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的诸葛亮起的床来,在两个侍从的陪伴之下向着藏书楼赶去,昨晚樊春与他说的哪些事情对他的冲击甚大,到现在他都有些事情还不明白,如鲠在喉令他很不舒服。
他迫切的想要尽快将这些谜团揭开,到底是谁在谋天下?樊家三弟到底是怎么死的?推算命数到底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春秋纬!”诸葛亮皱着眉头踏入这藏书楼中,这里并没有想象之中的干净,看来随着樊家的没落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打扫了,地上都铺满了一层灰。
面前这一层并没有林林种种的陈列着各种书籍卷轴,而是依靠着墙陈列了四个书柜,书柜上面尽是一些整理成册的书籍和帛书,看来成书时间并不是很早。
“这蔡侯纸出现的时间并不长,看来这一层的东西也没什么好看的,我们且往上看看。”诸葛亮向身边两个侍卫说了一声,便迈动步伐向着楼上走去。
这藏书楼总共有三层,第二层依旧没有提起诸葛亮的兴趣还是一些后人抄写的书籍,并没有寻得原件。
上的三楼,这里的一切却让他大吃一惊。
这三楼并不算宽阔,但是却空旷无比,而四周皆有落尘覆盖唯独中间一个小圈内却并没有一点落尘,这一点让他有些诧异。
不过他只是来寻书的,打量了一下这四周并没有想象之中的书籍,到是有一阵淡淡的麝香,令人嗅之神清气爽,但是这个中却又夹裹着一丝淡淡的臭味,很难闻到。
“下去吧!”诸葛亮有些失落,带着二人从三楼走了下来,一边走一边叹道:“看来这樊家也并没有想象之中的开诚布公啊,这所谓的藏书楼之中尽数放了一些后人抄写之物,真正的古卷原籍却不示人。”
走到一楼,本想要拂袖而去的诸葛亮却止步在了这房中,转过身长叹一声,向着身后两人道:“帮我寻寻这里面的春秋纬,看看可否有后人抄写的书卷?”
“诺!”二人抱拳,立即向着两个书柜走去。
诸葛亮迈动步伐,向着其中一个书柜走去,只是这不找还好,一找却让他有些郁闷和纠结了。
这樊家按理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方术和儒术结合的大家,为何这藏书楼中却单单藏了这么多儒家典籍,丝毫见不得那些谶纬方术的典籍?
这樊家真是有趣,说了让自己来藏书楼寻,却这藏书楼中只能寻到儒家典籍?诸葛亮还有些不愿相信,又将这二楼的书籍寻了个遍,却依然还是儒家的典籍,依旧见不得丝毫谶纬方术!
“奇了怪了!”回到一楼,诸葛亮眉头紧锁,这藏书楼周围并没有修建什么房屋,也应该不会有什么暗格之类的东西啊。
可为何这樊家却偏偏要将这些谶纬方术的典籍给藏起来呢?他们难道是在怕自己寻到什么?
便是此时,却不知侍卫碰到了什么东西,只听得这中间的地上一阵响动,诸葛亮吓的一下子弹开,看向那侍卫却见对方一脸无辜的握着一个拿不起来的油灯座。
“我见这疙瘩拿不起来,就扭动了一下.”
便是在他解释的时候,却见这藏书阁一楼的地上一块青石板缓缓下沉,露出了藏在下面的一个楼梯暗道,可以供一人通行。
这暗道刚刚打开,便闻一股沧桑气息从里面涌出来,那竹物藏书特有的气息令诸葛亮兴奋不已。
他向着一个侍卫打了一个眼色,便见对方毫无惧色的向着那通道走去。
诸葛亮站在边上,目睹着那侍卫向着黑暗之中走去,心中却沉思了起来,既然樊家藏书楼下有这种机关为何这樊春却不见提醒自己?
或者干脆与自己一同前来?难道对方是在害怕什么?就连与自己说话也不愿意说得太透彻?这是为什么?
