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真.王霸之气(1/1)

“顾……顾总,您这是……带客户来参观?啊,马总好,丁总好。”叶芷秋有些手足无措,连忙亲自给倒茶递水。

顾诚显然知道这边的进度,并没有为难大家:“就随便来看看,知道你们还没搞好。大致上有点眉目了,讲解一下就行。”

马风和丁三石便跟着参观起来,叶芷秋一板一眼地讲解着近期他们在干些什么、顾诚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虽然还没法实装,但丁三石毕竟是搞技术出身,光听原理和结构也能大致分辨出个可行性来。至于马风完全不懂技术,就只有察言观色看丁三石和顾诚的反应了。

顾诚本人不需要听,就在那儿闲晃,观察员工的工作状态。每个人看到顾诚走过去,都免不了站起来行礼问好,顺口汇报一下自己在做的事情。

虽说互联网公司扁平化管理,但华夏人毕竟有几千年的等级观念,和西方互联网公司氛围毕竟略有不同。

也只有那些在YY网络科技干得没啥意思,觉得不想干下去的人,才会在顾诚面前显得彻底无所谓。

顾诚进来之前,看到张一鸣就觉得有点眼熟,加上他看上去有点愣头青,便主动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他倒不指望笼络张一鸣本人,就是给其他码农见识一下他顾诚的大度。

“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来公司的?你刚才说,做这事儿没有成就感?”

“抱歉,我叫张一鸣,今年刚来的应届生,南开大学软件专业。呃……刚才我确实说觉得这事情没什么意义——节约几十分钟编译时间,这么小的收益,怎么值得我们那么多程序员去钻研任务分布架构?多买一台服务器不就行了么?”

“张一鸣啊,我们也算是同级毕业了——我上个月刚刚在哈佛混到学位,三年批提前毕业。不过实话实说,我在学校里加起来只待了两个月。”顾诚拍拍对方的肩膀,不着行迹地略微套了一句近乎。

他显然已经认出了此张一鸣就是彼张一鸣。不过如今他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历史名人不知道见了多少,区区一个还未找到人生价值的张一鸣,已经不能让顾诚吃惊了。

试想一下,两年多前他刚刚认识扎克伯格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很淡定的反应。张一鸣虽然在国内罕有其匹,终究是不如扎克伯格一些的。

顾诚之所以摆出平易近人的样子,是怕张一鸣觉得自己已经在大老板面前留下恶劣印象、从此前途无望不如跳槽。

毕竟如果是一个已经在YY网络科技干了两三年的骨干,顾诚是不怕对方轻言跳槽的,毕竟公司还有那么多的上升通道,混得越久越有前途。已经付出去的沉没成本也越大,而且收不回来。

但如果是刚刚毕业的愣头青,一旦发现风声不好就跳槽是很轻而易举的——他对这家公司还没有投注任何精力,也没有近在眼前的升迁机会,走了不可惜。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光脚不怕穿鞋,就是这个状态。一个大公司里,越是到了中层管理干部,乃至事业部领导的级别,官位越值钱,在大老板面前就越不敢乱说话。

而大老板,也往往越是在基层员工面前表现得越和蔼。

“你刚才那观点,倒是说得轻松——省一台服务器确实不算啥,但是如果这种模式可以推广呢?可以省几百台、几千台,甚至更多的服务器呢?”顾诚和蔼地继续追问。

顾诚那么客气,反而弄得张一鸣不太好意思了,但是他依然坚持己见,想了想反驳说:“顾总,恕我直言,国内所有互联网公司加起来,也省不出您说的那么多编译服务器。”

“谁说这个技术琢磨出来之后,只能在‘编译’这个领域上用?年轻人,眼光要放远一点啊。”顾诚说出了一句教训的话。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张一鸣捏了一把冷汗,以为他要被顾诚给抄了。

马风看出这个年轻人确实是有些干货的,至少是个不错的技术极客,要是因为性格怪癖被炒了也可惜,甚至想过“要是这个年轻人真被小顾开了,我就把他招到阿狸巴巴去好了”的念头。

然而,炒鱿鱼的情景并没有出现。

“叶主管,那个谁,还有你们几个,过来。”顾诚径自走进一间小会议室,随手招呼了几个管事儿的技术人员,准备给这些人画画大饼。

马风和丁三石也算是不请自来,自顾自跟进去旁听。

顾诚扫了一眼众人,缓缓说道:“这事儿一开始我没说清楚远景前途,大家不知道为什么而做,是我的问题——我以为这个部门的程序员,都是埋头苦干,不问动机的。既然你们有些人那么在乎成就感,那我就把‘很大一盘棋’全部说一下——不过听了之后,就要跟公司额外签保密协议、约定服务期了。如果还想跳槽,会面临巨额赔款。现在走还来得及。”

