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香江股市20年的兴衰(1/1)

话说当年置地公司收购牛奶公司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1961年,怡和洋行上市,发行90万股新股,占股本的25%,每股发行价16元,上市第一天便升上至31.25元,升幅达到95%。1967年暴动期间,怡和洋行股价跌破上市价,怡和对香江地产缺乏信心,担心香江会重复1949年沪海的版本。

至1969年有美利坚商人投得尖沙嘴喜来登酒店的地皮后,怡和系对香江的信心才恢复过来。步和记的后尘,从事收购上市公司。整个怡和系,最受股民爱戴的就是置地公司。

置地拥有中环的贵重物业及半山的豪宅,置地公司的市价,反映了投资者对地产公司的信心。置地公司股价表现比其他的突出。喜来登地皮成功拍卖后,置地第一时间部署收购城市酒店,城市酒店拥有至今文华酒店的业权。结果这个收购轻易而得。

接着,置地又部署另一重大收购,对象就是牛奶公司。基于本身可再发展的土地十分有限,要发展物业出售,置地公司便要买入廉价土地。当日的牛奶公司资产丰厚,拥有一大块位于薄扶林的土地,用作牧场、养牛及榨取牛奶,这块土地便是今天的置富花园。

牛奶公司亦是香江第一家经营超级市场的公司,拥有不少超级市场的物业。牛奶公司亦经营饮食业务,与伍氏家族合作,经营美心西餐厅。

置地雄心勃勃,希望收购文华酒店后,可以再收购牛奶公司,一方面可发展牛奶公司的地皮作为物业出售,另一方面亦可以参与经营超级市场,更可利用美心集团在置地公司中环的大厦设立高档食肆,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服务。在未收购前,两家公司的股价都是45-50元;当收购消息流传后,牛奶公司主席周锡年作出保卫战,增持股份,把股价推高。牛奶公司股价曾一度由数十元上升至200多元,置地公司的股价亦节节上升,但无法高过牛奶公司。

置地公司为了完成收购,必要推高本身的股价。于是作出惊人的送股,就是每一股置地送5股新股,一度令置地股价上升至超过300元,除净后创下历史高价的67元。当日除净时67元高价只是维持了一段短时间,但是比牛奶公司股价高出许多,结果大部分牛奶公司股东愿意接受收购,并将牛奶股票换取置地发行的新股。置地公司最后成功收购牛奶公司。它利用股民的爱戴,发行新股收购牛奶公司,而不是用现金作收购的。

这场收购战令股民损失惨重,因为将牛奶公司的股票去换取置地的股票,需时数十天,结果在除净后,置地的股价创下历史高位时,牛奶股东根本无法取得置地股票出售,置地的股东则因一送五,手上只持有一股旧股,那5股新股亦要等上数十天才收到。

只能出售六分之一的持有量,当新股到手时,置地股价已大幅回落,且一跌不可收拾,很快由67元下跌至12元的水平。以送股后股价计算,置地股价在两个月内由7元上升至67元,再跌回至12元,而在67元时,置地的市盈率高达230倍。从置地的管理层来看,他们可以用如此高市盈率来收购牛奶公司,是非常成功的,这是市场给予置地的经济专利。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置地的股价仍然未能回到1973年的高位。

在1972年末至1973年初,置地与牛奶的大战,就是香江股市狂潮的主要动力。从和记收购黄埔船坞、置地收购牛奶,可以看到当时有远见的商人,均认为香港地产前景乐观,事后的发展亦证明他们的眼光独到。1967以后,地产果然是拥有市场经济专利的行业。

置地收购牛奶后,市场又再谣言四起,指置地会收购九龙仓。九龙仓及置地的主席都是怡和洋行的大班,但怡和在这两家公司都没有控制性股权,所以这个传说在市场一度很流行。一度将九龙仓的股价推高至800元,这价钱结果要等到1980年,包船王收购九龙仓时才再度出现。实际上置地需时消化牛奶公司的业务,而怡和亦认为九龙仓是囊中物,掉以轻心,结果被包船王偷袭成功。

香江几十年的股票市场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热潮。第一次在70年代,股价指数自1971年底的341.4点,飚升至1973年3月9日的17743.96点,但是接着来了二年多的空头市场,股价于1974年2月10日跌至150.11点。第二次自1975年开始反弹回升,长达多年的多头市场,至1981年7月17日,涨至1810.20点,已突破1973年的高峰。换言之,前一波的大跌,香江股市花了九年功夫才收回失地。由此可见那一波暴跌,对香江股市及经济造成多大的伤害。

那一波香江股市的暴涨之后的暴跌,对香江经济、社会的打击是空前的。若非那次股市风暴,香江的经济应不至于轻易被台岛与棒子追过。

那次香江股市大涨后又跌的原因,在前世,张俊义在课本上就有所了解,但是因为时限的原因,与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太过久远了,所知道的不过是纸面上的皮毛而已。

还不容易穿越到了香江,对于香江第一次的股灾,张俊义可谓是花费了一番手脚,才把这其中的原因调查的一清二楚。

毕竟随着自己身份地位的提升,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了,但是张俊义还有通过了一些渠道了解到了当年香江股市震荡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话说,张俊义费心费力的调查这些事情并不是他闲的没事儿干,不管怎么说张俊义在前世毕竟是从事金融编辑方面的工作的,前世的职业病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带了今生,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原因。

