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南行下丹阳征兵(二)
扬州是“九州”之一,古代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就是古代九州。
由于当时全中国就分为九州,所以九州又一直被当作整个国家、“天下”的代名词。而当时的扬州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
此时的扬州,虽然面积广阔,但不过只有六郡。
长江以北,此时叫做江水,九江郡、庐江郡。
长江以南,丹阳郡、吴郡,再就是面积辽阔但满是山脉横行的豫章郡、会稽郡。
六郡,丹阳处于其他五郡的包围之中,是扬州最中心的位置,不过说起来,丹阳郡其实已经处于山区之中了,就已经到了后世黄山、天目山脉下了,这里的山川可比徐州要高的多了,海拔甚至两三千米,自古扬州就已经算是偏远之地。
像豫章郡,会稽郡,基本上大面积的山区,地广人稀,且耕种不易。
后世千璃曾经听闻温州的朋友解释为什么温州人要出去做生意,因为温州的地太少了,耕种很难糊口,这里的人不得已要出去做事养活自己。
千璃所求,刘备考虑到自己的后路,自然不会再推脱下去,否则日后如何面对千璃。
早晨和刘备商量可行,回府之后,立刻让辛毗准备。
辛毗为郡兵曹,征兵事项自然是他全权处理,千璃自然要同去,以他的身份地位,毌丘毅都未必卖面子,只让一个兵曹去,那毌丘毅说不准直接打发回来了。
看刘备那模样,恐怕在毌丘毅面前也并没什么发言权。
除了辛毗,千璃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带些兵马同去,否则如果遇见危险,只带点亲卫恐怕不好应付。
让赵云带了将近百骑同行,这样行动效率高,也不至于出什么事故。
而让千璃惊讶的是,辛毗来禀报,说他兄长辛评也想同去,只是作为客吏,协助辛毗做些事情。
千璃隐约觉得,这恐怕是辛氏家族的一个策略,但具体他分析不出来,并未深想。
其实在辛毗的影响下,辛家已经看出来千璃未来的前途,辛父身为辛家嫡系,敢带着家族来到彭城,已经有了投靠的想法,只是一直还没有真正决心该如何去做。
辛家根据辛毗所反映的情况,再三讨论,发现,千璃对于军队的掌控权和力度是最大的,也是最上心的,所以一致觉得,辛毗虽然为郡吏,却为兵曹,和军部密切,这是一个很好的方面,本来也想让辛评进入军部,可是千璃这一年来一直的重心都在内政,屯田上,辛评一直未能有机会,这次征兵,刚好赶上。
他们辛家也是瞅准了机会,要在这方面进入了。
千璃本来想取道从下邳过广陵,再过江去丹阳,路过广陵时,可去看看现在在广陵当功曹的臧洪。
可惜刘备说时间紧迫,建议千璃归来之时再从东面走,此时可直接南下从沛国入九江郡和毌丘毅汇合,渡江南下丹阳。
千里从善如流,就如此吧。
连续数日赶路,此时正是长江下游冬季,阴雨不断,每日赶路都是泥泞加身,相当辛苦,千璃暗叹,自从到了彭城国,哪怕心思再累,也是安逸,这样的劳苦,可真是久不曾感受了。
一行人行动并不高调,到达了九江郡最南面紧靠着江水的历阳,也同样是扬州的州治。
历阳当江淮水陆之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梁山峙其东,濠滁环其北,为“淮南之藩维”,“江表”之保障,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古籍记载,长江下游渡口有二。一是瓜州渡:京口(今镇江)与对江广陵(今扬州)通道。二是横江古渡:历阳与对江采石通道。长江流向由西向东至境改为南北向,“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故名横江。
凡自淮西来者,必趋渡江,进取京陵。南略北地,亦由采石渡江而西。南北起事发难,历阳当其要冲。
朱元璋称帝前,驻师和州,就是以历阳为依托,屯兵蓄锐,以求进兵江南,夺取金陵,进而统一全国。
可见自古历阳为江水要地。
此时扬州刺史为陈温,此人千璃并不熟悉,因而也无从拜见,越是往南,这些地方家族,势力千璃几乎全无所知,连线都牵不上。
千璃到达彭城国之后,曾经想过,中原地带,自古兵家必争,徐州,尤其是彭城国,处在地理核心要害之处,就算利于防守,可一旦被围困,无从逃脱,甚至连退路都没有,现在他家大业大,总不能只顾着自己一命。
如何发展,怎么发展,一直是困扰他的一个念头,是否要主动请命去巴蜀?那里天高皇帝远,建立势力,学着诸葛亮出祁连山,夺汉中,拿长安,一路洛阳;还是到江南,依仗江水天险,安心经营,依靠他未来人的优势,大力发展内政,慢慢吞食中原。
眼前,董卓之乱未到,曹操、孙坚这样的未来霸主也不过和他千璃一样,基本都还在起始阶段,而本来有优势的袁绍、袁术、刘表等这些未来的诸侯,也不过都是官宦子弟,对于战争的理解并比不上千璃有优势。
可说千璃已经运用他逆天的系统和未来人的特点,在这诸侯割据来临之前,隐隐的有了优势。
在历阳和毌丘毅回合。
听闻刘备禀报千璃同来,也是主动迎接。
毕竟从官职上来说,千璃为秩二千石,都尉也只是秩比二千石要比千璃这一国国相低。
同为将门家族,毌丘毅比起当初千璃接触的北军五校尉来说,为人客气很多,年岁未到三旬,真的算是年轻有为,身上的士子气息很浓,见千璃时,也只是穿着普通汉服,头发用铜箍束着,很爽朗。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千璃无论官职,还是地位都在毌丘毅之上,他也才会如此看重。
不管怎么说,毋丘毅不反对,那么千璃这一行就算是成了一大半。
……