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权臣?奸臣?弄臣?(1/1)

一切权臣蔡京,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也该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了。

在史书上,蔡京一直奸臣的代名词,即便是现在,也没有能够抹去蔡京当年犯下的罪孽,这一点他自己心里也明白。

其实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都对蔡京有着非常高评价,甚至于说他是治国奇才,由此可见,蔡京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不过,智慧不代表好坏,蔡京当初舞弄权术,权倾朝野,无比贪婪,掀起花石纲,又排挤党羽,一手策划出元祐党籍事件。

你能说这是一个好人吗?

当然不是。

人家在历史上好歹也是六贼之首啊!

但是没有能力的人,能够做到这一切吗?

当然也不可以。

死在蔡京手里政客还少吗?

在历史上,蔡京死后,民谣有云,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但是由于李奇的到来,这民谣就没有出现了,在李奇建议下,蔡京在晚年开始为自己洗白,太师学院就是他洗白的主要手段,还有,他在位期间曾大力推动慈善机构,这要早于李奇,故此,他在晚年加大了这一措施,再加上李奇的相助,导致蔡京在近三年内,已经洗的差不多了,毕竟是十几年的跨度,新的一代人已经成长了,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深受蔡京的恩惠,但是却没有经历过蔡京的迫害,故此他们对蔡京都非常尊敬,这也是李奇当初为蔡京策划的洗白计划。

旧人都恨你入骨,你与其花精力去讨好这些人,还不如全心全力去讨好新一代人。这也就是太师学院诞生的初衷。

但这是蔡京的悔改之作吗?

也不能说全是,晚年的蔡京明白自己犯下很多罪孽,他一旦倒下。他的后人可能会遭受非常大的打击,他做的这一切。主要还是想保住蔡家的子子孙孙。

这也是为什么蔡京会提拔李奇的主要原因,因为他需要李奇帮他洗白,而李奇需要借他的势力完成自己的目标,双方是各有所需。

可是这能说李奇是在助纣为虐吗?

当然也不能够,当初李奇得靠蔡京往上爬,没有蔡京,就没有今日得李奇,蔡京从未害过李奇。反而对李奇恩重如山,李奇对他也没有怨恨,心怀感恩,双方合作又是如此之愉快,在这凶险的官场里面,你要成功,自然不能根据历史书去选择,历史书说秦桧是奸臣,你就得打倒他,历史书上说李纲是忠臣。你就得扶植他。

这不是儿戏又是什么,要是这么做的,李奇早死了几万年。而且,他也没有这能力。

既然到了这里,那么李奇首先就得生存下去,所以他得做一切对自己有利得选择,什么人能帮助自己,就选择什么人,这是很浅显道理,你管他前世做过什么坏事,李奇又不是惩恶扬善的蜘蛛侠。也不是嫉恶如仇的齐天大圣,他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且,他还是一个商人。

事实证明。李奇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若非如此,岂有今日恁地繁华的大宋,忠奸不论,就天下大利而言,李奇依附蔡京,天下人都获利了,这就行了。

当然,蔡京也得到了他想要的,至少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去后,还有不少人落泪,并且赠予“教父”的美誉。

而且太师学院的学生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朝廷,又有李奇在旁震慑,你要动蔡家的人,那你自己得掂量掂量。

蔡京临终也再三交代,关于他的丧事一切从简,不要大张旗鼓,得低调行事,因为他也没脸搞得体面,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篇认罪书,他曾犯下的过错,包括当时政治上面的过程,一一写在里面,并且刊登在大宋时代周刊上面,这认罪书实则就是自传录。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自传,里面详细的描述了熙宁变法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还包括王安石、司马光等人,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历史上的什么《蔡京传》,《李纲传》都是别人写的,这也开起了自传录的潮流。

而且,既然是熙宁变法,其中自然包括朝廷,而朝廷一直以来都是只说自己好的一面,芝麻大的好事,都吹的跟西瓜一样大,而那些坏消息则是全部封死,但是现在不同了,言论放宽了不少,最为关键的是,如今大宋蒸蒸日上,蔡京的这一篇自传录并不会引起百姓对朝廷的不满,从而导致祸乱,还能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让后人引以为戒,这篇自传出来后,立刻得到天下读书人的追崇,这是含金量非常足的自传,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好处。

当然,这是李奇临走前曾向他建议的。

因为李奇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你虽然洗白了,但还是会有很多人憎恨你,所以李奇就跟蔡京说,你去世之后,会有不少人缅怀你,感激你,歌颂你,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人骂你,这是不可避免的,怎样才能让歌颂你的声音掩盖这些骂声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先认错。

果不其然,那些人正在准备指责蔡京的稿子时,大宋时代周刊已经发表出一封致天下百姓的认罪书。

这人一看,哎呦,我要说的蔡京全都说了,而且比我说的还要详细一些,那我还能说些什么?

