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六年八月,周景琛正式登基,改年号为文安,此一年又称为文安元年。
文安帝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册封太子妃娘娘孟氏为孝纯皇后,昭告天下,普天同庆。
文安帝并亲手书写圣旨:朕惟道法乾坤,内治乃人伦之本。咨尔孟氏长女,世德钟详,崇勋启秀,孝谨成性、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天下。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此!
因紫禁城中皇后的朝阳宫被大火烧毁后,一直没有重建,孟清源进宫后,就直接住进了周景琛的养生殿。
这不符合规制的做法,这一回竟出奇的没人反对,孟清源很是有些惊讶。
她笑着和周景琛讲了自己的疑问,周景琛亲了亲她的脸蛋,笑道:“你现在都是皇后了,管那些臣子怎么想干什么!”
孟清源转念一想,也对!如今是该那些臣子来揣摩帝后的心思了。
但有的事,周景琛并没有说。他登基后,就开始整顿吏政,手腕强硬。
云凤鸣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一个白身书生,直接进了六部,还担任尚书一职,虽然刑、工、礼、兵、吏。吏部排在六部的最末一位,但是实际上是最有实权的,是掌管天下官吏的衙门。吏部尚书相当于所有官员的命门都在他手里捏着呢,考察政绩,调配职位都是他的事。
这一下朝中大臣们就不干了,怎么能让这么毛头小子来管他们政绩的好坏呢。于是纷纷上书,表示不满。但都让周景琛压下去了。
等云凤鸣走马上任后,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手段和能力一展示出来,这帮大臣就有点傻眼了,这文安帝从哪里找来这么个能人,后来再一打听,这人原来是闽地的凤鸣先生,是跟着周景琛的义军一路打回京城的心腹之人。
这一下朝臣没声了,能力赶不上人家,人家背后的靠山是当今天子,这后台也没人硬,还是赶快闭嘴吧,省得把人惹恼了,在给你穿小鞋。
故此这些大臣们人人自危,小心谨慎,夹着尾巴做人呢。现在还哪有心思管皇后住哪。
文安帝册封皇后的圣旨下了后,就是举行封后大典了。
这一次,礼部官员是真的有话说了。
“陛下,这么做实为不妥!礼部官员跪在周景琛面前,“孝纯皇后的封后大典如果这般隆重,就超过了本朝历代皇后登基大典的规制,不符礼法规矩,实在不能开此先例!”
“朕怎么记得八百年前,前朝的永明皇后就是如此的规制,既然古已有之的规矩,又怎么算是先例呢?”周景琛连用正眼看都没看跪在地上的礼部官员:“皇后与朕讨伐篡国叛臣,同甘共苦,付出良多,且规矩这种东西,只要有据可考,就不是越矩了!这样的封后大典才能配得上朕的皇后,才算不辱没了她!”
礼部官员一听这话,被噎得都快哭了。敢情按照陛下这一说,本朝别的皇后封后大典没这么隆重,是因为她们都赶不上您的皇后,您的皇后才是千年来第一好皇后!
听说陛下当王爷时,为了娶皇后,是许下了不纳妾准和离的誓言,如今看当今陛下是真把这皇后放在心上,不过到底皇后终究是个女子,把一个女子的地位抬得如此之高,而且听话皇后手中还掌管着顾家军,陛下就不怕牝鸡司晨吗?
不过,这话礼部官员也不敢说,只能把求救的目光看向几位内阁大臣,这些内阁大臣位高权重的,兴许他们说上两句,陛下还能听听?
几位内阁大臣也互相看看,他们也不知该说什么好!说文安帝奢侈糜烂,但是文安帝自己当皇帝的登基大典是中规中矩,而且还特意叮嘱不许乱铺张、浪费人力、财力。
说文安帝把皇后的位置抬得过高,但人家文安帝厚待的是自己的结发妻子,又不是嫔妃侍妾,这帝后感情好,对朝堂来说也是好事!
