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辈子看似很长,其实很短,站在坟墓的边上,回首这一生的往事,就像是一个恍惚的梦境。
在每日的忙忙碌碌中,我们变老了。紧跟着第一缕白发出现的,是第一颗牙齿的松动和掉落。然后,是身体各部分此起彼伏的疼痛,无法缓解的疼痛,就像一部已经磨损了水车,总是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刘申的第五颗牙齿掉落下来的时候,他对着铜镜自照了好一会儿。看着瘪下去的两腮和嘴里的那个空洞,刘申决定在老汉王、刘言的母亲和汪氏皇太后的陵寝近旁,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
他令我们的嫡出次子、皇三子负责督办这个工程。
在设计他的陵墓样式之前,他亲自带着皇三子去京畿附近看了一些古代帝王的陵寝。
皇三子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在运京附近,古往今来竟然已经有这么多的帝王和他们的功业归于尘土,寂寂无闻地湮灭在黄土堆中。
刘申站在一个500多年前建造的、已经残缺不全的墓碑前,对皇三子说:“儿子,你知道为何这些古代伟大的帝王生前都要为自己修一个如此壮观坟墓吗?”
皇三子回答说:“那是因为他们想要昭示王朝的伟大,让天下的人,让后来的人见到那个时代的繁华和共荣,心生景仰和赞叹吧。”
刘申摇头。
皇三子说:“不是吗?那是为了什么呢?”
刘申说:“那是因为他们在一生当中,都倍感孤独。他们经历了那么深刻的生前孤独,就会很害怕再去经历死后更为漫长的孤独。“”
他说:“越是有为的君王,越是伟大的君王,他所经历的孤独,也就越深刻,越是寻常的人和寻常的劝慰,所不能开解的。”
皇三子看着他日渐苍老的父亲。刘申曾经光滑的额头上,现在布满了像刀刻一样深邃的皱纹。他体会到刘申语境中的苍凉和感慨。他说:“父皇......”
父子俩一起漫步在过去王朝的废墟之上,感受着历史的轮回与沧桑。阳光穿过松柏的枝叶,斑斑点点地跳跃着,照在他们的身上。
刘申对皇三子说:“所以啊,你也不用羡慕你的哥哥,不用羡慕他被立为皇太子,不用羡慕他日后的九五之尊、权倾天下。你不用看着这些东西心动眼红。你要明白,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代价。一个人的成功越辉煌,代价就越沉重。若是不愿意付出那样的代价,就不要去羡慕和嫉妒那样的成功。老天爷是公平的,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不会让任何一个人的所得,与他的付出不相平衡。”
刘申对儿子说:“你哥哥做了国家的储君,那也就意味着,他必须用一生,来承担起这样规模浩瀚的孤独。”
刘申说:“父皇用一生的体会,向你证明,这种孤独,它是势不可挡,很难承受的。”
皇三子看着父亲,默然点头。
刘申说:“在这个国家里,除了皇太子,你就是第二个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兄弟们都在看着你的榜样。你怎样行事,怎样选择,对国家的未来,影响重大。虽然你并不是皇太子,但是,你对天下人命运的影响力,是和他一样的。”
皇三子惶恐道:“父皇,儿臣不敢有非分之想。”
刘申摇头说:“人是很复杂难测的,今天不想的事情,焉知将来也一直不想?”
他看了一眼儿子紧张的表情,说:“你也不要这样紧张。我并没有说你有非分之想。父亲相信,经历过你弟弟的事情之后,你们大家都从中吸取了教训。”
听父亲这样说,皇三子才略略放松下来。
刘申说:“儿子,知道父亲为什么把修建陵墓的差事派给你吗?”