他突然想到了昨晚在凉亭之中那摸黑的长谈,又将目光看向了那灯座机关,心中立时明了,微笑着摇头叹道:“原来人家已经提醒我了,只是我自己还没有想到而已,这次真是自己傻了,傻了啊!”
“公子,里面没有情况,都是一些竹简帛书!”
洞中传来那侍卫的声音,到叫诸葛亮心中大定,他抬起头来对着那侍卫道:“你且在此处候着,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下来!”
“诺!”
这洞斜着向下,并没有多深,只是这石梯和洞壁却显得非常光滑,应该是樊家可以打造的藏书洞。
在这里面约莫走了二十来步豁然开朗,面前是一个精心雕琢的岩洞,很是干燥,四处都燃着火把而其中约莫有十个书架成两排并列。
那个侍卫正在面前站着,等候这诸葛亮。
他此刻就好似发现了宝库一般,向着那侍卫道:“且先助我寻得春秋纬!”
“诺!”
说罢,二人便分别在这两排书架之中寻着,这里全是用锦帛装好的竹简,以及一些密封的羊皮。
每一份竹简前都有可有铭牌,告知这观书者此卷书名。
诸葛亮好似发现了宝库一般,这里面的许多书卷都是已经失传许久的著作,如果不是为了要解密的话他估计会在这里面待上许久,来研究这些卷轴。
口中嚷着春秋纬,果然这里藏有这本书。
在寻到最后一个书架的时候,他终于发现了两部春秋谶纬的古卷,虽然现在想要寻得春秋谶与春秋纬都很容易,但是想要找到这种保存完好的古卷却很是困难。
也不知道这春秋谶与春秋纬是否为同卷上下?
“春秋纬!”诸葛亮微笑着将这包裹竹简的锦囊拾起,只是这一入手他便觉得有些不对劲,这里面似乎夹杂着什么东西。
果然,这樊家三兄弟的名字有问题,既然他们将名字都指向这本书,而这古卷定然有问题。
他将这锦囊拆开,露出了竹简的一部分,抽出来的瞬间连带着抽出两件物品,一个是羊皮纸,一个是一张帛书。
难道这三兄弟的名字就是指向这两个小物件?
他将羊皮和帛书拾起,先看了一下这羊皮纸,却见这上面像是用朱砂龙飞凤舞的写着一些古老的文字,却识不得这个中分毫,这下子尴尬了。
他索性将这羊皮纸放在怀中,将那帛书拿出来打量,这上面虽然写着篆书但却都是他认识的文字。
‘吾半生寻得此卷,访遍四海名士,穷极一生得解其惑。上书:九龙分天柱,紫玉锁凰图。可惜时不我待,吾命不久矣,特留下此卷待后人解。’
“公子!”那侍卫走过来,想要禀报自己并未寻到,却见自家公子正在打量着什么。
诸葛亮抬头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话,只是看了对方一眼示意安静。
然后他将目光继续往下看,这后面的字显然就不是同一个人的字迹了,应该是后人留下的笔墨。
‘所谓九龙,余以为不过是洛书之中人皇九头,人皇出于提地之国,九男,九兄弟别长九州!此书应出自上古,九龙对应九州,应藏有天下皇脉之谜!所谓凰图,卷出上古,而古人称雄凤雌凰,即是女图。若九龙指人皇,凰图应是夫妇之道始也,应不出离艮地精女出为之后。卦象言,离为火五色赤、紫、红,应取其紫。艮为山,山中存玉,应是山火,凰喜火而重生,凰图应指重生!’
帛书到这里就完了,但是却并没有想象之中的更为透彻的分析,不过却已经将这一切都理出了一条线来,以及一个大体方向。
他将这春秋纬收起,既然个中提及洛书,此物自然也不能遗落。
而如果刘备看到这帛书的话,估计会大吃一惊,因为同样的话安清也对他说过。如果真如那人分析一般,离艮之卦所言,离为紫,艮为玉,那么安清给他的那块玉会不会就是艮卦之中的山中之玉?而历史上出名的山中之玉,不出昆山玉石以及和氏璧二物。而安清给他的,到底是昆玉还是和氏璧呢?
而这羊皮里面到底又藏着多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