况且当今天子虽然年轻,但做事老辣,与太上皇周惠帝相比,当今陛下更有自己的想法和治国谋略,行事果绝,但也不是刚愎自用!是该听大臣们的意见时也听,是该讲道理时也讲。
比如,之前陛下登基时,有官员上奏,新帝登基,理应大赦天下,万民同贺。但被陛下当朝驳回。
那些犯人,都是犯了错,违反了律法,才受到惩罚,因朕登基就免了他们的罪责,对那些奉公守法的臣民就不公平了!
然后又有官员提出,不管怎样,陛下登基都应该普天同乐,不如免去那贫苦之地的一年赋税,以示庆贺。
这一回陛下就立刻就同意,而且还褒奖了这名官员,果然免赋税的旨意颁布后,百姓无不叫好称颂,陛下在民间的声望也是越来越高。
由此可见,文安帝绝不是昏聩无能的帝王,而是隐隐透出中兴之相。
更重要的是陛下不仅有治国手段,而且他和皇后还掌握着大周军权。这样的帝王面对世家、勋贵时就更有了底气,不会被贵族之家和朝堂大臣们所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封后大典这等事与陛下意见纷争,还是有些不值。这劝与不劝也是两可之间。。
周景琛也能看出礼部官员的担心和内阁大臣们的犹疑,不过就他们的想法和担心自己当王爷时就有流言蜚语传过,早就不新鲜了。
周景琛觉得还是给这些内阁重臣点面子吧:“各位爱卿,尔等顾虑朕明白,但朕的皇后,朕更是了解!”
周景琛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朕的皇后是朕最信任的人!”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几位内阁大臣就更不能说什么了。那礼部官员也看出来了,自己如果在坚持己见,必得引起陛下不快了。
得,反正该说的自己也说了,也尽了臣子的规劝之责了,这江山说到底还是人家陛下的,陛下怎么高兴怎么来吧!
周景琛看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了,这才露出满意的微笑,又特意叮嘱了几句,这大典别怕花钱,务必要办好,办妥帖了!
当今陛下的口谕谁敢不听,这前朝后宫立刻就张罗起来,没有人敢懈怠一分一毫。
不过不久,就有传出一些话来,这封后大典比陛下登基大典来的还隆重,各项事务上要求的还严格,就是皇后身边伺候的人,八字、模样都是要求的,与皇后八字不合的、生辰年月不详的,样貌不端正的,都不行。
……这就有点过了吧。
这话很快就传到孟清源这里了。红锦听了十分生气,孟清源倒是无所谓。
她明白这是周景琛借这个机会把她身边人都排查一遍,因这皇宫中还有太皇太后、太妃、等,她要大张旗鼓的换了身边伺候的人也不太好,但是不换绝对是不行,别在出现刺杀的事了。
这回封后大典就是最好的时机了。
而且自己的夫君对自己好,一切以自己为先,封后大典也是让世人看看,这帝后是多恩爱的,
自己可不能因为一些流言蜚语就拒绝了夫君的好意,装什么贤良淑德,那不是傻吗?
孟清源笑着对红锦说:“如今你是我身边第一得力的大宫女了,不能老是喜怒溢于言表,别人就能的脸上琢磨出我的想法,你要学着些陛下的模样,让人猜不透你的心思!而且这些话,不必放在心上,在闽地时,比这说得难听不是还有吗?说这话的人是看不得我和陛下感情好的,你要是理他们,反而是给他们脸了!”
……红锦一听,自家皇后还是一贯的头脑清晰,不会去做那所谓贤良淑德的事,那她就放心了。
另外学陛下的模样,这红锦也是听话的,自此一天到晚板着小脸,不苟言笑,看得孟清源直乐。
过了半日,周全就来了,给孟清源跪下行礼:“皇后娘娘,奴婢向您来请罪了!”
这周全如今是御前的大内总管,在后宫可以说是周景琛身边的第一人了,他亲自来给孟清源赔罪,孟清源忙让人把他扶起来,笑道:“这是怎么了?”
周全低头羞愧道:“因老奴失察,让一些妄言污了皇后娘娘的耳朵,一切都是老奴的错!请皇后娘娘责罚!”
