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群青色(05)(1/1)

·

临近年关,公司里自发掀起了年终清扫的热潮。刘原也受了感染,这天下班之后留在办公室帮梁景行整理文件。

信函、合同、公文……刘原分门别类一样一样地筛拣。

梁景行也在整理电子邮件,问刘原:“你婚期定了吗?”

刘原将废弃的文件扔进一个专门的瓦楞盒里,“定了,三月十八号。”

梁景行几分怔忡,直到这时候才发觉,不知不觉竟已快到一年。一月姜词满二十,而三月,他也要满三十二。

刘原丝毫没觉察,手里动作没停,继续讲关于婚礼的细节,婚纱、戒指、请柬样式等等等等,“……等结了婚,我跟我哥一起凑钱,在县里给我爸妈买套大点儿的房子,县里医疗条件好……”刘原话音一顿,拿起躺在纸箱里一个未拆封的快件,“梁哥,这个你还要吗?”

梁景行回神,往他手里看了一眼,“什么?”

刘原翻开背面的快递单,“唔……我看看,帝都朝阳区……姜……”刘原瞪大眼睛,激动得声音都变调了,“……姜小姐寄的!”

话音刚落,梁景行已从椅上弹起来,一把抢过他手里的快件,几下拆开。

然而里面除了一张素描纸,再无其他。

梁景行深吸一口气,将素描纸展开。一株桃花,一旁写着两句诗:“入目皆茜色,君可同此心?”角落潦草落了一个“词”字,日期是……前年的三月九日。

刘原盯着梁景行,却见他脸上惊喜之色渐渐消失,眉间只余一股沉郁之气,不由开口问道:“梁哥,姜小姐说什么了?”

梁景行按了按眉心,将画倒扣在桌上,声音沙哑,“前年的。”

那时候,她将一枚红宝石的耳钉放进他掌中,笑说:“你要是不喜欢这份礼物,过几天还有另外一份。”

然而后来他回崇城之后,文件堆积如山,只让刘原整理出了商业函和发过通知的快件,阴差阳错,最终漏了这一封。

她远比他勇敢,早将一颗冰心投掷于玉壶,殷切问他:“君可同此心?”

或者更早,早在那晚他们坐在破破烂烂的长椅上,她问他知不知道以前云南有一种烟,叫做“茶花”。

“我出去一趟。”梁景行捞起了一旁的外套和钥匙,快步走出办公室。

车停在霞王洞路,梁景行穿上外套,双手插.进衣袋,踏着一地的枯枝败叶,走去姜词家里。姜词走时没留钥匙,梁景行怕以后进不去,索性换了锁。但换锁之后,他一次都没去过。

里面原封不动,就连他的西装和姜词的几件衣服也依然挂在窗前,早就晾干了,积了一层灰。

冬天天黑得早,屋里暗沉沉的,一股久无人居的尘埃气息。梁景行开了灯,在床板上坐下。被他扯掉的布帘一半塌在床板上,积了一层絮状的尘埃。梁景行看了一眼,站起身拎起布帘抖了抖,仍旧按原样给她挂回去,然后去浴室洗手。

洗手台上还放着没用完的洗发水和沐浴露,拧开水龙头,一股铁锈味,放了一会儿水才清澈。

梁景行洗完手,投了块抹布,挽起衣袖,走回卧室清理书桌和架子上的灰。

他拉开抽屉,里面装着些橡皮、发圈、胸针、明信片之类的东西,都是些女孩爱收集的小玩意儿。

抽屉深处,他发现了一本相簿。

梁景行陡然意识到,他竟然没有一张姜词的照片。

呼吸一滞,心口闷痛。

他坐了下来,将相簿翻开。

第一张照片塑封上写着一行字,“摄于百日”,照片里胖嘟嘟的一个肉团子,五官挤作一堆,压根看不出现在这样清丽的模样。再往后翻,是周岁照片,穿着粉色单衣,手里拿着串香蕉,盯着镜头,表情十分的不高兴。

再往后,她脸上糊作泥猴哭得撕心裂肺,被人抓拍下来;或是穿着泡泡裙文静乖巧地坐着,倒似个家教严格的小公主,也不知拍照的时候背后哄了多久才能让她乖乖听人摆布;再有捏着蜡笔在纸上涂抹,神情专注,隐隐已有现在那份拒人千里的傲气。

按着时间顺序,一张一张,串起了她迄今为止的时光。

最后一张单人照,是她十五岁生日那天拍的,穿着白色的小礼服,一手扶着栏杆,站在楼梯上,微仰着下巴,骄傲而矜持。

梁景行目光定在这张上面,久久未曾移开。过了许久,他将这张照片抽出,插.入大衣里面的口袋。

又往后翻了一页,顿时愣住。

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的姜词不过五岁,依偎在一个年轻女人的怀里。女人眉目柔和,娴静温润——正是姜词画中之人。

