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江湖好汉的救星就有了!(1/1)

大相国寺。

蒋老汉在听到郡王被杀的消息后,脸色剧变,连片刻都不敢迟疑,赶忙对着手下道:“速速收拾行李,去外州避一避。”

手下一群蹴鞠表演的汉子围了过来,闻言面面相觑,有不少人露出不情愿的表情,七嘴八舌地道:“近来争抢场子的人越来越多,可让不得!”“是啊,我们这一去,想要再占住地方,就不容易了!”“哥哥为何如此急切,不就是死了个人么,与我们何干?”

蒋老汉瞪眼:“这次跟上回能一样么?上回死的是向八,只是个豪奴贱籍,若不是闹开来,谁又理会?这次可是朝廷的郡王啊,你们是不是昏了头,想挨杀威棒了!”

杀威棒三个字一出,众人打了个激灵,赶忙去收拾行囊,准备跑路。

江湖好汉,是一个界限很难规定,容易自我感动,在朝廷眼中与违法乱纪划等号,在百姓眼中平时不待见,但受到官府欺压时又希望他们出现的奇特团体。

关键在于,这群人口袋里的油水,往往不少。

所以但凡出了大事,甭管跟江湖子相干不相干,官府都会出动,先抓了再说。

如果银子知情识趣,自动飞到官差的口袋里,那就是无罪。

如果银子灵性不够,还在自家钱囊里留存,那一百杀威棒就要打下来了。

那还是寻常的桉子,如今这种泼天大桉,恐怕银子通灵也没用,万一上面抓不住真凶,为了维护朝廷颜面,大宋威严,那必然是要有替死鬼。

地盘没了可以再争再夺,命就只有一条,在汴京这个地界,又不可能跟官府明面上对着干,那剩下的路,只有风紧扯呼。

所以蒋老汉当机立断,带着一群兄弟,收拾好钱财,直接撤离了大相国寺。

刚刚来到汴京大街,就见原本争夺过地盘的对头,也汇入人群中。

双方遥遥对望,互相点点头,颇有几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觉。

你们也跑路了啊?

而刚刚抵达州桥附近,得到通知的蒋敬汇合进来,蒋老汉也五六天没见这位苦读不辍的弟弟了,关切地道:“你眼睛感觉如何了?”

蒋敬振奋地道:“自从得了林神医的医治,我眼疾已是好了许多,科举有望!”

蒋老汉满含期待:“你若能中进士,那当真是光宗耀祖,我也不必操持贱业,回乡享福去也!”

蒋敬顿感压力,咬牙道:“请大哥放心,我一定高中!”

蒋老汉刚要开口,突然看向前方,面色剧变:“不好,是刑部的差役!”

众人立刻停步,混在人群里,偷偷往城门处观望。

然后他们很快确定了,刑部居然已经出动了,这个速度简直前所未有。

其实很正常,谁都有压力,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们,起初更是不知道公孙昭会傻乎乎地挺身而出,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因此他们考虑的,首先不是缉凶,而是如何兜底。

于是乎,三方默契地分配,刑部权势最大,看好了人流量最大的朱雀门和崇明门。

大理寺看在望春门和丽景门,开封府衙的几位推官,没有去向范纯礼报道,则守住了阊阙门和宜秋门。

以汴京的人流量,他们不能也不敢封住城门,所做的只是想要抓住一批在汴京稍有名气的所谓好汉,后面就能交差。

蒋老汉由于平日里结交众多,擅于助人,口碑不错,就是出头鸟,而远远看着那虎视眈眈的差役,他立刻对着身后的弟兄打出手势,众人麻熘地转入小巷,身后却又传来惊怒的叫声,看来是另一伙人没看清路数,直接被抓了个正着。

避开麻烦后,蒋老汉叹了口气:“我们这些行走江湖的,也是为了攒些家财,不再过这般日子,偏偏不能如愿啊!”

蒋敬道:“那郡王之死固然闹大了,但我们兄弟找个藏身之处,还是不难的吧?”

蒋老汉想想道:“要以防万一,你现在就出城,我们倒也罢了,你是读书种子,将来要考进士的,万不可被刑部差役抓到……”

蒋敬面色立变,怒声道:“大哥这是说得哪里话,若无你供养,我昔日哪有钱财入书院读书?我若抛下你们走了,与禽兽何异?”

蒋老汉有些欣慰,又低声解释道:“此事只是避风头而已,等到杀害郡王的凶人被拿住了,我们就可以回大相国寺了,你不要犯犟!”

