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对父亲一直心存害怕。

印象中,他总是那么凶。父亲非骂即打的方式,让我时常惊惧不已。青春期里,我老是会莫名地紧张,头像是要炸裂开来一样,难受极了,那时,满脑子尽是父亲言语与非言语的暴力。其苦难言。不紧张了,我就想,也许天底下所有的父亲都是这样的吧,强横,不讲理,有力量,说一不二。

的确,我目之所及所有有的孩子的成年男子,以及同学们的父亲大抵也是如此。

父亲生前是我们村小学的民办教师,一边耕种,一边教书。生活的穷苦,近三十年的执教生涯,“转正”又无望,是够让他烦心的。历经人世沧桑,我才明白,烦怨和愤怒,会让人产生一些非正常的言行。对于父亲而言,教训我和我的姐姐妹妹,也许就是在宣泄内心积压至极的烦怒吧。再说,在农村,打骂孩子,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也许,父亲是千年风俗形成的习惯性动作。

我离家上学后,父亲离开我们村小,去往一所偏远乡村小学,早出晚归,来回一趟,骑自行车得一个多小时。在那所小学教书不到三年,一次开学,他给学生分发课本,就晕倒在课堂,当夜,离开人世。

一年清明节,上过坟之后,妹妹带我去父亲生前从教过的乡村小学。

那一排江南典型的砖瓦结构的平房,有父亲的办公室、教室,以及中午的休息室。我们缓慢地踱步,挨个教室地看,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那时没有六年级),父亲教过所有的班级,所有的教室都曾有过父亲的身影。倚窗而立,仿佛还能听见他的教书声,看见他背着学生板书的样子。不免就有些伤感。哪怕,父亲已去世好几年了。

往昔那些所有的好与不好,都化作对父亲刻骨铭心的思念。妹妹无声地垂泪,悲伤的氛围渐渐笼罩着。我的内心,有一股清泉流出,流的尽是酸楚与悲凄。此情此景,思念填满内心,但我眼角没有泪。

最后,妹妹带我去看父亲的休息室。

那里已是这所村小的柴火间了,稻草、豆杆和杉树叶堆得满屋都是。父亲睡过的床还在,确切地说,只是床架,床板也许当柴火被学校做饭的师傅烧掉了。在一捆稻草边缘,我看见用毛笔画的一弯下弦月,使劲推开草堆,一幅画跃入我的眼睑。妹妹告诉我:“这是父亲画的。他一个人,中午没事,就会画一些画,有时,画在纸上,这是唯一幅画在墙上的。”

看到画,我立马想起那首东北儿歌“月儿明,风儿静”——一支广为流传的安妥婴儿睡眠的《摇篮曲》。意境太神似了。

对于那弯下弦月,我记得格外分明。

我第一次从赣州的学校回来,父亲翻看我带回的校文学社社刊《绿芽》,在封面上用红色钢笔重重地写了一行字,纠正封面上那弯月亮的错误。父亲对美术编辑写批语:“你画的是下弦月,它只能出现在东边的天空,它的脸向着东方,可你却把它画在西天。”像是对他的学生作文进行评判似的。我第一次明白,下弦月挂在东方,它的亮光只是在后半夜幽幽地着染有天际,抑或在黎明引来天光。

在父亲墙上的画作里,一个孤独的人,一座茅草屋,一棵高大的桉树,还有桉树之上,东边天空荡漾的那一弯明净的下弦月。幽明的环境,孤独的人,天地一派宁静。也许是父亲的向往之境,是他人生中渴望身处的静谧之地吧。是的,父亲无时无刻不希望自己平和一些,像“月儿明风儿静”一样,和缓地对待自己的儿女吧?

当年,整理父亲的遗物,在一堆的教案和书报中,我发现一个笔记本,很多页都端端正正地写着“制怒”二字。我知道,此两字出自林则徐。他任江苏巡抚时,亲自在牌匾上书写“制怒”,挂在厅堂之上,用以克己自律。父亲有高血压的宿疾,血压升高之时,情绪是难以控制的,也许,那时,就想起用林则徐的这种方法,来自控自律吧。他那么苦苦地写着“制怒”,那么挖空心思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却是没能制止住,还是那么好似无情地打骂着他心爱的孩子。

多年之后,我才知道,父亲活得多么难,生活上难,事业上难,身体也难,甚至连情绪也是如此地折磨他,刁难他,让他不得安生。所以,在纷繁的人世,父亲如此渴望那种后半夜的安宁,静得只有自己的心跳与呼吸罢。

一幅画,让我读懂了父亲,尽管是那么迟晚。我的父亲,不仅仅是那些化身于外表的言语与非言语暴力,在他内心深处,分明有着这样宁静的一面,有一弯永远属于他的生长在灵魂里的下弦月。

这幅画,让我洞悉了父亲的内心,面对着它,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一行泪重重地跌落下来,穿越岁月,拉近我和父亲的距离。在这久违的泪水之中,父亲那强横的形象,渐渐地柔软起来,柔得像绒毛,软得像绸缎。

这就是一个父亲,真正的风骨吧。

@静心:

不生气,就从容;能制怒,是大度。“制怒”不是挂在墙上的精美饰物,更不是妆点门面的所谓人生座佑铭,人生每一步,都需要落实在行动上。怒伤肝,对于身体无益;怒伤情,对理性选择无益。有人说,如果你在愤怒之中,请先平静地数到十,然后再开口。或者像我的父亲一样,在心里挂一弯制怒的下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