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和看有人想上前劝慰孙大海,却被他制止住了,因为他知道孙大海这些年压抑的太久,也憋屈的太久,三年前与欧罗巴的战役所留下的伤痛还在孙大海的心里,其实与欧罗巴的战役给所有大文帝国的贵族,勋贵,皇族的心里都留下了一道深入骨髓的伤痛。战后对外公布的伤亡是七万多,伤残是一万一千多,其实大文帝国的统治层都知道,伤亡远不止七万,而是二十七万。这个世界的贵族还是很具有表率意义的,拥有良好的贵族传统和贵族意识。他们享受贵族待遇带来的便利,也承担着贵族的责任。在与欧罗巴战役之中,贵族子弟的伤亡率在60%以上,就是说参战的100个贵族子弟,回来的没有40个,别的都为国捐躯,皇族更惨,去了一个皇子,一个皇侄,结果是一死一残,皇子永远的留在那片土地上,皇侄也奉献了一条腿。那一段日子,几乎所有贵族、勋贵家里都升起了白色的的招魂幡,召唤战死的英灵重回家门,接受供奉。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白色悲痛之中。

孙大海参与了与欧罗巴的那场战役,也是在那场战役中,亲手葬下了自己的小儿子,让他永远留在那片白山黑水之中,陪伴着同他一起牺牲的战友!也是在那场战役中,孙大海见识到帝国的武器装备与欧罗巴的差距有多大,帝国的士兵还是用老式的枪械,打一枪,上一发子弹,而欧罗巴已普遍装备了连发枪,在同一时间内,你才发射一枪,而敌人已经发射了三枪、四枪。火力压制差别太大。仗打的太憋屈。战士的伤亡极为巨大。交战双方的伤亡比率一度达到3:1,大文帝国用三名士兵的代价,才能消灭一名欧罗巴士兵。唯一一次伤亡比率反超的是整场战役的最后一战。大文帝国用长途奔袭的战术,调用一个军,六万人,偷袭了欧罗巴的一个整装师,带一个旅,整整三万两千人,被全歼,无战俘,无活口。六万人出去,回来的时候还剩三万四千多点。这场胜利为帝国扳回了一点颜面,也是这次胜利,让欧罗巴帝国见识了帝国的决心,欧罗巴害怕了,主动向大文帝国递交了停火协议书。大文帝国也因自身损失太大,同意了停火协议。但双方的高层和军队都明白,和平只是暂时的,两只战争巨兽各自舔伤口,积蓄力量,来日的战争才是双方决一死战的时候,在没有一方彻底趴下之前,战争的阴云始终笼罩在双方的天空上。

在武器装备的研发上,大文帝国明显落后欧罗巴,并不是说大文帝国的科技水平低于欧罗巴,而是人民的意识形态没有跟上,虽然大文帝国跟欧罗巴干了不少架,但都远离大文帝国的腹地,人民对这场战争没有直观的了解,其次,国家高层对人民的隐瞒,没有把战争伤亡的实情告诉民众,导致整个社会都对军事科技不重视。直接影响到大文帝国的军事技术的发展。

在李儒晋穿越来之前,大文帝国的高层已经在酌手改善,但毕竟时间还短,没有什么好的成效。大文帝国的军事科技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举步维艰,发展缓慢。而从欧罗巴方面传来的消息却不容乐观,可以说是危机在急,火药技术有了很大突破,随之而来的就是枪械的改进,据获得的不完全消息分析,欧罗巴已经研发出重型连发式枪械。也就是重机枪,还有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而大文帝国受制于火药技术的束缚,进展不大,战争的天平一度向欧罗巴倾斜。为此大文帝国的高层和军方都忧心忡忡,上一次的胜利是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惨胜,从实际上看,大文帝国是输了那场战争。现在敌人研发出更先进的武器装备,而大文帝国却进展可悲,毫无建树。整个大文帝国的高层和军方都弥漫这一种悲观的情绪,如果再次爆发战争,帝国的战士拿什么武器上战场?孙大海做为军方的高级领导,对这一切可以说是心知肚明,可他只是一名高级的军事指挥员,而不是一名科级研究员,只能干着急,并无其他办法。做为军方的高层,他,能不愁吗?而且这一愁就是三年,心理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时至今日,随着一把枪的出现,这一切都有了改变,积攒多日的阴云终于得以消散。特别是在靶场试过枪之后。众人充分领略了ak-47的凶猛火力之后,信心高涨,孙大海在一阵悲伤,缅怀之后,平复了情绪,走到王建中身边道:“老王,你这次立了大功呀!对了,还有那个什么狙击枪呢?让我见识见识。”“可能还要等一会,狙击枪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光学瞄准仪制造起来有点难度,我已经派人盯着,只要造好,立刻送来。”“好,那我们再等一会,那枪打的真过瘾,一会试枪结束,招呼大家再开个会。”“嗯,好的孙司令。我现在就去转告。”“好你忙吧,奶奶的,手都打麻了,可心里还痒痒,再去打几发。”说完,孙大海又抗着枪,来到了靶场,乓乓的打了起来。

快中午的时候,王建中的电话响了,是王建一的,问他们在那了。王建中告诉了地方,然后要他快点。王建一很快到了靶场,从车上拎了两个大包下来,每个包里放着两把枪,一包是改造好的的穿杨3,一包是穿杨3改造的狙击枪,王建中拿起一把狙击枪,查看起来,枪管有明显的加粗,加长,枪托也有改进,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光学瞄准器已安装好,王建中又从包里抓了一把狙击枪专用子弹,看了看,走到了射击点,靶场最远的靶子就是200米靶,王建中看看地形,对士兵说道:“重新设靶,600米点、800米点、1000米点。”士兵接了命令重新设靶了。王建中把另一把狙击枪递给了孙大海开口道:“来,司令,试试!”孙大海没有拒绝接过枪,来到了射击点,很快,士兵示意靶点以设置好,可以射击。两人对望一眼,王建中说道:“从600米开始吧。”孙大海点了点头,同意。“砰、砰”清脆而又单调的枪声回响在靶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