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分钟生产一台发动机(1/1)

“金属3D打印?也就是金属增材制造?”

听了庄建业的话那位某机械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便眯起眼睛,不置可否的的看向庄建业,然后将手里的小型涡喷发动机举到自己的跟前,十分严肃的再次问道:“庄建业同志,你确定这样的发动机全都采用的是金属增材制造?”

其实不止是这位高级研究员,其他有技术背景的调研组成员也都眼神古怪的看向庄建业。

诧异的目光中都不约而同写着“这怎么可能”五个大字。

也不怪高级研究员等人会如此态度,实在是金属3D打印,或者说金属增材制造虽然是工艺制造领域的前沿,也让不少人相信,这个技术代表着未来工业制造的发展方向。

可未来毕竟是还未到来,在如何也不可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尤其是类似航空发动机这种需要大量高精密金属锻件的高附加值工业品上,金属3D打印更多的也就是个噱头罢了。

原因很简单,这类技术因为其天然的缺陷,导致无法在对金属强度有超高要求的领域实际应用。

没办法,实在是此时的金属3D打印并不能做出与高精密锻件同等级的高机械强度的特种部件,换句话说,金属3D打印最多也就是能做个形似,根本达不到神似。

因为航空航天领域的金属部件内部的金属组织基本都需要晶体排列整齐,如此才能达到结构强度要求,正因为如此,高精密锻件才会大行其道。

而金属3D打印,做出来的部件内部的金属结构呈现的则是絮状结构,结构强度很差,常常会出现裂纹和断裂的现象。

若非如此,最早发明,且进行的广泛应用的欧美发达国家怎么可能放着这么好的替代设备不用,继续专研老一套的精锻工艺?

还不是这么多年的研究下来,发现金属3D打印技术徒有虚表而已,尤其是美国,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反反复复的在金属3D打印领域投入巨资,研究了十多年,并在F—18战斗机和F—404涡扇发动机上采用了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的核心部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这些零件的机械强度太差,连入门级的航空安全标准都达不到,就更别说性能更高的军用装备了。

于是美国人得出结论,金属3D打印充其量也就能在航空维修领域做些此等级的零件修补,剩下的也就是给小孩子量身定制些高等级的玩具模型罢了。

基于这个判断,美国人将保留了近30年的金属3D打印技术专利公开转让,反正都是些没用的东西,留在手里也是浪费,还不如推向市场,还能捞一笔专利费。

此时此刻的美国可是世界科技领域的绝对王者,他们得出的结论哪怕不是真理那是定理,别说有人反驳,就是质疑的声音都没有。

毕竟类似金属3D打印这样的技术不单单需要时间,更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其他国家绑在一起也没那个能力,又有什么好质疑的?

反正美国人又不会自己坑自己,要是好东西他们能不留着?

正因为如此,美国人断言金属3D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不大的结论很快就被世界航空航天制造领域普遍接受。

国内作为摸着美帝过河的好学生,自然对美帝大大砸钱砸出的结论是深信不疑,于是跟其他国家一样,对包括金属3D打印技术在内的增材制造技术变得兴致缺缺。

除了几个早已经上马,并且支付了经费的个别项目外,绝大部分的增材制造技术项目不是被迫下马就是直接砍掉。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 众 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而这其中,中国腾飞保留的增材制造技术的项目最多,但也只有区区两个而已。

即便如此,中国腾飞申报立项的名目也不是航空航天工业制造,而是航空器、航天器系统维修。

毕竟中国腾飞下属四个大型的航空维修厂,和一个航天器检测中心,维修业务占到了中国腾飞总业务的12.4%,占比可不小,做一些专用的维修设备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只是让高级研究员等人没想到的是,维修领域的设备,庄建业竟然将其应用大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中,而且造的好不是一般的东西,是复杂程度最高的航空发动机。

哪怕这款发动机只是应用于外贸型巡航导弹的小型涡喷发动机,且还是低寿命的一次性消耗品,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上乘的高精度锻件的作支撑,哪怕是一次性的涡喷,在运行时也会因为结构强度不够提前报废。

届时,巡航导弹就不是巡航导弹,而是在空中乱炸的大炮仗。

正因为如此,直勾勾看着庄建业的高级研究员在严肃的问完之后,再次认证的补充道:“这件事很重要,庄建业同志,希望你能严肃对待!”

意思是我再跟你开玩笑?

庄建业心里腹诽着,可面上却依旧笑呵呵的:“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各位领导还是这边请,旁边就是我们WD—18高集成小型涡喷发动机的生产车间。”

“你们没有为这种小型涡喷发动机专门成立生产厂?”

听说手里的小型涡喷发动机就在巡航导弹旁边的配套车间里生产,那位高级研究员立刻吃惊的睁大了眼睛。

要知道这种军用小型涡喷可不是模型上的民用货,要求还是很高的,内部最起码也有数千个零部件,别说是国内这样航空水平一般的存在,就是欧美那些发达国家,类似的小型发动机也都会成立专门的生产厂进行专业的加工生产。

可中国腾飞居然就将这种核心装备真的当作了配套,放到了巡航导弹总装车间的旁边。

要知道进门前高级研究员可是看过,周边的厂房可都不大,想要提供没三分钟下线一枚巡航导弹的生产效率,WD—18小型涡喷发动机的生产效率至少要跟其同步,否则根本就供不上货源。

传统的锻件制造显然做不到这一点,难不成中国腾飞真的用金属3D打印技术做的小型涡喷发动机?

庄建业对高级研究员的惊讶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说了一句:“领导还是去看看就知道。”然后冲着一处出口示意了一下,便抬腿走了过去,高级研究员等人怀着三分怀疑,七分好奇跟了过去。

很快穿过车间,随后走过一段长廊,换上防尘服带上防尘帽,便进入一个面积中等的防尘车间内,然后高级研究员等人就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只见十台两米多长,一米多高的加工设备一字排开,内部不约而同的都在加工着WD—18小型涡喷发动机各型零部件,随着加工完成的提示音陆续响起,五台设备的操作台陆续打开,有机械手将零件拿出来,然后放在一条小型的吊装带上,早已就绪的工人们按照流程将这些零部件快速的组装在一起,随即点火试车,持续5分钟后,停车冷却,等待封装。

如此周而复始,平均半个小时就有一台WD—18涡喷发动机组装测试完成,这效率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