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献俘京师(1/1)

朱平安签字后,尚知府第一时间叫来亲信,令其即刻带人连夜八百里加急送呈京城西苑。

“子厚,我这也是怕夜长梦多,这捷报晚发一天就可能发生变数,咱们江南地界上不讲究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尤其是那个外地来的大人物。我不念名,子厚你也知道我说的是谁,他来江南做什么来了?祭海是为什么?连连试图插手剿倭事宜又是为什么?如果听到咱们苏州大捷的消息,肯定会横插一手,说不得子厚你辛辛苦苦、刀山火海取得的首功就易主了。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让圣上早些看到捷报,高兴高兴。”

尚知府如此向朱平安解释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捷报是具有时效性的文书,自然越快送呈圣上御览越好。”

朱平安点了点头,心里清楚,其实是尚知府更担心夜长梦多。

如果有其他大佬插手苏州报捷之事的话,尚知府的王奸更改方案也就胎死腹中了。

尚知府不点名说的那名大佬就差直接点名赵文华了,其实跟点名也没什么区别了。

尚知府的担心其实很有道理,历史上张经未来取得的王江泾大捷,赵文华就抢功了,不仅抢功,还把张经给整死了,虽然这是未来历史上发生的事。

但是以赵文华的性格,当他听到苏州大捷的消息后,肯定会来抢功了。

可能是督师之功,可能是指挥之功,亦或者其他的功劳,赵文华绝对不会客气的。

朱平安知道赵文华的野心,通过当初的百花酒事件就可见一斑,他的野心大着呢。

大明朝这么多官员,谁还没有一颗内阁首辅的心呢。

尚知府为了这道奏疏能够第一时间送呈嘉靖帝的案头,还给亲信特批了两千两银子沿途打点。

“沿途的驿站,宫里的太监,等等等等,该花钱打点的就花钱打点,沿途不要吝啬花钱,第一时间更换骏马良驹,第一时间将捷报送到西苑圣上的案头。我告诉你,只要捷报能够第一时间送呈御览,我记你一大功,回来重重有赏;若是拖延了时效,别看你跟了我十来年了,我也一样严惩不贷。”

尚知府再三叮嘱亲信,胡萝卜加大棒的经典组合也运用的炉火纯青。

“大人放心,小的绝对不负大人所望。”

亲信抱拳再三保证,翻身上马,带着五名好手背插八百里加急旗,踏上了北上京城之路。

在尚知府的亲信翻身上马走后,朱平安想了想,向尚知府提了一个建议。

“尚大人,此番苏州保卫战,来犯倭寇之多,取得战果之大,都是本朝倭患以来最大的一次,未免有人质疑我们是否夸大其实,为了增加说服力,打破别有用心人的质疑,我建议将斩获的倭寇首级以及俘虏押送京城。真金不怕火炼,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相信有这么多的倭寇首级以及倭寇俘虏左证,没有人再能胡乱质疑我们此番苏州保卫战的功绩了。”

朱平安向尚知府提议道。

这一个提议,出于对严党等人的警惕。

自己在京城得罪了严党,以严世蕃和鄢懋卿、罗龙文等人行事风格,必然会对自己的战功设置各种障碍,此番报功必不会一帆风顺,必须要防一手。

有必要向京城进献倭寇首级,以及献俘,以血淋淋的事实增加说服力。

“好好好,好一个事实胜于雄辩,子厚大才,这话道尽了争论的终极奥义,日后当大行于后世。子厚这个建议必须要得!有了万余颗倭寇首级以及四百多倭寇俘虏这样的事实,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就是舌灿莲花也要一败涂地!圣上也能一目了然,给我们一个公道,上上下下都要给我们一个公道。”

尚知府听了朱平安的建议,禁不住连连点头,对朱平安的建议赞不绝口。

“子厚,我调八百人押送倭寇首级和俘虏进京,为了保证俘虏老老实实抵达京城,还需要你们浙军的虎威镇着,倭寇俘虏才能老老实实。子厚,你也要调些浙军陪同押送才好,沿途行进等事务皆以你们浙军为主。”

尚知府想到京城遥远,沿途千余里,提议朱平安也派遣部分浙军一同前往,还主动表示以朱平安的浙军为主,他安排的人听从朱平安安排的浙军的指挥。

“好,我也安排四百人前往,我麾下刘牧行事稳妥,可堪大任。”朱平安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如果让苏州府的卫所兵押送倭寇首级和倭寇俘虏,朱平安也不放心。

“刘牧吗?虽未听过此人,不过能得子厚‘行事稳妥,可堪大任’的评价,定是不凡之辈。子厚的人,信得过。好,那此番进京献俘、献首级,就让他领队。”

尚知府对朱平安很信服,连带着对朱平安麾下的人也信服,虽然他并未听过刘牧的名字,但是也放心的把入京的重任交给了刘牧,让刘牧领队。

“我在官场浮沉数十年,在京城也有不少交情,我与他们修书几封,请他们照拂一二。”

接着,尚知府又表示要修书几封给他的京城老友,让他们对苏州捷报照拂一二。

闻弦歌而知雅意,朱平安也开口表示道,“稍后我也与恩师徐阁老修书一封,看看能否让老师暗中照拂一二。”

“哦,差点忘了,子厚的恩师是徐阁老了,若有徐阁老暗中照拂一二,那再好不过了。”

尚知府禁不住高兴的说道。

朱平安见状,提前跟尚知府泼了一盆冷水,避免过于期待徐阶的照拂,“不过,恩师如今形势也不容易,另外,我这个不肖之徒当初在京城也给恩师添了不少麻烦,不知道恩师还管不管我这个不肖徒”

“呵呵,我知道,这些都是锦上添花,有则更好,无也无妨。正如子厚所言事实胜于雄辩,有我们押送的倭寇首级和倭寇俘虏在,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尚知府不在意的笑着说道。

确实如此,朱平安也点了点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