皇三子说:“请父皇训示。”
刘申说:“父亲希望你在修建我的陵墓时,好好地多看看我的身后结局,多看看古往今来这许多帝王的最后归宿,好好思索一下那些躺在里面的人和他们的一生,想想父皇平时对你们说的话,还有今天单独对你说的话。”
刘申说:“作为父皇的儿子,你的哥哥,他的命运就是去接替父皇,继续承担起对天下人的责任,和这样高处不胜寒的极度孤独,而你呢,孩子,你的命运,就是帮助父皇,去做到父皇这一生没有做到的事情:去帮助你的兄弟,承担起这样艰难的使命和如此难耐的孤独。”
刘申说:“你们是同父同母的亲生兄弟,是手足,血肉相连。如果亲兄弟都不去帮助他,他以一己之力,要想担负起让天下亿万臣民幸福安康的责任,那,该有多么的艰难呢。”
他说:“若是当年没有你们的舅舅,赤胆忠心地全力相助,父皇也不会有今天的基业可以传承给你们。父皇也不会有机会,心安理得地睡进这个宏伟的陵墓,不会有机会,不负今生地重新回归于大地。”
刘申对儿子说:“你要记住啊,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你弟弟为兄弟姐妹们做了一个坏的榜样,父皇深切地希望你,要为兄弟姐妹们做出一个好的表率,让天下人看到,我们刘家的子孙,不是只懂得为自己追名逐利的,而是能够继续承担起天下人的期盼和愿望。”
刘申说:“儿子,你能够让父皇放心地安睡于我们站立的这片土地下吗?”
皇三子眼中含泪,跪倒在刘申的面前,他说:“父皇还正当盛年,不要说这些让儿子心里难过的话。父皇一定会万寿无疆的。儿子,领会了父皇的意思,懂得了父皇的心思。儿子,一定做好皇太子的左膀右臂,尽儿子的一生,支持他,帮助他,宽解他,做他的后盾,增强他的力量,让天下人看看刘氏的风范。”
皇三子说:“请父皇放心,儿子,绝对不会辜负父皇的殷切期望!”
刘申满意地点点头,说:“好孩子。父皇相信你们。父皇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你们一定都能比父皇做得更好,不会让天下臣民,对我们刘家子弟失望。”
(二)
刘申和我所出的儿子们,总体上来说,是彼此友爱而团结的。从昌平侯事件之后,他们终其一生,都是互相支持的,没有成为彼此的敌人和对手。
我们的孙子们,虽然数量很多,但是,也保持了这样的关系。
这与刘申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刘申和你身上都发生过的兄弟阋墙,在我们的后代当中,最终都没有再重演过,一直到王朝被篡位者灭亡的时候,主干宗室之间,也依然保持了这样的和睦与友好。
这是一生里,我临终时,深感欣慰的事情之一。
我们的第二个儿子,皇三子,后来,不仅成为了国家倚重的贤良重臣,而且,成了一个有名的诗人。他在辅佐他的长兄统治国家的同时,写了很多优美的诗歌。在他早年的诗歌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是描写人们在生命过程中孤独的心情的。而到了他晚年的诗歌中,这种对于人心普遍孤独的深入洞察和深切悲悯,就渐渐升华为了一种安处孤独的平静与从容。
我很喜欢读他的诗句。并不是因为他是我生的儿子才会喜欢读。而是因为那些句子,的确会在很深的地方触动我的内心。
他写了一生的孤独,参悟了一生的孤独,我不知道这和刘申当年让他督建陵寝那件事情,有没有什么关系。也许有吧。也许没有。谁知道呢。
我的这个儿子,是死在我前面的。
他在60岁的时候,病死在运京任上了。
已经年逾80岁的我,去他的府第参加了他的丧礼。面对着他睡在棺椁中平静的面容,我泪水纵横。现在,他再也不能写出他母亲此刻内心的孤独了——再也没有人能够写出他母亲这一生所经历的孤独。那种在80岁时送别亲爱的儿子进入坟墓的孤独。
所以,孩子们,就像先皇想要告诉你们的,不要倾慕权力,极端的权力背后,是极端的孤独,我也很想告诉你们,也不要向往高寿。高寿的背后,也是同样深刻的孤独,势不可挡的、无法开解的、无法言说的孤独。
所有这些世人渴望的、孜孜以求的东西背后,其实,都有深渊般的阴影,并没有什么好羡慕的,没什么值得你们去贪求。
它们不管多么光华夺目,都不过是穿了不同盛装华服的同一件东西:孤独。
那种在青春年少时送别深爱的恋人奔赴死亡的孤独,那种在白发苍苍的时候送别儿孙走进死亡的孤独。那种虽然活着,但却无数次地死亡着的,孤独。
如梦百年,究得何获?
也许,你们会觉得,我这个老太婆太悲观了。但是,我告诉你们,这不叫悲观,这叫如实观。是符合事情真实状况的认知。
我并不是因为心上人的死亡才变得悲观的。我是被心上人的死亡所唤醒,从此才开始学习,如实地观察事物。
一个人必须要千锤百炼,穿越生命中最深刻的痛苦,才能获得这样的认知,从此,定于正见,不再动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