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防火防♂盗♂防师兄, 赏月赏♂菊♂赏师弟

“之后呢?”

薛蟠突然插话道:“弟,这你还用问,当然是‘升官发财’啦!”

薛螭瞪了一眼打乱他步骤的兄长, 接着继续望向他的父亲。

薛征把两个儿子的互动看在眼里, 说:“‘升官发财’也没错。”

“我们家已经很有钱啦, 发财也不是很重要;那, 为何要当官呢?”

薛征眉头一挑, “那不一样, 中了举得了功名,我们家才能改换门庭;当了官,便能光宗耀祖!”

看着薛蟠兄弟“懵懵懂懂”地点头,薛征借机语重心长地教育:“你们这年纪, 正是好好学习的时候,将来考取功名、为官做宰, 为我们薛家争光!”

薛螭眨眨眼, 说:“我跟大哥年纪小要努力读书, 那爹爹——您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读书?”

薛蟠傻乎乎地在一旁应和:“是啊,是啊!”

这一刻, 薛征想抽死这俩熊小子的心都有了。

——事实上,薛螭不是在找抽, 也不是在无的放矢。

他最近结合了原著与实际情况, 各方面去分析家里人的性格特点。

他曾经看过有红学者评论, 说薛父能倾注心血悉心培养宝姐姐, 务求将之培养成德工言貌兼备的当代淑女典范, 足可见其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物。

毕竟,在这个父系社会里,女性基本均是作为男性附庸的存在——这直到现代社会才相对好一些——由此,从这个年代上看,薛父能如此用心地教养女儿,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对于这个观点,薛螭有不一样的想法:

放眼整个父系社会,就是多烂泥扶不上墙的儿子,当父亲的也不会轻易放弃治疗,最正常、最普遍的想法,是怎样为儿子做好打算、铺好后路。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那位刘阿斗。

然而反观薛父,从发现薛蟠不符合他的期望,便这么干净利落地放弃转而教养薛宝钗这一点,是非常不符合这个年代的特色的。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薛父如此行事,不正正源于商人逐利的天性么?

因为儿子天赋不行,无论怎么投入都与预期收益不成正比,相反女儿培养好了,不论是送进宫还是怎样,那收益都是可观的。

作为一个商人,能不知道怎样选择?

不过,薛父大抵是没料想到,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就是女儿再优秀也是白搭。

关于薛父的眼界问题,薛螭亦有想过原因。

正所谓“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

薛家从商,到薛父这一代可不止三代了。

不可否认,薛父是有野心有能力的。

然而商人的身份,不仅限制了薛父对外的人际交往等方面,更局限了其看待事物的眼光、甚至是大局观。

眼光和能力的不匹配,自然阻隔了一个人的发展,甚至在重要抉择面前,极其容易犯大错误。

因眼界等各方面因素所限,薛螭发现,薛征对下一代“优劣”的评判,居然就简单地定为“会不会念书”这一点上面了。

——简直可笑!

便是真的很会念书,就真的能成为人才了?

不必提现代大把大把的念书不行但实际工作超牛的人,以薛螭曾当上副总裁的眼界,以及长期受某涯某吧各式八一八的熏陶,他都很明白,一个人的价值,远远不是“学习”一词能表现出来的。

再者,在古代里,不也有类似韩愈那篇《师说》的“术业有专攻”的名言?

因此,薛螭认为,必须从根本上,矫正薛爹爹的错误思维!

——肩负起如此伟大任务的薛螭,此时才会这么大胆地“口出狂言”。

仿若看不见薛征黑得像锅底的脸色以及快要爆发的怒火,薛螭佯装大大咧咧地说道:“不过啊,爹您虽然没有好好念书,没有当上大官,但是现在也很厉害嘛!所以念书不好,也不一定是个没用的人啊!”

有理有据有真实范例,一把就堵住了薛征的口,叫其一口气吐也不是吞也不是。

——要是反驳不就成了他不会念书他没用了么!

而且,这小崽子说那么多,不就是为了给兄长开脱嘛。

这是有兄弟.爱.的表现。不能生气不能生气不能生气……

想着,薛征强压怒气,沉着脸说:“你小子说那么多,不就因为你哥念书不行?那好,祥儿你说,你哥念书不行,日后能怎样?”

