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诱饵的一团根本就没带重武器,别说70毫米步兵炮,连排连级的60迫击炮和通用机枪的炮弹与子弹也仅仅带了一个基数,为确保快打快撤,卡车和装甲车亦尽量腾出空间供士兵们乘坐,所以有限的火力不足以作阻断射击。
李大柱不得不在蒙军铁骑接近500米时方下令:“迫击炮密集射,机枪扫射,争取挡下第一波,打。”
排级2门、连级6门和营级24门,共56门60毫米迫击炮射出的密集炮弹和一倍以上的希*勒电锯扫射,如果用来打步兵,那将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打骑兵结果遂相反。
马翻人死不消说,可集群马队,便是那马匹都是武器,高速马匹能产生两吨的冲击。只要不击中马头和打断肢体,集群那一鼓作气的冲力是不会停下来的。
一时间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机枪的金属流如水一样泼洒出去,蒙军骑兵队形里顿时人仰马翻,死伤连片,但蒙军冲锋速度丝毫没减,毕竟迫击炮每打三发便要抬高角度来减少落点距离,机枪打快了不但子弹跟不上,还需要换枪管。
在300米时,步枪兵亦加入射击行列,半自动步枪的火力怎么都难及机枪,这么一来蒙军铁骑就快接近100米了。随着蒙军的排枪射出,一营开始出现伤亡。
蒙军打仗有些章法,前排不管不顾地射出骑步枪的子弹,随即收枪,让出射击位的同时抽出马刀,百米距离不过数秒便到,射击、挂枪、抽刀、低头,默数5声,见敌无论挥刀、横刀均不见血,因为速度快得见不到血,肢体已断、头颅已分。
5000多骑兵正面2000、左右各1500,三面包抄,不得不说这个战法能让敌军顾此失彼,可丹纳多济失算了,他没想到敌军的自动武器如此之多,火力如此之强,导致冲到阵前的铁骑已不足500。
这时的迫击炮已经失去作用,机枪大多因为快速射击导致子弹已打光,过高的射速令枪管和备用枪管均报废而成为废铁,火力大为降低,这时再有后继兵力持续冲击,守军不过两道防线,将行不成有效的阻挡作用。
如果多加1000骑兵,那状况便完全两码事,可惜丹纳多济已分兵三面冲击,便给了敌军各个击垮的机会。即使如此,一营的战线亦岌岌可危。
两侧躲在单兵坑里的士兵堪堪与数量不多的蒙军骑兵混做一团,一个骑兵挥刀劈翻一个守军,呈倒三角的射界里总有一人能瞄准骑兵射击。论一换一,那蒙军是吃亏的,在冲锋过程中蒙军已损失大半,而一旦放慢速度,骑兵便失去所有的优势。
更令蒙军骑兵无奈的是游动着的装甲车,催马撞上去,装甲车可不怕,骑手不事先准备好炸药包和集约手榴弹,跳下马去攻击装甲车那就是躲在单兵坑里步兵的活靶子。
海湾军一贯秉承三三阵法,点与面均呈倒三角设置。各班排长根据战场状况,至少两个点能对正面或侧面实施有效打击。
说时间的阵地上厮杀处处,守军的狙击阵与蒙军的冲击阵都已化解,遂形成散布各处的散兵对打。
李大柱见一敌骑兵挥刀而来,毫不犹豫把冲锋枪一扔,猛地全身缩回单兵坑里,头盔‘锵’的一声响被蒙军的刀尖劈中,慢半拍就不是头部一震的感觉了,而是永远不再有感觉。
一些舍不得丢开步枪、快速躲避或反应稍慢些的士兵,不是身首异处,便肢体纷飞了。更多伤亡的是入伍不多时的新兵或胆气不足者,他们死得是最快的,由此可见骑兵的可怕。
好一个李大柱并非傻乎乎地一味躲藏,拔出由于战功师长奖励的T7大黄蜂手枪,冒出半截身体便向一闪而过的骑兵背部射击,扣动扳机间不断移动准星,终于在射出七八发子弹后,将蒙军骑兵打下马。
短兵相接最好的武器遂系灵活的手枪,步枪机枪不管速射有多快,其指向是一个点,手枪移动手腕遂成一个面,瞄准射击行程都相对快捷。
海湾军的配置可谓精良,狙击步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比比皆是,远距的狙击步枪一枪一准、半自动步枪射速与精准相结合、冲锋枪扫出的弹雨弹着面便是一片,但在步兵与骑兵近战对决中,它们都已失效。
飞驰的战马与骑兵,晃眼而至,即使中弹也得两说,一则马匹的冲击力能将人撞飞,二来骑兵不会傻傻地露出身子给你打,庞大的马头和马身就是盾牌,一旦避过,死的就是你。
即使失去战马的骑兵,手中挥舞的钢刀便如割命镰刀、近战利器,又快又狠,趁你摆动瞄准的过程,刀锋已至,这就是日军最为讲究的白刃战,比开枪射击更为有效。
就在冲入阵地的蒙军虽少、且占据上风的时机,李大柱的手枪扭转了局面,也就是海湾军的奢华配置,士兵人人都配有手枪,鉴于后勤的需要,毛瑟驳壳枪等的杂枪已不准使用,部队配给的手枪全部是统一口径的T1、T5、T7。T1是士兵与排级军官的配置;T5作为营连级军官配置;T7便是团级以上的高级军官配置了。毕竟造价摆在那里,无论如何奢侈,T7都不可能普遍配发。
附近的战士见营长一击见功,连忙纷纷效仿,阵地上顿时响起一片片清脆的手枪射击声,致使整个阵地上全是手枪射击声。
7发装弹的T1便是老美的M1911改变型,士兵们对着目标或躲过蒙军骑兵的刀锋,举起手枪便枪响连连,不求一击即中,哪有那么多的神枪手,但求有效射击,一个弹匣没打中,对不起了蒙二,咱身上还有一个7发的弹匣,不管你在马上还是在地上挥舞战刀,劈不死我,那就该你死了。
冲入阵地的蒙军骑兵居然被手枪打败,呈几何式减少。没身先士卒冲入敌阵的第一骑步团长丹纳多济,在距离阵地几百米外举着望远镜看着。
长叹一声、吆喝两下的丹纳多济,与他的警卫拉紧马缰、转头就跑,再等一小会,喘过气来的‘日军’,收拾的便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