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通风口(1/1)

“你该不会是在想,王汇的多重人格成因吧。我都不知道你在这方面还有研究呢……”

齐晗超过了一辆跑车,把试图展示排气量的跑车甩得越来越远,“我在这方面没什么研究,不过我确实需要他的其中一个人格告诉我,他是否有犯案可能。”

徐川心有余悸,刚刚那辆跑车的发动机发出的轰鸣震得他鼓膜发麻,“……你超速了……”

齐晗没有说话,但还是把车速降了下来。

“你打算怎么让他说实话,这方面咱们可都不是专家,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吃不了兜着走。”

齐晗沉默了半晌,“我知道。”

徐川看了看他,这话说得很有歧义,知道?知道什么?知道“逼供”的方法,还是知道出了事一个都跑不了?

“回我那儿吧,”齐晗说道,“我叫了九哥,一起商量一下。”

深夜下起了雨,打在路虎的车窗上,汇成雨帘,齐晗打开了雨刷,但雨水不会因此停止冲刷一切,就像他们此时无论多想立刻找出真相,依旧有源源不断地阻碍。

路面坑坑洼洼,闪着亮亮的波澜,似乎能看到雨水滴落地面一瞬间溅起的水花。

夜很静谧,临近齐晗的家,愈发寂静。

徐川的思绪飘起来,无端想到了寂静岭的故事。

他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

齐晗的视线微微偏转,“怎么了?”

“……没什么。”

车停在老宅门口的时候,怀光靠在门边站了很久了的样子,天气阴凉,他抱着手臂缩着脖子,眼睫上挂着湿漉漉的水汽。

“等了多久了?怎么不进去?”

怀光看到齐晗,眸光亮了起来,缩头缩脑地朝里面撇撇,“里面更冷啊……”

齐晗好笑地摇摇头,“去烧壶热水。”

“诶。”大概是在外面冻了太久,怀光的步伐虽然很快,但是走动起来很是僵硬,像打了一层看不见的石膏。

“怀光还和以前一样,”徐川顺着提起,“也不知道是该说难得,还是说年轻,总是单纯的性子,可能也不是什么坏事……”

齐晗哼笑,“我保留意见。”

“哎你这……”

齐晗摆摆手,“成长起来,是要时间的……”

也是需要契机的。

罗笙出现之后,他变了。罗笙去世之后,他也变了。

这些变化就像隐藏在无数新落枯叶下的陈叶,慢慢腐烂,不被察觉。

没人看见,可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很多事都变了。

一切都变了。

九哥站在白板前,时不时地往上面加上几笔。如果不是他偶尔也有动作,简直就像是站化了。

“看出什么来了?”齐晗把桌边的款装咖啡拿起来,递给九哥。

“不用,谢谢,”九哥没接,“什么也看不出来,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模糊的,”他指了指死者,“甚至是一片漆黑的。”

“是我们还没有把碎片串起来的线。”

齐晗的咖啡被徐川拒绝后,自己拿起来喝了一口,“我们今天去走访了一位嫌疑人,基本可以排除了。”

“廉劲?”

“嗯,你怎么看?”

九哥片刻都没有停顿,就说道,“他的故事应该和这个案子没有关系,让怀光他们继续调查比较好,我个人倒是比较怀疑这一位。”

徐川看到他圈出的人,差点惊呼出声,“何琼?”

虽然他现在不能确定何琼不是杀人凶手,但他心里总是觉得何琼不可能杀人。其实,在心里有了想法,就会不自觉地一遍一遍暗示自己,逐渐在心理上就会形成并非事实的念头,并相信这个念头就是真的。

不过齐晗的表情看起来并不意外,甚至是认同的。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理由?”

“多重人格,是个不确定因素,当主体人格沉睡……那个应该叫什么?”

“客体人格。”齐晗提示道。

“对,当主体人格沉睡,客体人格出现的时候,多重人格患者当时的情绪应该是不稳定的。”九哥把犯罪现场的照片上拍摄的人皮圈给他们看,“但是你们看,现场的尸体处理,或者是其他部分的处理,很细致,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是我认为一个主客体人格正在进行交换的多重人格患者是没有办法做这样的案子的。当然,还需要你的手段去验证。”

齐晗没说什么,“那张蔷呢?”

“很简单,因为这样的犯罪手法,不会是一个女性能做出来的。”

齐晗笑了起来。

徐川忍不住插言,“一个能热衷公益活动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是杀人凶手呢?”

怀光刚好把热水端进来,齐晗撂下句,“杯子呢?”就重新转向徐川,“徐队,过了这么多年,你还敢相信人性吗?”

徐川嘴唇动了动,还是沉默了。

心里的那个念头虽然还在,但徐川想,那一定是因为他的心还没有被腐蚀透,终究还是相信人心温善。

“作案手法呢?”

“可能性太多,但是从现场血迹,尸体和人皮上的血来看,我得不出任何结论,很可能不是用一种工具搬运,或者凶手在犯案后处理过现场的血迹……”

“现场没有鲁米诺反应,我叫他们仔细查验过了。”

九哥凝视着那几张照片,半晌后,喃喃低语,“俯角……”

齐晗飞转的思绪猛然惊起,“你是说,通风口?”

“有吗?”九哥目光灼灼,神色却依旧宁静地像是一片夜色。

齐晗唇边勾起一个笑容。

照片全部都是俯角拍摄,除了那张人皮“展品”,虽然很好地把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容纳其中,但是还是有些看不到的事物隐藏在角落,终有一天将大白天下。

博物馆是公共建筑,为了保持极好地通风,避免缺氧等状况,博物馆的通风口往往修缮地比一般建筑更结实耐用,甚至宽度和高度都有一定比例地增加,能容纳两个人或一个人一具尸体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凶手是如何行凶的呢?

他又是怎么知道摄像头画面被博物馆馆长偷梁换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