薛螭理所当然地说:“当然是跟着爹爹您学习啊!我们家,家大业大!是需要有人好好管理的!”

说完,薛螭转而跟薛蟠道:“哥,我念书还行,我就去考科举了,这个家,就拜托你了!”

薛蟠拍拍胸口,十分豪爽地应道:“没问题,阿弟你放心吧!”

薛征在一旁看得都哭笑不得了。这俩臭小子,老子还在呢,居然还正大光明分起老子的家产来了!薛征忍不住干咳两声,将他那俩儿子的注意力召唤过来。

薛螭把视线放回薛征那,继续一派“天真无邪”的模样,说:“爹,虽然我还小,但是哥已经长大啦!家里的事情,您可以跟哥商量啦!”

薛征闻言,嘴角一抽。

这还没算完。就见薛螭拉着薛蟠的袖子,把后者拉到一边咬起耳朵:“哥啊,你听完要记下来,晚点跟我说哟!”

“好的,阿弟!”

你们这帮小崽子,说悄悄话这么大声,老子都听见了!薛征无语了。

不过,叫这兄弟俩一闹,薛征某些想法亦有细微的松动——不枉薛螭筹谋那么多——薛征看他家小儿子,才三岁,行事说话便一套一套的,将来可不得了。

而长子……嗯,顺儿有九岁了,是该接触下家中事务了。

如这小儿子所说的,既长子念书不行,那他亦不必强求,将其带在身边教导一番,日后守成便好。

——就这样,因薛螭的一句话,薛征便定下了让薛蟠接下来水深火热的日子。

不过这是后话了。

到如今,尘埃落定,一举得男,贾母提着吊着的心也安下来了,只余下满心的欢喜了。

贾母在那叨念:“我的敏儿如今如愿得了个哥儿,以后在林家就有了依靠,女婿也是个上进的,敏儿往后定能安安稳稳了。这可真是菩萨保佑,这下老婆子总算能放下心来了!

说来,敏儿自跟着女婿去了扬州,我们母女都快有十几年没见过面了。现在敏儿产子,虽说顺利,但这女人家生孩子哪个不是在鬼门关里走一遭的啊,也不知道我那心肝现在身子如何了……可恨我这老胳膊老腿,奔波不得,这京城离着扬州,又万水千山,叫我只得在这里日思夜念……”

贾母说着说着,一时思女之情泛滥,抹起泪来。

一旁的邢、王两位夫人见此,忙起身劝慰。

无耐两位夫人俱不善言辞,更何况早在听到贾敏得子后,两人的心思都各自不知道飞哪里去了,这会儿说起话来更是干巴巴的。

最后到底还是叫贾母身边的大丫鬟鸳鸯把人给劝住了。

贾母好不容易收了泪,又开始折腾起别的,吩咐鸳鸯备钥匙,说是要开库房,收拾好些东西,准备叫人去扬州给贾敏送去。

列礼单时,贾母说出来的这一件接一件的珍宝,又是叫邢王两位夫人眼热心恨得很。

礼单列得差不多,贾母又想到了什么,转而对她俩媳妇道:“这敏儿产子,可是件大喜事,我们府上可不能随便指个下人过去。你们看看,这事家里谁去最好?”

王夫人一下子攥紧了手里的丝帕。

让她丈夫或者儿子千里迢迢去扬州给她的死对头道喜送东西?不行,绝对不行!

她微微垂下眼,叫人看不见她眼里的神色,斟酌下语句方道:

“小姑这件可是喜事,况且小姑在家时,与我们老爷感情笃深,也素来跟珠哥儿要好,珠哥儿久未见他姑姑,定是想念得很……按理是不该推辞的。

可我们老爷每日都要到衙门去当差,而珠哥儿现今在国子监读书,虽说也不是不能请假,可京城到扬州,这一来一回不知道耽搁多少时间,眼看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了,正是该勤奋的时候呢。”

王夫人说的这里就没继续说了,不过这后面的话自然不言而喻。

贾母听了,理解地点了点头,便对长子媳妇邢夫人说:“既然老.二那边都不得空闲,那便叫老大去吧,反正他整日就是闲在家里胡混。老大家的,你待会回去跟老大说说,叫他一会来见我,我还有别的事要嘱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