要知道这篇认罪书是蔡京自己写的,所以其中很多地方,蔡京都巧妙的提出当时环境下自己的无奈,从侧面反应出,有些事他也是被逼而为之。

这人都已经死了,他也认错了,而且,他在晚年也做了不少善事,救活了不少人,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所以这一篇认罪信,获得了不少同情分。从大大的降低了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太师学院的学生又亲自撰文。表彰蔡京近年对大宋做出的贡献,就事论事,这也是事实,无从反驳。

到了这盖棺定论的时候,蔡京临死一刻是彻底帮自己洗白了,也死得瞑目了。

这出葬之日,细雨绵绵,前来送葬的人倒也不多。当然,这里的“不多”,是相对蔡京这种人而言,与寻常人家相比,自然要多得多,除了蔡家的人以外,还有就是,李奇一家,高俅一家、白时中、王仲陵等老友,太师学院、太师医院只是派出一个代表来参加。以表心意,这是蔡京遗言中吩咐的。

在蔡京入葬的上岗东面的小山上,还站着两人。这二人正是当今少宰秦桧和户部尚书胡义。

胡义遥远远处的葬礼,感叹道:“不论是非功过,这蔡太师不愧为一代权臣啊!”

“一代权臣?”

秦桧嘴角露出轻蔑的笑容。

胡义诧异的瞧了秦桧一眼,“难道少宰不这么认为?”

秦桧轻哼一声,“不管是权臣,还是奸臣,蔡京都谈不上,充其量也就一弄臣罢了。”

这口气有点大啊!胡义好奇道:“少宰此话怎说?”

秦桧道:“蔡京四起四落,未死之前。就已经被赶出朝野,试问这种人怎能算作权臣。作为权臣,至少要做到权倾天下。上可为君决断,替君分忧,下可威震百官,久而不落,方可称之为一代权臣,自古以来,贤者,管仲、诸葛亮、房玄龄,方可称为权臣,奸者,至少也要做到赵高、李林甫那样,才能称为权臣。

而蔡京的话,可以说是从未握有睥睨江山社稷的权力,他面前始终站着不少他无力消灭的敌人,不可独断行事,而且其死之前,早就没有任何权力了,若非枢密使在旁保护,哼,恐怕也难逃灭门的下场,不论功过,论成败,他也称不上权臣,其实要论权术,我更佩服的反而是太上皇。”

“太上皇?”

胡义惊讶一声。

秦桧点点头道:“可以这么说,在太上皇执政时,朝中无一权臣,你别看当时朝中多奸佞之辈,他们虽然为非作歹,不可一世,但是不管是王黼、蔡攸,还是梁师成、蔡京,无一人可危及太上皇,而太上皇要惩罚他们,轻而易举,蔡京四起四落,其中与太上皇有着莫大的关系,你别看太上皇荒废社稷,导致民不聊生,战火四起,但是在我大宋皇帝中,唯他权力最高,蔡京等辈不过是他的爪牙罢了,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这些只是臣,并无权,又怎能称他们为权臣。不过---。”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叹,道:“太上皇专权二十年,天下百姓,文武百官任其鱼肉,身家性命都在他一人手中,无一人敢违,但是他却败在一人手里。”

胡义道:“太宰说的是枢密使?”

秦桧点点头。

胡义道:“但是当时的情况,是金军南下才促成这一切的,这也只是枢密使走运罢了。”

秦桧笑道:“机会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的,而且当年枢密使初入殿堂,就能够左右逢源,玩弄群臣于股掌之间,到后来甚至于太皇上就被他骗得丢了皇位,从而最终一举将他们全部打败,其中若走错一步,可就是万劫深渊,永不可翻身,能够在打败太上皇的人,绝非常人,虽然目前评价,还为时已早,但枢密使绝对可以算得上一代权臣。”

胡义道:“可是枢密使也从未位极人臣,其手中权力还不如当年的蔡京。”

秦桧突然转头瞧了他一眼,非常玩味的笑了一声,淡淡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胡义听得一头雾水。

秦桧也不再多言,道:“走吧。”

“哦。对了,少宰,你既然如此看不起蔡太师,为何又来此?”

秦桧回过头来,好奇道:“难道你以为我来此,是因为我敬佩他吗?”

“呃...。”

“我只是想借以警告自己,可别步蔡京的后尘。”

胡义听得咂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少宰竟然如此心高气傲,连蔡京都看不上。

其实要论历史上的秦桧,那绝非蔡京能够比的,哪怕是六贼加在一起也不能与秦桧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说连比都不能比,其时赵构可也是一个非常爱玩弄权术的人,但是当秦桧真正掌权的时候,赵构已经很难击败秦桧了,那时候的秦桧真正做到了睥睨社稷,权倾天下,上可为君决断,下可威吓百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无一人敢有违他。

而秦桧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直到死的前一刻,都是大权在握,从而做到寿终正寝。

古往今来,权臣、奸臣比比皆是,但是能够像秦桧一样,做到把持朝政数十年,并且寿终正寝的奸臣,唯有秦桧一人。

像和珅、严嵩、赵高、李林甫这些权臣虽然把持朝政十几年,甚至于数十年之久,但是,却无一人能够做到寿终正寝,都晚年不保,死于非命,这可能就是邪不能胜正,唯有秦桧做到了以邪胜正,他亦可称作奸臣中的独孤求败,败尽权臣,杀尽良将,生前只求一败,未可得也。

不过今时今日,历史的轨迹已经发生改变,秦桧还能做到如此吗,这恐怕无人知道,唯有拭目以待。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