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沮阳(下)(1/1)

沮阳城北和城西是燕国曾经重点防御方向,城墙虽然与其他两面差不多高,但明显要厚很多,而且赵凡发现城东和城南城墙只有一百来个士兵。

城南最为繁华,郡守府就坐落在城南,而且城南明显要比城北的建筑物多,甚至还有燕王的行宫。

在刚下过春雨的街道上行走,赵凡忽然想起“天街小雨润如酥”这句诗,难怪古人喜欢吟诗作对,古代生活不如现代那么喧嚣,自然而然就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诗词。

“哎,这沮阳城小是小了点,但好在设施齐全,南边据说有一道险峻之地,想来肯定就是后世的居庸关了。”赵凡其实还是想不明白这么一座在重重保护下得郡治竟然会荒废。

这其实原因还是在于北方少数民族,南朝宋时期,上谷郡被突厥人破坏严重,人口流失达到八成以上。

想到北方少数民族赵凡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说实在的,北方少数民族每一次能够崛起都是因为中原王朝元气大伤,其实这些游牧民族在唐朝末以前,甚至连野战都不一定打得过中原军队,毕竟那时候重骑兵还没有发展成熟,而且北少也不懂得大规模的统一骑射,还不如中原人擅长骑射,秦国、赵国、燕国就是例子。

同样是没有马镫的骑射部队,经过系统训练的赵国硬是靠着骑兵将原本属于匈奴人的河套地区夺了过来,秦国也是如此,而燕国在昭王时期稍微硬了一把,也从东胡手中夺来辽东、上谷地区。

“哼,匈奴么…”赵凡站在城中引进的桑干河水边,向北望去,眼神冷冽。

说实在的,他对于匈奴还是有所忌惮的,不管匈奴人是否与欧洲的上帝之鞭有没有关系,起码来说汉初时期的匈奴军事是胜过失去了大规模骑兵和人口的中原王朝的。

并不是说步兵打不过没有马镫的匈奴骑兵,而是在北方骑兵来去如风,打得过就围,打不过就跑,秦末战争使中原失去了大规模的骑兵,汉初打不过匈奴也很正常。

“沮阳北有上谷关燕北长城,西有太行山燕南长城,南有居庸,等把居庸关建起来还真是个适合发展的宝地…唯一不足的就是东边了…”赵凡看着因雨天而变得有些发黄的的河水,眉头皱起。

“不过,拿下沮阳乃至上谷,我赵凡势在必得。”赵凡目光坚定,一阵冷风吹过也毫不动容。

沮阳城内现在有两千左右的郡兵,武器陈旧,只要自己能够里应外合,想要拿下也不难,唯一难搞的就是沮阳长。

身为始皇帝方面任命的沮阳县的县长,上谷郡守换了一个又一个,这个沮阳长就是巍然不动,俨然已经是沮阳的山大王,就算是官位、爵位高一介的周勃都要礼让其三分。

李珂作为纯粹的传统燕人,曾经也是燕国士大夫,他继承了燕人养士的爱好,门客众多,其中不乏上谷乃至整个燕地有名的剑客和士子,在北地几个郡中,李珂都算比较有名的一个人。

“杀了他恐怕会引起当地人反弹,以及世人的指责,恐怕也只能尽量拉拢了,但愿此人不是一个顽固之人。”

瞥了一眼城南方向,沮阳城虽说只有六千户人口,但城池规模却至少能容纳一万户以上的人,所以沮阳城内建筑物并不密集,甚至并不杂乱。

“魏丑,你这两天带他们去把整个沮阳的兵力情况、贵族势力调查清楚,还有把城内反秦之人给我查出来,能查到多少是多少,我身边到时候有李四就好。”

赵凡声音冷漠不容置疑,被叫做魏丑的人是赵凡红马军中唯一的一个魏人,他对赵凡的崇拜极度狂热,当初在草原上他因保护一个商队身受重伤,赵凡不但救了他,还将那些匈奴人杀得一干二净,从此就一直跟在了赵凡身边。

作为赵凡的贴身近卫之一,魏丑知道赵凡用这种语气说话一般都是因为事关重大,所以不敢怠慢连忙应诺。

沮阳城内,因为赵凡的到来,原本的平静逐渐被打破了,不少贵族势力经常能够感受到似乎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沮阳顿时开始骚乱起来。

三天后,天空终于出现一丝阳光,赵凡盯着桌案前的竹简,以及一张画着地图的帛,脸色时而凝重时而舒缓。

“李四!”当望到李珂的门客列表的时候,赵凡胸口起伏着,“握草,不会吧…”

“赵公有什么吩咐?”李四在前一天就回来了,家中一切安好,值得高兴的是李玟将自己的家人不光从邯郸接到了上谷,连孩子都被送进了私塾里读书。

在李玟离开前,李玟也只是承诺会将他家中老小接到沮阳,其他并没什么承诺,没想到李玟还会供自己的孩子读书。

“你应该知道李玟那小子住在哪吧?”赵凡搓了搓手,暗骂着都四月了还这么冷,“带我去。”

李四一直都很纳闷,他以为赵凡来沮阳后会第一时间去找自己的老主人李玟,没想到一待就是三四天,但他知道自己只是下属,有些事情也不是自己能够去揣摩的,于是识趣地耐着性子陪赵凡在这客栈吃喝玩乐。

见赵凡站在突然要去见李玟了,李四也想去感激一番老主人,连忙应诺。

赵凡离开后,他刚才所看的那竹简上分明写着两个小篆: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