关于姜词母亲,梁景行只是有所耳闻。那时候姜明远生意已起步几年,日子正好过,姜夫人却罹患癌症,撒手人寰。

他从未听姜词主动提起过她妈妈,从前一直以为大约是姜夫人走时姜词年纪太小,尚不经事,所以感情不深。可真要感情不深,笔锋哪能日此饱满细腻,分毫毕现。“蝉翼”轻薄,只存一夏,就像她尚未延展就仓促结束的童年时光。

梁景行不忍再看,深吸一口气,合起相簿,垂首静坐片刻,给谈夏打了个电话。

·

姜词二十岁生日谁也没告诉,悄无声息地就过去了,之后便开始筹备着过年。

这段时间,她听秦朕的劝告,不再跟画死磕。大理的冬天似乎来得很慢,她无事便去洱海边转悠,一坐就是一个下午。这样下来,有时候反而能灵感突现,完成了几幅颇为不错的作品。

过了腊月二十六,客栈停止营业,保洁阿姨也早早放假回家了,偌大的客栈,就姜词和秦朕两人。

秦朕一点没闲着,买来数盆金桔装点大厅,又上上下下贴春联挂彩灯。姜词问他何必劳神费力,反正也没别人。

“年是给自己过的,关别人什么事——你别干看着,快去画两幅喜庆的画挂着。”

姜词自然懒得理他。

除夕当天,姜词喊了一圈没找见人,去了厨房才发现他买了面粉回来,正在擀饺子皮。

秦朕看她一眼,“都几点了,这时候才起床。”

姜词伸手戳了戳放在桌子上的面团子,被秦朕打了一下手,“洗手了吗就乱戳。“

“有速冻的,何必费这个事儿。”

秦朕“啧啧”一叹,“你日子是过得有多将就,过年的饺子当然要自己包才有意思。”

姜词洗了手,拿了个面团在手里,问他:“你不是大理人吗,过年为什么要学北方吃饺子。”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是大理人了?”他笑了笑,忍不住逗她,“……我是昆明的。”

“……”

“在帝都待了十年,习惯了。”

姜词顿了顿,还是忍不住问,“你家人呢?”

“没了。”

姜词“哦”了一声,“跟我一样。”

秦朕忍不住抬眼看她,她微垂着眼,像捏橡皮泥一样搓着那坨面粉,神情倒比他还要平淡。

“别□□它了,”秦朕伸手夺过她手里的面团,捞起一只啤酒瓶子递给姜词,“拿去洗干净,过来帮忙。”

姜词以前没自己包过饺子,这时候反正闲得无聊,便依言将啤酒瓶洗净,照着秦朕教的方法擀面皮。最初不得要领,不是太薄就是太厚,要么厚薄不均。擀坏了十多个面团,渐渐掌握方法,速度也快起来。

她擀了一会儿,往秦朕手里看了一眼。

“你想包?”

姜词点头,“我试试。”

秦朕拿了块面皮,边讲解边示范,“把馅儿放在正中,别太多也别太少,合拢,然后把边捏起来。”他将摊开手,“行了,就这么简单。”

姜词如法炮制,包了一个圆鼓鼓的,面皮堪堪能合拢,

“……”秦朕看着自己那堆匀称漂亮的饺子堆里闯入这样一个异类,“……真丑。”

姜词毫不气馁,又包了七八个,大小各异神态不同。

秦朕忍不住揶揄,“挺好,凑一盘,你自己解决。”

眼看着包了百八十个,怕是都能吃到年后了,秦朕打发姜词去烧水。他加快动作,打算一口气包完剩下的几张,一抬眼看见糖罐子里还有白糖,再看姜词,她正专心致志地涮着锅,便悄无声息地舀了一勺糖,包进最后一张面皮里,又在边上掐了一道作为记号。

秦朕将大厅两侧的藤椅放到一起,往小桌子上铺了块桌布,端上两大盘饺子,又打开了常年积灰的电视。电视挂得高,真要看得仰着脖子,只当听个响儿,增加点气氛。

秦朕搬来一件鸡尾酒饮料,拿出三瓶摆在桌上,“专替你买的,只有八度。”

姜词嘟哝一句:“八度也会醉。”

“……”

两人坐下来,开始吃饺子。

吃了几个,姜词突然“啊”了一声,停了动作,“这个怎么是甜的。”

“操,我就包了这么一个,还被你吃到了。”

姜词乐了,“说明我运气好。”

“嗯嗯,”秦朕闷头喝了口啤酒,“开门红。”

姜词瞟他一眼,笑说:“你今天倒是说了几句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