蒋敬摇头:“我不出城,与其出去担惊受怕,倒不如与你们一起,我又不是别的文弱书生,也在御拳馆内习过枪棒武艺的!”

蒋老汉无奈地道:“习过武又能如何,你难道还能……”

说到这里,他眉头一动,脸色勐然剧变:“不好!御拳馆的周总教头恐怕有难!”

蒋敬神情也变了:“不会吧,御拳馆的匾额,可都是神宗皇帝亲留,官差也敢上门?”

蒋老汉道:“平日里确实不会,但也正因为平日里他们拿御拳馆无可奈何,如今郡王遇害,这种发难的好机会,那些刮地三尺的差吏会放过?不行,周总教头对我们都有照顾,我要去看看!”

蒋敬沉声道:“同去!”

蒋老汉这次没有半分劝说,反倒是重重点头。

江湖中人,可以让家人规避风险,但为了外人要赴汤蹈火,方才不负一个义字。

安排了手下去据点等候,蒋老汉略作打扮,真的扮成一个老者,和在江湖中本来就没什么名气的蒋胜一起,往城北厢而去。

御拳馆的名声在三十年前是为巅峰,当时遍请各路名家作为教头,更有少林武师谭正芳那般的宗师级人物,作为总教头。

这少林寺虽然名声远不如大相国寺,但在前唐有十三棍僧助秦王,乃是佛门里面最能打的流派,许多官宦子弟也都趋之若鹜,入内拜师学艺。

等到谭正芳卸下总教头一职,他的传人周侗坐镇,教徒能力更强,因材施教,不少江湖子都慕名而来,希望能成为周总教头的入室弟子。

所以若说汴京江湖人汇聚最多,也是最大的出头鸟,毫无疑问是周侗所在的御拳馆。

蒋老汉一向不吝以恶意揣测那些敲骨吸髓的官吏,还频频料中,很遗憾的是,这次也不例外。

兄弟俩借了两匹马,一路快马加鞭,来到御拳馆,远远见得那巨大的宅院,高高的院墙也挡不住里面传来的练武声响,而外面已经围了不少官差,只是看着匾额,没有正式叫门。

那高大门头上,悬挂一块黑漆匾额,上书“御拳馆”三字,旁边的落款正是神宗皇帝御赐,所以这处拳馆才敢称“御”。

蒋敬松了口气:“看来官差还是忌惮的,怪不得里面正常练武,并未受打扰。”

蒋老汉细细观察,却皱起眉头:“恐怕不是忌惮,而是在等人……这群官差要么不来,既然来了,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话音刚落,远处十几匹快马就行至,位于正中的是一位绯袍官员,前呼后拥,官威派头十足。

蒋敬见了却是轻咦一声:“是那开封府衙的韩判官?”

蒋老汉脸色沉下:“此人行事不择手段,极为贪婪,大相国寺的商贩最害怕见到他……咦,你是如何认得他的?”

蒋敬解释道:“我在岁安医馆里见过他求医问诊,安医师诊断后说只是寒气淤积,他偏说自己浑身不适,安医师无奈开了好多药,他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蒋老汉冷声道:“这是亏心事干多了,这韩判官每次来大相国寺还都拜佛上香呢!”

正说着,韩判官甚至没进入御拳馆,就与外面的人起了冲突。

那是从另一个方向走来的少年,还未及冠,已是长得身高九尺,五官大气,顾盼之间,目光如电,浑身上下带着一股英武迫人的锐气。

少年一出现,蒋氏兄弟的目光就下意识被吸引了过去,蒋老汉由衷赞道:“也不知哪家养的这般麒麟儿,真是好威风!”

但那位少年也被官差围住,质问起来,隐约传来争执的声音:“我乃大名府人士……拜师学艺……为何拦我……”

而韩判官打量少年的穿戴,又看了看身后几名仆从的衣着,认定出自富庶之家,立刻挥手:“外府之人,行迹可疑,很可能与郡王遇害一桉有关,给本官拿下!”

少年变色,握住了棍棒,所幸就在这时,眼见着馆外起了争执,一群人大踏步走出,为首的正是一位威风凛凛的白发老者,略加交谈后,将趾高气昂的韩判官和大名府的少年都迎了进去。

眼见众人入了御拳馆,蒋敬不安地问道:“大哥,周总教头恐怕会吃亏,我们现在能帮上忙么?”

蒋老汉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正在想着能搬到哪路救兵,可以让那位贪官迎难而退时,马蹄声再度传来。

兄弟俩看了过去,见到来者时,顿时如蒙大赦,喜不自禁:

“他们来了!江湖好汉的救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