更大的原因,就是张俊义知道,随着自己的不断的介入,香江的历史必不可少的会和前世发生偏移,这种紧迫感无时无刻的追赶着张俊义需要不断的来给自己充电,否则,前世记忆的这个大BUG就会随着时间的不断逝去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虽然自己的企业在香江已经慢慢的成长为了参天大树,但是香江的金融市场也是自己以后作为提款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张俊义不允许短时间内自己的提款机不翼而飞,所以即便是以后香江的历史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偏移,但是只要自己能够在金融领域不断地成长,这些小的偏移还是不会影响太多的。

其实要说香江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起因,也是多方面的原因相互影响来形成的,这其实虽然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但是除此之外,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1香江作为自由经济制度,因受惠越南战争,发了不少战争财,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宽松的金融政策,使货币供给额大幅上扬,通货持续膨胀,物价波动,房地产与股市首当其冲。

2外国资金的介入:来自伦敦及犹太集团的热钱不断涌入。

3公司间合并热潮:公司之间相互并购,借其叫价竞标,将股票价格炒高。买方公司大多巨额发行本公司股票,来换取对方的股票,然后再以被并购公司的股票,向银行抵押货款。这是无中生有,不花本钱的做法,各大小公司群起效尤,股市愈炒愈热。

4香江政府对上市公司发行新股限制太少,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不经股东大会的同意,自行决定增资,以致配股愈多的公司,股价被炒得愈高。如当时香江汇丰银行曾大幅增资,每千股配一万五千股,手笔之大,令人咋舌。

5当时香江股市上市公司只有100左右,筹码集中,方便大股东与市场做手炒作。

6当时香江股市融资比例极高,融资户仅需自备20%的资金,借80%贷款去买股票,使股市信用扩张购买力增强。

至于香江股市第一个大暴跌原因也是伴随着香江这些年很不正常的大牛市的必然产物了。

1发现有假股票,使股市交易秩序大乱。同时谣传外国资金大举撤出股市,人心为之浮动,多杀多,一发不可收拾。

2香江政府新规定,征收证券交易所得税,使投资人的赋税突增,影响大户操作股票的兴趣。

3汇丰银行提高融资利率,想将股票融资余额因此降低30%。

4报纸揭发许多公司利用员工退休金炒作股票,造成巨额亏损,引起劳资纠纷,更影响股市。

5中东战争爆发,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世界股市大挫,香江股市更是雪上加霖。

6股市企盼香江政府能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但政府始终未采行,投资人希望落空,股市再挫。

7英政府宣布所有海外公司必须汇回海外的获利,引起香江资金外流恐慌。

8基本上香江股市股价大幅度偏高,已远离基本投资报酬观念,经不起利空冲击,像泡沫般地消失。

香江股市经过前段暴跌风波后,至1975年才稳定下来。在这期间,香江政府也做了很多奠定基础的工作。如在1974年2月颁布《1974年证券条例》及《1974年保障投资人士条例》。同时,香江证券登记公司总会在同年8月根据香江政府新颁的证券条例,成立了证券交易所赔偿基金。

1975年8月,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通过收购及合并规则,加强管制上市公司的收购及合并活动。同年年底,该委员会禁止香江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在未经股东大会表决批准前,不按照控股比例发行股份。

从此,股东认购新股的优先权正式确定。1976年2月香江政府颁布《1976年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并开始推动促成四合会合并的工作,以利监管,防范弊端。1977年政府成立了内幕买卖审裁处,专责审裁内幕股票交易不法行为。其他相关的法令规章,也相继颁行。

从1975年到1981年,香江股市重现另一波多头行情。这段行情自最低点150.11点翻升至1981年7月17日的1820.20新高点,首次超过1973年3月9日所创的1774.96点。

同时成交金额也因香江股市上市公司增多而大幅增加。使香江股市重返仅次于东京的亚洲重要股市地位,而当时台岛股市仍属于幼稚程度,并因为监管单位负责人之贪婪,市场秩序恶劣,加上经济不景气,陷入整理阶段。

这段行情一直到1981年年底才结束,回档整理。

但是股指在攀上新高的同时,实际也宣告了这一轮牛市行情的结束。7月17日傍晚,香江银行公会宣布从1981年7月21日起将提高银行存款利率,由此前的11厘提高到12 厘,目的是挽救疲弱的港元。当时港元还未和美元挂钩,加息的结果是港元与美元的利差高达3厘半,从而引发大量资金调往海外套息。于是7月20日香江股市开盘后,恒生指数应声下跌,此后股市持续低迷,到10月5日跌至全年最低。

至于这一波的咸带鱼,张俊义总算是赶上了,并且因为这次时间的发生,捞足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吃的可谓是满嘴流油,从此奠定了自己的义天集团能够在短短的2年的时间当中成功的进入到了香江最为顶尖的那一小撮的圈子当中。

而且这波咸带鱼的机会还没彻底结束,现在的张俊义不就正在坐等这波咸带鱼最后的疯狂吗,而且这次自己的本金可不想两年前了,自己这次可是投入了整整一百亿港币的本金啊,要是是因为香江的这潭水太浅了,张俊义甚至回望里面再投入几个一百亿呢,不过好在,张俊义并没有被利益迷失了眼睛,他清楚一百亿港币已经是香江股市的极限了,再多,就会导致整个香江股市的瘫痪,那样自己可就真的成为罪人了。

张俊义十分清楚,在未来的几天内,英伦首相铁娘子访华,提出以主权换政治的建议,遭到邓老的拒绝。稍后,华夏政府明确宣布将在1997年收回香江,两国就香江问题的谈判拉开序幕。香江的前途问题触发了投资者的信心危机,股市、楼市双双下跌,随后一路下挫,甚至会跌到本轮下跌行情的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