孟清源听了这话,也掩去了脸上的笑容:“宫中内地,的确是不可妄言,你作为这宫中的大内总管,的确有失察之责!不过念你是陛下身边的老人,此次就饶过你了,切记不可有下次,不然就按规矩处置了!”
周全再一次跪下磕头后,退出了大殿。等出来,周全竟然发现自己的腿有些发软了。他与孟清源识于微时,可以说是一路看着孟清源和周景琛当上帝后的。如今帝后行事都更具威严,是恩威并施,他们这些身边伺候的人,也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更加小心谨慎。
过了几天,宫中就有一名太妃,说是自愿为国、为皇帝、皇后祈福,去了崇真寺,出家了。
另外孟清源的身边又无声无息的少了几名太监和宫女。
按照规制,封后大典之前,帝后是不能同寝的,是要沐浴斋戒三日,直到封后那日才能见面的。
但周景琛对这种规矩向来是嗤之以鼻的,故而,帝后二人这三天还是交颈而眠的。
不过孟清源也发现周景琛有些不对劲,之前她因为给祖母守孝,和周景琛分房三个月,三个月孝期满了后,周景琛是闹了她好一阵子。不过从进宫以后,这周景琛就不闹人了,刚开始孟清源以为他操劳国事,累了,后来又觉得也不是,因为这周景琛看她的眼神是一天比一天炙热,就像一只凶狼,看见了只小白兔,眼睛都冒绿光了。
但是孟清源后宫的事也不少,她就没去猜周景琛的心思。
三天后,天还没有亮,孟清源便起床了,在宫女的伺候下沐浴、梳妆。
六名宫女捧出正红色,绣龙凤吉祥的皇后冠服,小心翼翼的服侍孟清源穿戴整齐。
“娘娘真美呀!”大殿内所有人都忍不住赞叹。
这凤袍上每一缕丝线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奢华贵气、美奂美仑,让本是庄严肃穆的礼服显得更加高贵华丽。
穿在孟清源身上,给她平添一股不可侵犯、高高在上的皇后威严外,更衬得她美丽不可方物,让人目眩神驰!
太和殿内,鼓乐齐鸣,先是奏乐“隆平之章”、后是“显平之章“”与“庆平之章”。
孟清源由八名司仪女官陪伴,乘凤辇来到太和殿。大殿之上,各处节案、香案、宝案都已设好,文武百官,朝臣命妇按品级列队,静候凤驾。
“皇后娘娘驾到”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朝臣命妇行叩拜大礼,齐齐称颂,声音回荡在宫门内,久久不绝。
孟清源缓缓走到宝案前,等候正、副册封使及册、宝亭的内銮仪校。
远远的,有奏乐越来越近。
孟清源就看见周景琛一身红色衮冕,大步向她走了过来,身后跟着正、副封使及册、宝亭的内銮仪校。
孟清源心中一阵惊喜,因为按照规制,成安帝现在应该在养生殿,等待册封使回禀礼成的。
可是他怎么亲自过来了?
别说孟清源惊讶,就是文武百官们露出了震惊神色!只有礼部官员们脸上是一片平静,因为是见怪不怪了,这场封后大典,是不合规矩的地方太多了。
孟清源刚要给周景琛见礼,周景琛一把扶住了孟清源,开口道:“夫妻本是同体,皇后不必如此多礼!”
说着,周景琛转身从正册封使高举的托盘中取出凤冠,其实凤冠本是皇后娘娘梳妆时便要带上的,但这一回,孟清源被告知流程有变,她以为会是太皇太后为她加冠,因为史书上也有过记载,皇后得了太后的青睐,由太后加冠的事情!但是由皇帝亲自为皇后戴冠的,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百官命妇们都看得目定口呆了,这也太不符合礼法了。众人纷纷把目光看向礼部官员。
礼部官员面色平静,微微一笑:“帝后和谐、龙凤呈祥,乃大周之幸!”
