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局势突变(1/1)

太原城位于汾水之滨,太行山和吕梁山两山夹峙之间,易守难攻,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守将万骑长元昊被称为匈奴第一勇士,为人骁勇善战,城中有两万守军。赫连银山用元昊守住太原,自是因为太原乃是北上南下的重要城市,进可攻退可守。只要元昊不冒然出战,想要攻取太原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玄七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元昊果然是闭门不出,对于城下的叫骂干脆充耳不闻。而只要玄七大军敢于太过靠近,迎接的必然是密集的箭雨。一向善于骑射的匈奴兵,如果真正的与天朝大军对射,却是要稍稍占据上风的。

玄七与太行群雄商议过后,都认为想要正面攻取太原,颇为困难,除非大军不顾伤亡,用将士的性命不断攻城。而太原城早就在玄七到来之前,就与四门紧闭,连水门都已紧紧关闭,能够混入太原城中的群雄不过数十人,根本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想要夺取城门,这数十人恐怕还未冲到城门,就会被乱箭射死了。

最终,玄七决定先让将士们搜集船只,做出一副要强攻水门的样子,尽量的将城中的守军吸引到水门方向。同时,玄七下令让三万太行山群雄,连同范齐的五万大军,星夜取下阳曲县城,兵逼太原,让太原守军首尾不能相顾,尽量分散太原守军的兵力。

而在此同时,远在六安的高兴书也是送来捷报。李行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已是取下滁州,转而向西,开始进攻庐州;另一路则从水路出发,于长江北上,经巢湖兵逼庐州;玄七留在六安的大军也开赴庐州城下,与李行大军对庐州进行了合围。渤海国元帅戴进,干脆放弃庐州,已是领兵退到淮河以北。

夺取了庐州之后,李行大军开始全面东进,连取扬子、扬州两地。越王李丁、吴王李涵、齐王李淦、闽王李成各率所部,北渡长江。在与李行大军、洪王李敏大军汇合后,已是连取海宁、海安、如皋、静海。新罗元帅朴不拘只得沿着运河北上,退守淮阴、盐城一带。

而豫王李淳、汉王李肃、湘王李青、蜀王李乾已是收复了赫连银山放弃的湖北、河南的大部分失地,沿着黄河以南的洛阳、开封一带,形成了防线。赫连银山主动放弃中原,只留下五万大军沿着芮州、新乡一带驻防,阻住天朝大军的北上。

而最让玄七感到愤怒的是,诚亲王李成业让其子李远,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其中还有二十万骑兵,已是从京城出发。李远大军东渡黄河,北上临汾,十万大军翻过太岳山脉,竟是在上党以南百里处与赫连银山的匈奴大军汇合。余下的二十万大军则是沿着汾河北上,意欲将玄七大军围在太原城下。

之前的诸王之乱,玄七尚还懒得理会。因为诸王的相争,最多造成大量的百姓为躲避战乱而迁移,大军过境,并不会发生屠戮百姓的事情。而李成业下令打开雁门关,让匈奴大军得以南下,对中原大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完全可以用赤地千里来形容。这一举动,李成业已是成了民族和国家的千古罪人了。

而李成业竟然连最后的一丝廉耻都不顾,反而联合了匈奴大军,意欲围攻玄七大军,更是让玄七出离愤怒。玄七知道李远大军一到,自己夺取太原的机会更加渺茫了,更别说要在山西与赫连银山决战了。

玄七当即下令,让高尧的五万大军马上退出上党,进入太行山。同时,李行也放弃了对太原的围攻,下令范齐全军退回五台山。玄七的十五万大军则干脆分散进入太行山、吕梁山和太岳山脉。在兵力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玄七下令全军转变战术,开始对赫连银山和李远大军以袭扰为主,一触即收,不可恋战。

安排好一切之后,玄七却是独自带着十万大军,翻越了吕梁山,开始进攻石州。同时玄七下令豫王李淳大军开始进逼潼关,蜀王李乾,兵出陇南,进逼秦州。

玄七大军将石州围住,却是并不攻城,反而独自一人,策马来到了城门之前,高声让石州守军去请守备将军前来相见。石州守备将军却正是原本的镇北军中的总教习梁鸿烈,其实早就在城门楼内藏着,不敢出来面对自己曾经的统帅玄七。

玄七单人独骑立于城下,久不见梁鸿烈来见,当即猜到梁鸿烈很有可能就在城墙之上,只是没脸来见自己而已。玄七当下也就不再客气,开始破口大骂,从梁鸿烈的列祖列宗开始骂起,直骂到梁鸿烈甘为李成业鹰犬,背叛民族与国家,与匈奴豺狼为伍,为害民族与百姓,简直是千古罪人,十恶不赦。

城中守军有很大一部分原本就是镇守北疆的镇北军将士,被玄七骂得都是垂下头去,一言不发。梁鸿烈自在城门楼内,也是听得满脸通红,虽然自己至今并未真正做出有辱民族和国家之事,但李成业出兵合围玄七大军,已然成了民族罪人,自己既然在李成业麾下,玄七所言自己却是无法辩驳的。

梁鸿烈长叹一声,终是下定了决心,下令守军打开城门,自己则是脱掉外衣,独自一人,效仿负荆请罪走出了城门。玄七看着跪在马前的梁鸿烈,却也不说话,只是下马将梁鸿烈扶了起来,亲自将梁鸿烈背上的荆条取了下来。梁鸿烈的背上,却已是被荆条割破了无数的伤口,足显其诚意。

玄七硬是骂下了一座城池,顿时让大军的士气更为高涨。梁鸿烈为表诚意,更是表示愿意跟随玄七大军南下,一来可以帮忙劝降李成业的部分守将,二来也为光复大业出上一份力。

玄七在留下一万守军驻守石州后,自是带着十万大军和石州的两万将士,沿着吕梁山南下。此后一路,倒是颇为顺利,大多数的守将都被玄七和梁鸿烈劝降,直到玄七大军西渡黄河,取下延安后,玄七大军的人数,已是增加到了十六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