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回让王青志在镇上盘下的酒楼,一共分为上下两层,有木质的楼梯相连。

位置也是不错的,紧邻着两横三纵的主街,闹中取静。原来也是开饭馆的,只是经营不善,菜式老套,客人不多,王青志花了高价才买了下来。

一层是散座,重新定制的红木的桌椅板凳,用青石板铺设的地面,墙上以后准备挂上每天主打的菜式。

二层是雅间,一共隔出来十六间,名字也是起的风雅。

有按照“梅兰竹菊”分的傲雪寻梅,芝兰玉树,青竹凌云和寒花香晚。

有按照节气分的春风阁,夏雨阁,金秋阁,冬雪阁,还有蓝天阁,碧水阁,富贵阁,吉祥阁。

另外的几间也是装修最精致的,分别是熹照,霞蔚,流云,飞瀑,这些名字有些是李雁回自己想的,有些是李晨,冯锁柱和卫琨琢磨出来的。

对于取名,李晨他们三个是积极的不行,因为课业繁忙不能经常回来,特地遣了书童刘思文给李雁回带的信笺。

这十六间雅间的布置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大到桌椅板凳,小到杯盘碗盏都是精心设计的。

李雁回还预想着在雅间中放上时令的鲜花或者瓜果,以防止熏香的气味污染了菜品的香味儿。

配合着每个雅间的名字,都有不同的特色,就更别提李雁回精心选定的菜品了。

李雁回前世的老家是山东人,在山东老家和弟弟过了自己的童年,后来跟着的白案师傅也是山东老乡。

这位师傅不光是白案功夫到家,就是一手的鲁菜也是地道的很,李雁回跟着师傅,自然是学了不少的。

塔湾镇这里虽然比前世山东的气候更加冷冽一些,民风更加剽悍一些,但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应该是适合这里人的口味的。

而且鲁菜“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盐、豉、醋、酱、酒、蜜、椒”的技法也是变化多样。

大量菜品更加是进入了宫廷之中,自己只要因地制宜在鲁菜中选取些经典菜式,加以改良和推广,相信足以在塔湾镇这个正在兴起的城镇之中站稳脚跟了。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鲁菜中的精品葱烧海参暂时是做不了了,北地离海太远了,而且交通不便。

就是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焙干的海参,如果没有,以后有机会自己一定要亲自出海看一看,海中精品相信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开发出来那么多吧。

李雁回一边等着自己的杏花酒发酵,一边在家把自己前世学到的比较拿手的鲁菜秘方进行改良和试验,试吃的人当然就是自己的家人了。

李万峰都说,这春耕本是比较熬人的,但是,恐怕自家人一个春天下来,这身上的膘可是贴的足足的。

戴氏和婆婆聊天的时候也说,自己都不太敢多吃,就怕吃的多了,孩子长得太好,不好生之类的话。

就连平时不多用饭的王老爷子,都之喊着吃撑了,家里的三个孩子更是次次吃的肚子溜圆,都喊着让大姐揉肚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