众人在心中翻了一个白眼,就你们会说话,不过这时候,谁敢说什么不好听的,不要命了。于是各个脸上洋溢出笑容,对!对!龙凤呈祥,大吉之兆!
不过他们不知道,礼部官员的腿都软了,只盼着陛下别在做什么骇世之举了,把这大典顺顺当当的完成吧。
周景琛手捧凤冠:“皇后,你及笄之礼,因讨伐叛军,在军中没法举行,是我愧对你了!,今日,我亲手为你插上金钗,戴上凤冠,以图圆满!”
周景琛亲自将凤衔大珠金钗插入孟清源的凤尾髻上,又把上有翠盖,下垂珠结的九龙四凤冠小心的给孟清源带好。
凤印、宝册都是周景琛亲在交到孟清源手下,孟清源看着一脸庄重之色的周景琛笑了。
周景琛冲她眨了眨眼睛,伸出手,孟清源疑惑的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中。
周景琛拉着她的手,走到金阶上,站在了殿内的最高处。
“跪!”文武百官,命妇女眷。齐齐下跪,行三拜九叩大礼!
其实这也是不合规矩的,应该是皇后礼成后,带百官、命妇去往养生殿给皇帝行八拜之礼作为谢恩礼的,封后大典帝后携手接受群臣朝贺是百年来的第一次!
这一场封后大典,让所有人彻底明白了皇后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然后是是帝后去奉先殿祭告祖先,大宴群臣!
花灯初上,孟清源和周景琛携手回到了养生殿。
就见养生殿一片灯火通明,高挂红灯、张贴喜字,孟清源惊讶的看了周景琛一眼,周景琛一把抱起孟清源,走进了寝宫,孟清源就见寝宫内燃着婴儿手臂粗细的龙凤喜烛,龙床上上挂着大红喜帐,铺着大红龙凤吉祥喜被,竟是布置成了皇帝大婚的喜房。
周景琛放下孟清源:“清儿,上一次成婚,我们连交杯酒都没有喝,这一次为夫要把这一切都给补上!”
要补上的可不仅仅是交杯酒,寝殿的门徐徐关上了。
孟清源身上的凤袍被周景琛一件一件的脱了下来,周景琛的吻也随之铺天盖地的落在的身上。
周景琛为了今天这晚,已经约束了自己好长时间没有撩拨孟清源了,此时渴望就像潮水一般把他湮没了。
周景琛竟然发现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了,小景琛第一次到了那芳草曲幽之地,被她的柔软吞绞了一下,竟然就立刻丢盔弃甲,没有了一丝抵抗之力。
孟清源看着低了头小景琛,一愣,这可不是他的风格,它在她手上时,至少得半个时辰才能偃旗息鼓的。
孟清源如今被周景琛调教的在这事也不是吴下阿蒙了,她看着周景琛略带懊丧的脸,不禁轻笑出声。
她伸出手臂搂住他的脖颈,滑腻腻的身子在他身下像灵蛇一般扭了扭,轻轻咬了咬他的耳朵:“再来……”
周景琛此刻才从刚才暴击一般的快感中回过了神!他抬起头看着孟清源,眉眼含笑,面颊泛着淡淡的粉红珠光,眸中媚光流转,娇态动人,令他窒息。
孟清源见周景琛盯着她,眸底沉沉,一语不发,忽然就有些后悔自己刚才说的“再来”两字!
忙又用蚊子般的声音哼了一声:“不要了……”
可是来不及了。大周的孝纯皇后娘娘,就觉得自己今晚就像一只小白兔一般,被英武不凡的文安帝一遍一遍的拆骨入腹。
拆到了第四遍时,孟清源觉得自己这练武之身都受不了,她狠狠的咬了小景琛一下,周景琛一个哆嗦,似一道白光从尾椎上直冲脑顶,一股热流在交汇处蓬勃而出。
周景琛翻过身,抱了软的已经站立不稳的孟清源去了浴室,给她清洗了一遍,又抱着她回到重新换了被褥的龙床上,搂着孟清源并肩躺下,两个人几乎立刻就沉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