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跑马(1/1)

苏暮寒病骨支离,颊上潮红尚未退去,颧骨更是高高鼓起。

瞧着主子衣带渐宽,乌金如何舍得就此离开?他讷讷说道:“待主子大好一些,奴才再去可好?留您一个人在这里,奴才委实不放心。”

“不妨事”,苏暮寒轻轻一笑,示意他放心,再招了招手,示意他近前来。

将唇轻轻覆在乌金耳边,苏暮寒低低私语:“关内的确入不敷出,能否撑过这个冬天还在两可。一切断了粮草,可以想见这三万人是如此血腥的场面,那些战马便首当其冲要遭殃。与其等到那时,不如早做打算。”

苏暮寒要借着这几日出关跑马,将乌金与墨离永远送出靖唐关。打从年少就陪在他身边的战马,一同从皇城来到边城,又一同经历了黑山口雪崩的惨烈场面,他绝不忍心等到最后一刻,无助地送它上路。

从前曾听父亲讲过,昔年随着先帝打江山时,有一次他所率领的部队被敌人包围。那时粮草殆尽,初时士兵们啃着草根树皮,后来不得以便只能杀死朝夕相处的战马续命,幸好等来了援军。

苏睿那时曾说,他一直记得那些战马临死时流着眼泪却又异常安静的场景。生与死的离别,并不是纯粹在人与人之间才有。

面对苏暮寒的描述,乌金听得触目惊心,他嘴唇哆嗦着,连话也说不成缕:“果…果真如此,主子…主子何不与咱们一起走?”

“这天下之大,哪里还有我容身之所?”苏暮寒自嘲地一笑,将荷包往乌金怀里一扔:“我不需要你在这里愚忠,帮我把踏雪养好,便是你对我的报答。”

乌金咬着牙不做声,眼泪却扑簌扑簌落了下来,肩膀一阵耸动。

苏暮寒重重一掌拍上他的肩膀:“跟了我多时,莫做这等小家子模样。你主子我心有七窍,没那么容易死,只是怕到时候无法护你们周全。你带着墨离寻个安全地方落脚,到省得我缚手缚脚。”

乌金含泪应承,依依不舍地望着苏暮寒道:“少爷,我就在边城附近安身,你可一定要来寻我们。”

苏暮寒轻轻笑道:“你放心,我绝不食言。”

天光大亮,苏暮寒没什么胃口。他就着一碟酱菜,只用了一碗乌金煨在炉上的小米粥,便搁下了筷子,命乌金将墨离牵出。

自己跟苏光复打了声招呼,只说是关中憋闷,要在附近走一走。苏光复无言劝阻,只得压着心间的担忧殷切说道:“你如今尚未痊愈,莫要跑得太远,便带着乌金在关外那片小树林里转转也好。”

“暮寒晓得,我与乌金便去林中转转,午膳前赶回关中,先生不必担忧”,苏暮寒与苏光复说话,今日难得平心静气,嘴角还含着丝清浅的笑意。

苏光复心间一暖,替苏暮寒整了整他的披风,瞅着眼前年轻人有些憔悴的面容,悲伤、无助,掺杂着万千情绪如潮水一般汹涌。

他压着心间的疼痛,向苏暮寒轻轻挥手:“早去早回,我等你一同用午饭。”

苏暮寒含笑点头,从童大海那里取得出关的令箭,瞅着城门前高高悬起的吊桥重重落下,苏暮寒与乌金一前一后,两人打马疾行出关。

城墙之上,苏光复一直覆手而立。瞅着渐行渐远的两人,他心底是一阵一阵的担忧,还有丝万念俱灰般的怅然若失。

想要留住苏暮寒,不许他出关的念头千转万转,始终无法出口,只能瞅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若苏暮寒真要选择以这种方式不告而别,他其实再无往日的底气将苏暮寒寻回,更不必奢谈什么匡复大周的伟业。

红日冉冉升起,一夜秋雨过后,天空格外高远。碧空万顷之处一队大雁排云直上,振翅往南飞去。秋光灿烂而又明媚,洒落在高高的城门楼上,苏光复裹着厚厚的披风,却觉得身上一阵阵战栗。

他抚着城墙上头青石铸就的垛口,目光漫无边际的飘向远方,耳边好似听到沙漏轻缓的流动,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冷汗渐渐湿了他的衣衫。

清风徐来,苏光复一个寒噤,恍然回过神来。他愣怔地问在城墙上戍守的士兵:“如今是什么时辰?”

士兵恭敬地行礼回道:“回光复先生,如今是巳时末,再过一刻钟便到了午时。”苏光复缓缓点着头,依然立在城墙上,一眨不眨地瞅着关前那片空旷的土地。

自打早间苏暮寒与乌金那两匹马扬尘而去,如今关前是一片寂寂,再无半个人影,安静地如同窒息般喘不过气来。

日影渐渐东移,几近挂上正空。在苏光复越来越频繁的问讯声中,时间悄然从巳时末进了午时,又从午时一刻指向午正,依然不见跑马的两人归来。

苏光复的心一寸一寸往下沉去,无助的感觉再次蔓延了全身。

他挪动着僵硬的脚步,想要步下城墙,却在这时听到隐约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墨离的长嘶如同天籁一般响起。苏光复蓦然回过头去,外头的土地上已然是一片扬起的飞尘,两匹马一前一后,追逐着往关前跑来。

恍若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又似是行走大漠的人忽然望见了绿洲,苏光复方才被抽走的力气霎时回到了身上,他挥挥手,大声吩咐着守城的士兵:“快放吊桥,迎主子回城。”

墨离在吊桥上轻盈地腾空而起,载着苏暮寒稳稳进了城门,乌金紧随其后,马蹄荡起一路烟尘。两人并未减速,而是径直打马去了军营。

苏光复嘴唇轻轻一咧,自己都不晓得自己露出了怎样的笑容。他觉得后背生冷,拿手悄然一抹,衣衫早已温透。

这半天度日如年,原本已然笃定苏暮寒必会不辞而别,没成想这倔强的少年竟又回到城中。方才到宛如黄粱一梦,苏光复一时又觉得自己草木皆兵。

已然众叛亲离,纵然这少年绝意弃他而去,以天下之大,哪里又是他容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