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指桑骂槐(2)
“房驸马,有劳了。”恭恭敬敬的将公文递到房遗爱面前,岑懋脸上赔笑,心中却恨得牙根发痒。
房遗爱接过公文,含笑点头,“同殿为臣应该的。”
说着,房遗爱打开朱漆墨盒,见其中朱墨已然见底,不由皱眉道:“书吏?”
书吏刚刚被李芳和毛朋训斥了一顿,正站在门外暗叫倒霉,忽的听到房遗爱的语调,哪里还敢有半点怠慢。
“大人。”书吏快步走进值房,拱手道。
房遗爱拿起墨盒,嘀咕一声,“没墨了,快去研些墨来。”
“下官这就去取墨块。”
书吏走后,房遗爱目光扫向岑懋,含笑道:“岑御史请稍带,一旁坐下歇息片刻。”
岑懋含笑点头,拱手道:“下官唐突了。”
走到客座上,岑懋先是对薛仁贵微微拱手,这才缓缓坐了下来。
“岑御史,在御史台办事可还习惯?”房遗爱假模假样的拿起公文,端详了一会儿后,含笑道。
岑懋点头说:“托驸马洪福,卑职一切还好。”
“本官也曾在察院住过一段时间,那里其实还不错。”房遗爱回想起先前替谢瑶环领罪一事,不由心生感慨,看向岑懋道:“蔡少炳此人如何?”
“蔡少炳?!”
见房遗爱如此询问,蔡少炳心间一怔,心道:“蔡少炳不是让候霸林给杀了吗?这不是你的主意?”
“蔡少炳此人狼毒阴险,多行不义必自毙。”岑懋违心奉承一声,他与蔡少炳先后拜在长孙无忌门下,说起来也算同门师兄弟,此时若不是有事相求,岑懋恐怕懒得跟房遗爱废话一句。
薛仁贵捧盏饮茶,冷笑道:“岑御史,你与蔡少炳应当是同年兄弟吧?”
“这个……”
岑懋被问得有些气结,支吾片刻,苦笑道:“不错,薛主事讲的十分对。”
“蔡少炳是贞观初年二甲进士,下官也是二甲出身。”岑懋目光扫向薛仁贵,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戒备。
房遗爱点头说:“贞观初年二甲进士?但不住御史是何名次?蔡少炳又是怎样的排名?”
“下官忝居二甲第十五名,蔡少炳高我三名。我二人都是同进士出身。”
说着,岑懋还不忘奉承房遗爱一句,“当然,比不得驸马进士及第、状元出身。”
“岑御史过奖了。”房遗爱含笑谦虚一声,再次低头看起了公文。
倒不是房遗爱做事有条有理,而是眼下他正在寻找岑懋公文上的弊病,好叫他返回察院多跑一遭。
过了片刻,书吏返回值房,走到书案前一手拿着砚滴,一手把着墨条,开始了枯燥却冗长的研墨过程。
等到书吏研好朱墨,房遗爱提起狼毫,饱蘸朱墨后,作势要在公文上批红。
可就在落笔的瞬间,房遗爱却发出了一声轻咦,“咦?”
“嗯?”见房遗爱神色有异,岑懋连忙起身,走到书案前,拱手道:“驸马,怎地了?”
“非是房俊办事拖沓,只是这公文有一处还待商榷。”房遗爱放下朱笔,开始了鸡蛋里面挑骨头。
岑懋眉头微皱,拱手道:“有何不妥?”
“想犯案官员乃是兵部员外郎,身为从四品京官,怎地无有详细供词?”
“察院历来都是如此结案,刑部也是照例批红的。”岑懋见房遗爱如此详细,还以为他新官上任心思热情,倒也没往“打击报复……”那方面去想。
房遗爱眉头微皱,喃喃道:“刑部有如此惯例?”
“有啊,大人新官上任应当还不知道,京官向来略去口供,为的便是给大家留一份情面,其实案底也有当堂记录的文书,驸马请看。”
“唔,果然有。”房遗爱假模假样的翻到最后一页,见上面果然有当堂审案的文书记录,这才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
“不过岑御史。”
“大人请讲。”岑懋心生困惑,只想着早些交差了事,对于房遗爱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奉承。
“当初本宫在察院受审时,也曾签字画供。”房遗爱捧盏饮茶,悠悠的道:“这事儿,本宫可没忘记。”
听到房遗爱的话,岑懋心中暗啐一声,“是啊!当初是万岁亲命三位大员审理“萧锐暴毙一案……”,眼下这公文上不过是兵部的员外郎贪墨了几百贯铜钱而已,能相提并论?”
虽然心中咒骂,但岑懋脸上可不敢表露出来,所谓求人如吞三尺剑,此时岑懋除了装孙子以外,却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
“大人,当初乃是驸马身死的命案,眼下不过是员外郎贪墨而已,不能一并论之的。”
房遗爱微微点头,转而摇头道:“不行,兹事体大,必须要请教前辈才行。”
说着,房遗爱轻拍手掌,唤来门外书吏后,轻声道:“去毛朋大人的值房走一遭,问他这结案需不需要犯官的供词。还有,若是毛朋大人拿不定主意,便去问李尚书。”
“遵命。”
等到书吏走后,岑懋悻悻点头,心想,“房俊这摆明了是在玩儿我,难不成他已经知道童谣一事了?”
想到这里,岑懋准备先发制人,开口道:“驸马,前番长安城中的童谣,驸马可曾听过?”
房遗爱眉头微皱,抬眼看向岑懋,点头道:“听过,文采不错,挺顺口的。”
“想来此童谣纯属无端生祸,而且用词歹毒可见一斑。”岑懋充分展现出了“梨园家传……”的做戏功夫,继续道:“依下官看来,此事多半出在御史台。”
房遗爱对岑懋的老底一清二楚,眼下见这位“戏精上身……”,倒也乐得耍猴儿,装作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道:“御史台?”
“不错,御史台。”岑懋点头后,继续说:“御史台那帮子言官先前曾去到状元府闹事,为首的邹应龙更是被驸马神威吓破了胆,想来童谣必定出自他的笔下。”
“邹应龙?!”房遗爱背地冷笑不休,眼望薛仁贵,明知故问道:“四弟,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