自己教个小姑子,居然有那么多人求贤若渴。

这也不怪他们,很多人家家里头,五六个七八个孩子,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吃不饱穿不暖的,别说上学了,吃喝都是问题,哪儿来的钱上学,现在秦玲玲这边教小姑子,也不费钱,大家自然都愿意去找她帮帮忙,多认识认识几个字。

都是村里的人,平时和顾瑶关系也不错的小姑娘,秦玲玲不好拒绝,让他们拿了纸笔过来,给他们抄上一些他们能懂的知识。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有些上了三四年级就没上了,有些是没上初中,所以秦玲玲只能因人而异的给他们安排了学习的内容。

这事情本来也就几个人一时兴起跟着学习的事情,秦玲玲晚上回家也没干什么,自然也帮忙帮忙,在村里算是给大家留下点好印象,这样以后出去办事做什么,都有人帮忙不是?

这样维持了一周,虽然这些利用休息时间的人,没学得太多知识,但是秦玲玲在村里的名声一下子好了。

不少之前被李大妮洗脑过的妇女,现在看秦玲玲的眼神都和以前不同了。

“我看山子这媳妇可不像大妮说的那么不好啊。”中午休息时分,巨大的榕树下,坐着好些纳凉的人。

这日子虽然进入了秋季,但是对于南方农村来说,白天的温度还是很高的,跟夏天没什么两样,大家穿着短袖,吹着凉风,做着手头的活,说上两句这家那家的闲话。

有人起了头,就有人点头应道:“可不是,最近我家梅花,天天来跟我说,她学到了不少知识,还跟我说了外国话了,叽里呱啦的,我是听不懂,但是说的就跟收音机里听到的外国话一样。”

“嘿,我家那闺女也是,之前让她读书,家里好歹还供得起,让上个几年学再回家帮忙,结果死活不肯,说读书没用,要留在家里帮忙,可这两天,嘴里念着都是学习的事,给我念了她背诵的什么古诗,我也听不懂,但是看着就厉害,也说了那些外国话,她说,人秦知青懂得可多呢,说的比他们流利,简直就跟外国人似得,可厉害了。嘿嘿,她哥本来就想让她多上两年学的,这不,没准明年还是肯上学的,要是读个高中什么的,出来了还能在附近教书,这多好,有文化了,以后要是我娘家那侄子有能耐,她也能干点轻松的活,不用整天跟我们扎在泥里。”

“可不是,这秦知青可真是厉害。之前大妮还说她这不好那不好的,我看着就挺好的,人有礼貌,有文化,长的也好看,干起活来也利索,哪儿不好了?我看是样样都好,这大妮妒忌着呢。”

“就是,就是,她就见不得赵娥这两个孩子好呢,你看大丫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来了个能耐的儿媳妇,可把大妮治住了,这赵娥死了也闭的上眼了。”

“按我说啊,大妮的确不好,不过这大顺也不像话,大妮是后娘,可这大丫好歹是大顺的亲闺女,山子虽然不是亲生的,可也第一个孩子啊,当初抱回来,他可是当亲儿子一样疼的,后来被说了孩子不像他,赵娥又死了,他这娶了媳妇也忘了前头的儿子了,连带闺女也忘了,做的也过分了点。”

“不然怎么会有人说有了后娘有后爹,所以我常常教训我闺女,嫁的再不好,也别当人后娘,这后娘就算有好的,你也做不来,禁不住外面人的嘴。”

“可不是,所以这大丫和山子也是不容易的,大妮整天说这两个不好,我见着就挺好,现在山子的媳妇也好,自己孩子倒是没教好,好几次这春花骗我家闺女跑我地里挖番薯,我说了又说我家没教好闺女……”

对方正说的起劲,被一旁的人连忙拉了拉,“别说了,别说了,大顺他们来了。”

榕树下,众人议论的不少,这一传十十传百的,多少也进了顾大顺夫妻的耳朵里。

李大妮生气,想找人理论吧,却不知道该找谁?

至于顾大顺,只觉得臊得慌,让一群女人讨论他教育孩子,还说他这是后爹的行为,连着几天脸色不得劲,对李大妮不是横鼻子就是瞪眼睛,脾气愈发的大了。

夫妻俩这天天吵,秦玲玲在隔壁自然听的清楚,不过她倒是没有想到,不过是教教小姑子,居然闹出那么多事情来,还让她的形象在村民眼中越发高大。

连着几天,秦玲玲出门回家,都有人上前笑着打招呼,一口一个秦知青好,有些还停下来感谢她的帮忙。

而她这事,没多久也惊动了上面的大队公社,很快有派人过来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