本来就没有人想跳槽,所以众人无不精神一振。

张一鸣微微犹豫了一下,终究敌不过好奇心,也留了下来。

然后,顾诚当着大伙儿,把刚才在江南会喝酒的时候,跟马风丁三石聊过的展望布局、乃至分布式架构对未来云计算的意义、技术路线积累的帮助,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番。

所有原本只能对全局管窥蠡测的码农们,顿时对顾诚的大局观肃然起敬。

没想到区区一个分布式架构的研究,对未来居然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一直没精打采的张一鸣,也变得抖擞起来。

“行了,你们既然理解了。就散了吧,回去好好干活儿。叶主管,马总丁总要看啥,你带着他们去看,有什么问题你给他们答疑——张一鸣你留下。”

其他人依言退出了会议室。

……

顾诚把张一鸣留下,单独与他聊聊。

这是一个剃着寸板头,带着框架磨得发白的金属框眼镜、外貌很土的年轻人。

虽然长得不丑,但一看就是“农村大学生”的气场。不过眼神很耐不住寂寞,有一股极客的烦躁。

83年生人,今年刚刚22岁大学毕业。

在平行时空,这个点儿的张一鸣,应该是刚毕业没两个月,然后在某互联网巨头打工了半年,然后觉得在大公司“不管做啥都发挥不出个人价值,只能做一个零件,一个螺丝钉,没有成就感”,然后就闪了。到06年初和几个朋友创立了一家旅游咨询信息的搜索网站酷讯网。

06年的时候,业界已经有携程等先行的旅游业巨头了,途牛也在同年成立。不过张一鸣搞的酷讯却并不想跟其他做低价团的网站趴在泥坑里竞争。他写出了国内第一个人性化的、搭配便捷的为“自由行”用户凑机票、车票、酒店的搜索引擎,主打“不受旅行社的行程限制”,后来他走后数年,酷讯被美团收购了。

这些历史知识,顾诚自然不可能知道。

但张一鸣此刻就坐在他眼前,他有的是时间通过慢慢谈心,了解对方是怎么样一个人。

“我从小就喜欢自己找东西看,从来不看流行推荐的东西。”

“您问我大学里人际关系如何?我确实交际能力不够好。女朋友?女朋友有,追到了,我这个人不怎么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脸皮厚么。”

“人际关系不好,主要是对朋友的推荐不卖账,不合群,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但是我自己认准了喜欢的东西,肯定会冲上去拿到手的。”

“您问在公司这两个月干得怎么样?工作其实还挺轻松的,就是没啥成就感。觉得光靠自己啥都做不成,都在配合别人。”

张一鸣侃侃而谈,完全不怕顾诚。每一个问题都如实回答。

主要是他不怕被解雇,所以放得很开。

顾诚敏锐地观察到,这个年轻人的自我意识非常之强烈,他只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对别人的流行不闻不问,极度有主见。也没什么物欲,问了一下他的生活,估计每个月也就花千把块钱生活费而已(YY网络科技为员工提供宿舍或租房补贴,住宿公司出),工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钱,就是要为了做出一番让人景仰的事情。

顾诚估摸着,要是继续这样使用的话,不出半年这个张一鸣就跳槽了,因为出不了风头。

摸清了对方的脾性,顾诚自然知道怎么对症下药。

“网络科技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单打独斗的机会肯定是没有的。除非你有本事自己开公司当CTO,做提纲挈领那个人,让别的程序员配合你当螺丝钉。否则肯定不可能每件工作都有成就感的——这个跟你学校里小打小闹写点代码、实现个小功能,不是一回事儿。

成就感是要自己找的。大项目没完成,要学会从分阶段的任务里定个小目标,完成一步就心理暗示一下自己,自己给自己点成就感。这次的事儿,我亲自帮你分解任务,帮你定几个小目标。如果耐得住性子做完,我会让你加入到一个你一辈子都梦寐以求的项目里去。”

顾诚轻松就抓住了张一鸣的内心节奏。

不得不说,一个应届生,哪怕将来再强,眼下在顾诚眼前也还是太嫩,太迷茫,太容易被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