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风水轮流转,倭国人要坚守这个著名的高地,进攻的却换成了华兰人,如何不让人感叹。当年曾经在203高地损兵折将的倭军,如何不知道防守此地的难度和重要性,为此倭军将最精锐的一个联队安置在了这里,同时派出另外两个联队驻守长山和角山,与203高地形成掎角之势。
奉军派出两个步兵团,从两个方向进攻203高地,为了能够压制对方的火力,奉军甚至拿出了一个师编制的机枪和几乎所有重炮。猛烈的炮击将203高地打的尘土飞扬,高地上的土壤几乎被全部翻动了一遍,但倭军的抵抗依然十分激烈。
原来在西部特区越来越强大之后,倭国军方就开始评估各地的防御情况,旅顺这个在奉天省内的孤岛自然是重中之重。在经过论证之后,倭国军方提出了海陆皆可的防御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在旅顺周围依托原来罗刹国的工事基础,重新建设大量现代化更加合理的堡垒系统。
原有的炮台都装上新式火炮,它们以移动炮架连接在底座上,可以360度进行转向,利用三个方向上的射击口对外射击,覆盖角度达到了120度。加强火炮的同时,在这些炮台向下的山坡上,修筑大量明暗结合的机枪堡垒,用以保护炮台,对进攻军队形成交叉火力。
对于最为重要的203高地,建设自然更加不遗余力。这个高地面积不算大,同时也能够受到来自3号、4号和5号堡垒群的火力协防,所以无需安置大炮。但是在这个高地上,却布设了以混凝土机枪堡垒为基础的大量步兵阵地。这些阵地结合着一战中堑壕战的经验教训,设置了大量地下弹药储备库、混凝土防炮洞、给水所、观察哨、指挥所和包扎所。
这些设施都有极为坚固的结构强度,拥有完备的火炮防御能力。按照倭军的建设标准,这些堡垒都是参照当时西特军使用的105毫米口径榴弹炮所设计,面对奉军的七十六毫米山炮,自然是毫无危险。
当奉军步兵开始冲锋的时候,倭军迅速从隐蔽部冲入了堑壕中,用手中的武器对奉军展开了屠杀。密集的弹药在空气中肆虐,奋勇前进的奉军士兵接二连三的倒在冲锋道路上,却没有丝毫进展。奉军的进攻被锁定在阵地前四百米,任由他们如何努力,却无法再前进一步。
张学良是铁了心要攻克旅顺,所有他将所有家当都拿了出来,炮弹子弹敞开供应,部队一波波的发动冲击,然而两天的进攻中,奉军阵亡超过四千,却依然无法攻克203高地。
“难道我们就如当年的倭国人一样,需要阵亡数万人才能攻克这个高地吗?”张学良看着地图上标注有203高地的地方,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要不然咱们向西特军请求援助如何?大口径火炮、坦克和轰炸机他们都有,任何一种都能在付出极小代价的情况下,攻克这个高地。”郭松龄提议道。
“难道我就这么无能,打一个小小的旅顺,就需要西特军的帮忙?”张学良对郭松龄的想法非常不满,虽然已经决定投入西特军之中,张学良还是希望别人高看他一眼。只有打下旅顺这样的功绩,才能让他未来在西特军中站稳脚跟。
“或许张大帅不应该如此固执,毕竟你手下的弟兄都有父母妻儿,难道你想为了自己的私怨,置他们的生命于不顾?”一个晴朗的声音响起,随后陈虎上将陪着一位中年人走入了指挥部。
陈虎上将被张学良特许,可以随时进入他的指挥官,但是另外一个人他却并不认识。看其没有挂着肩章,似乎不是什么大官,不过刚才的那句话却正是他说的。张学良好奇的打量着来人道:“这位先生,是打仗总要死人的,难道我们因为害怕战士的死亡,就不打仗吗?”
“这是两个问题,战士可以牺牲,但必须牺牲的有价值,如果像这样无谓的牺牲你于心何忍?”来人昂首回答道。
“那么我请你教教我,如何才能让士兵死的有价值?”张学良的眉头紧皱了起来,来人却不直接回答,他笑着走到地图桌前,指着203高地周围的等高线道:“利用土木作业,用横向的堑壕和竖向的交通壕相配合。以机枪配合神枪手进行掩护,让步兵们逐步向203高地挖掘。只要你们将壕沟挖掘到三米以下的深度,即使对方处于高地也难以伤害你的士兵。”
“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张学良道。
来人微微一笑:“倭国海军尽毁,旅顺又孤悬于海外,他们无法得到任何支援。对于这样一支弹尽援绝的军队,时间拖得越久,他们的战斗力就越弱。何况在你挖掘壕沟的时候,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火力覆盖。这样可以在减少牺牲的同时,大量消耗对方本就紧张的弹药,你认为谁会更着急。”
张学良感觉对方说得有理,他点头道:“好吧,我会尽快命令部队开始土木作业的。”
“不用。”来人摆摆手道:“我说的只是在武器欠缺的情况下,所要用的无奈之举。现在我们的武器足以应付这种局面,并不需要耗时极长的土木作业战法。”
“愿闻其详。”张学良的眼睛越来越亮,他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武器,能够让他头疼的203高地轻易被攻克。
来人微微一笑却不言语,这次天空中突然传来了隆隆的马达声,他这才指了指天上道:“我所说的武器已经来了,请张大帅跟我一起出去看看吧。”
张学良虽然听出是飞机的声音,他却有些莫名其妙。奉军也有飞机,他们也使用过飞机轰炸的方式。倭军在旅顺没有航空队驻扎,所以只能忍着挨炸,可是奉军飞机携带的小型炸弹根本无法击穿钢筋混凝土堡垒的顶盖,结果轰炸只能是无功而返。根据奉军诸多将领的估算,就算是五百公斤重的炸弹也难以击穿这些堡垒。张学良很想知道,西特军究竟有多优秀的轰炸机多重的炸弹,能够炸穿厚实的混凝土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